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1978-2005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探讨了中国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问题,其主要结论为:(1)与一般判断相反,中国总体资本积累是具有动态效率的,高投入式增长未必是粗放式增长;(2)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与经济波动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3)中国资本积累动态效率提高的源泉主要是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改进、静态和动态资本配置效率提高四个方面,考虑到中国市场化改革远未结束、后发优势仍存在巨大的利用空间、区域间产业结构大规模升级和转换将持续相当长时间等因素,未来中国资本积累动态效率提高的空间仍然很大。  相似文献   

2.
技术进步常常物化在新资本品中,而Solow提出的增长核算难以体现这一点.本文通过DEA方法测算了1981-2011年主要的28个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分解成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将这三者与资本积累速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资本积累从两种途径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一种途径是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积累倾向于缩小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另一种途径是资本积累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效率.这表明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积累确实带来了物化性技术进步,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一些发展中国家从增长核算看技术进步较小,却能维持较长时间增长的悖论.  相似文献   

3.
推进工业绿色增长转型是中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基于IPAT分析框架,结合环境规制视角,构建了中国工业污染排放的供给需求模型,进而采用空间随机前沿模型评估了中国2000—2016年的工业绿色增长效率。研究表明:(1)忽略省份间工业SO2排放的空间相关性和异质性都将高估中国工业绿色增长效率。(2)受宏观经济波动、工业结构变迁、环境治理政策出台等驱动,中国工业绿色增长效率可划分为波动上升(2000—2007年)、波动下降(2008—2011年)和稳步上升(2012—2016年)三个阶段。(3)中国工业绿色增长效率呈明显的聚集连片化的分布特征,到2016年较高效率及高效率省份逐步由东部地区少数省份扩展到东部地区、长江流域和黄河中下游的绝大部分省份,资源能源禀赋、经济发展阶段、技术积累与创新、区位条件、环境容量、环境规制政策执行力度等的差异是中国工业绿色增长效率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之间的动态关系是理解当代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主流的新古典增长理论一般认为,技术进步是中性和无偏的;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认为,技术进步一般会表现出资本生产率下降、劳动生产率上升等特征,这即是马克思偏向型技术进步.中国经济的技术进步正呈现出这种技术进步特征,并影响中国经济的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的基本结构,表现为技术进步在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资本积累规模的不断扩大和GDP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朝着特定的技术偏向自我强化.其后果是,在一段时间后会带来资本过度积累、供给侧和需求侧结构失衡等问题,限制未来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为了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有必要革新中国技术进步路径,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辅之以需求侧管理的调节,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模式转换,释放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各国经济增长是其资本积累,人力资源,技术进步与创新,制度变迁等要素不同比例组合的函数,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经济是一种粗放型增长方式,短期内技术进步还不能发挥主要作用,资本积累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事实上,无论是人力资源,技术进步还是制度变迁都离不开资本投入,资本积累转化为有效投资,就能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我国的投入产出表数据,使用AMSZ现金流准则分析了我国整体经济及产业层面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1997-2010年这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处于动态有效的状态,但动态效率有减弱的趋势;从三次产业来看,1997-2010年三次产业的动态效率的变化趋势各不相同: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动态效率在1997-2010年这段时期内逐渐减弱,以2007年为转折点,由资本积累不足转变为积累过度,第三产业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较高且比较稳定;从各产业内部来看,三次产业整体的动态效率与各产业内部的产业动态效率结构紧密相关;讨论经济资本积累是否过度的问题,除了从总量层面来考察外,需要从产业结构层面来考虑资本和投资结构问题,通过结构优化来缓解经济动态无效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经济学文献探讨了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发现,不论从整体还是从区域层面来看,中国的金融发展主要是通过加速资本积累来促进经济增长的;而对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技术进步及TFP增长率的提高,作用并不明显。因此,这种金融发展模式不利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本文进一步指出,财政分权背景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及其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是造成金融资金配置效率低下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困难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基于Malmquist指数法测算2006-2015年中国技术市场运行效率,并利用GeoDa软件对内地30省(市、自治区)的技术市场运行效率值进行空间聚类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技术市场整体运行效率变动呈现上升趋势,在产出不变的情况下,技术市场运行效率每年平均提高7.2%;效率整体上升源于综合技术效率增加,而效率上升幅度不大主要是受到技术变动的拖累;总体上的Moran′s I表明,各省(市、自治区)技术市场的运行效率之间呈现空间负相关关系,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和东北经济发达地区的空间集聚度较高,而西部地区呈现效率低值集聚;在空间变化特征上,技术市场空间集中度均不一致,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技术市场集中度远低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自2012年后技术市场发展渐趋一致。  相似文献   

