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互联网支付是互联网金融的基石。监管部门在加大监管力度时,支付机构若严格依据法规管理商户风险,必然会影响支付业务收入和创新业务收入,提高支付机构的管理成本和监管成本,而且还会影响地方政府发展当地互联网金融政策的效力。因此,支付机构的最优选择是,在粗放式拓展支付市场业务的同时,更为努力地进军互联网金融。但这些行为会直接引致现实中支付机构的系列违规操作,导致较高的洗钱风险漏洞,并对金融风险积累埋下隐患。因此,注重互联网支付机构的业务实质,开展功能监管、风险监管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主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渗透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人们出门不需要携带现金、银行卡,只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交易.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金融发展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结合现在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态势,改变教学方式.本文以《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为例,将网络实时动态教学模式应用在互联网金融课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对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发展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支持互联网金融健康、持续发展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针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开展有效合理的监管是非常迫切的.所以,本文以大数据时代为视角,围绕互联网金融支付的风险监管来展开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全球相关的科技、金融领域正在发生着迅速而深刻的变化.科技与金融相结合并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特别是近年来,以搜索引擎、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第三方支付、P2P网贷、众筹模式、网络保险、移动支付等新名词层出不穷,不断以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形式渗透到了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快速的增长与渗透正倒逼着传统商业银行的战略调整,转型升级已成为商业银行当前最迫切的战略目标任务.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互联金融的概念,然后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务产生的冲击和影响.结合中国工商银行的发展,通过SWOT方法分析互联网金融竞争环境下传统商业银行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威胁和机会.  相似文献   

5.
我国互联网金融虽然起步较晚,但在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下取得了快速发展.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第三方支付、P2P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竞争模式在市场上大量出现,以"金融线上化"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日益兴起,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和中介服务地位受到极大挑战,本课题立足于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的大背景,对互联网金融的实质以及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进行探析,为商业银行参与互联网金融提供了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面对我国贫困人口多,扶贫开发周期长、任务艰巨的现实,以云南省为例,对当前精准扶贫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发现可取之处.并提出在“互联网+”扶贫、金融扶贫、PPP扶贫以及绿色旅游扶贫模式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发展出新的扶贫模式,以便早日打赢脱贫攻坚之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如今金融市场,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兴模式,主要将互联网技术与金融行业在多个方面实现了融合.目前为止常见的互联网金融,主要包括互联网支付、众筹融资等.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虽然促进了金融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金融行业的风险.为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必要性与核心原则进行分析,确保互联网金融能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互联网科技,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了颠覆性影响,出现了一种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目前网络支付、网络融资、网络理财和移动金融已经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四种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金融电子化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以电子商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等为内容的互联网金融将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金融产业相结合,产生了一种创新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击着传统的融资模式.本文讨论了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中小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企业应牢牢把握机遇,利用好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的融资渠道缓解其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另一方面,企业也应警惕和防范由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支付体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互联网金融支付体系,主要是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完成资金的融通、支付和信用中介等业务的金融模式.新形势下为了能够保证互联网金融支付体系得到有效的监管,所以要对其破坏性进行不断创新,本文主要从不同的方向对互联网金融支付体系的破坏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2012年以来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互联网金融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众多的金融企业借助互联网渠道、移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扩展了交易支付、投资等多种业务的广度和深度,金融企业在服务成本大大降低的同时大幅的提高了服务效率和服务覆盖面,可谓受益颇多.在此波的互联网金融热潮中得益的这部分金融企业既有P2P、第三方支付这类新型互联网金融企业,也有证券、银行这类传统的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金融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移动金融的普及,特别是金融科技的介入,开启了全面数字化、智能化的改革.商业银行在支付、理财、融资、咨询等各项金融业务中都面临着来自其他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的竞争.  相似文献   

13.
邹文 《当代经济》2016,(8):36-37
互联网金融从萌芽到快速发展,对商业银行传统盈利模式是否会构成重大挑战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通过构造面板数据模型,重点探讨了p2p网贷、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货币基金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对于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盈利的冲击.研究发现,近三年来,互联网金融对于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盈利确实产生了较大的冲击.鉴于此,商业银行应当有针对性地提升传统金融服务创新,更好地服务客户并提升客户忠诚度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7,(8)
农村互联网金融是基于大数据、电商平台、P2P等互联网技术,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状况,实现资金融通、信息交互等功能的