9.
利用VECM模型和时间序列横截面数据模型,从资本积累和提高生产效率两个角度从发,分析了对外贸易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一些"公认"的增长传导机制在中国的存在和发展,以及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根据强调知识与技术创新、知识与技术溢出重要性的当代内生增长理论,本文建立了一个将R&D和R&D溢出与资本积累之间、R&D和R&D溢出与总产出增长之间直接关联起来的动态模型.面板数据协整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R&D和R&D溢出与资本积累之间、R&D和R&D溢出与总产出增长之间分别存在显著的正面长期协整关联.进一步的分析表明,R&D与资本积累之间、R&D与总产出增长之间分别存在显著的长期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由此观知,R&D乃长期经济增长源泉之所在.另一方面,尽管资本积累或总产出增长并不格兰杰导致R&D溢出,证据表明R&D溢出格兰杰导致资本积累和总产出增长.这种由R&D溢出到资本积累和总产出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意味着尽管知识与技术的跨国传播并非必然发生,其实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1.
笔者采用逐步回归法和状态空间模型方法对中国的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要素结构变动因素对产出增长的影响存在但不显著,要素积累特别是资本积累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表明曾经在发达经济体工业化过程中一再演示的社会经济结构上的转变在中国迄今远未完成;这也意味着未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将由要素积累方面转向要素结构变动方面,要素结构变动过程中产生的效率改进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股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中国省级区域经济增长及差距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书敬 《财经科学》2008,(3):108-116
在考虑人力资本要素的基础上,将中固30个省份1990-2005年的经济增长分解为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分别考察了三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然后使用绝对收敛方程分析了它们的收敛效应.结果显示,1990-2005年中国30个省份的技术效率为0.8;经济增长的77%是由要素投入增加推动的,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23%左右;技术进步是推动TFP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地区问经济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增长的差距不仅需要要素积累,还需要增强落后区域的技术进步能力.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差异、生产率的分解及收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1990-2006年我国29个省区的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算出各省区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分解为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物质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4个成分,考察4个成分对劳动生产率增长收敛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国平均Farrell技术效率呈下降趋势,落后地区与生产前沿面渐行渐远;我国区域劳动生产率增长是发散的,尽管物质资本积累对劳动生产率增长及收敛有显著影响,但技术进步最终促使我国省区劳动生产率增长存在发散效应.  相似文献   

14.
卢健 《经济师》1998,(8):19-20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溢出●卢健发展经济学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积累,而发达国家则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据估计,美国1948——1969年经济增长中知识进展的贡献份额最大(30.9%)。这与发达国家对高科技的占有和大量的科研投入是...  相似文献   

15.
浙江经济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20年的快速增长后,遇到了一系列新的挑战.浙江经济要再上一个台阶,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从主要靠物质资本积累的早期经济增长方式向主要靠知识积累、技术改进和效率提高的现代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6.
基于DEA模型的中国主要轿车企业生产效率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白雪洁  戴小辉 《财经研究》2006,32(10):35-47
文章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中国12家主要的轿车生产企业2001~2004年的生产经营效率进行总体分析与评价,并利用Malquist生产力指数对这些企业的效率变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主要轿车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总体上呈现逐年提高之势;同时企业的股权结构、含有外资的企业的股本来源、企业的区域分布以及所属不同企业集团等因素都会使企业在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方面存在差异;动态效率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轿车业总体上还处在依靠规模扩张的量的增长阶段,行业技术进步对效率提升的作用微弱。这表明,要从根本上提高中国轿车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必须推进行业技术进步,提高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力改善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7.
韩丹 《当代经济科学》2011,33(3):97-102,127,128
本文通过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93~2006年的面板数据,先后采用混合估计和固定效应方法对股市融资对资本积累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考虑到股票市场发展初期融资规模和效率的制约会影响到股市融资对资本积累的作用程度,本文构建两类样本,分别对两类样本中的股市融资对资本积累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随着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股市融资对资本积累的增长效应更加明显。这不仅证明了资本积累是股票市场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一条重要渠道,而且还为深入把握股票市场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路径与效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农村金融发展作用于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机理是农村金融发展通过储蓄效应、投资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推动物质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实证研究表明,农村金融发展通过规模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渠道是有效的;农村金融发展通过提高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渠道是无效的,也即当前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不能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R&D、R&D溢出、内生增长和内生收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强调知识与技术创新、知识与技术溢出重要性的当代内生增长理论,本文建立了一个将R&D和R&D溢出与资本积累之间、R&D和R&D溢出与总产出增长之间直接关联起来的动态模型。面板数据协整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R&D和R&D溢出与资本积累之间、R&D和R&D溢出与总产出增长之间分别存在显著的正面长期协整关联。进一步的分析表明,R&D与资本积累之间、R&D与总产出增长之间分别存在显著的长期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由此观知,R&D乃长期经济增长源泉之所在。另一方面,尽管资本积累或总产出增长并不格兰杰导致R&D溢出,证据表明R&D溢出格兰杰导致资本积累和总产出增长。这种由R&D溢出到资本积累和总产出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意味着尽管知识与技术的跨国传播并非必然发生。其实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20.
技术转移与技术效率增长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文章首先应用SFA方法测度了2003~2008年的中国技术效率;其次,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了技术转移与技术效率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地区间的技术效率在2003~2008年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技术转移对中国技术效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就整个宏观层面来看,FDI带来的技术效率提高最明显,这与FDI所带动的技术扩散溢出、制度创新密切相关;虽然国外技术直接引进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在多数年份超过国内技术市场的影响,但是,近几年国内技术市场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明显提高。就各地区来看,东部地区的国外直接技术引进对提升其技术效率效果最明显,而中西部地区的FDI技术转移对其技术效率提升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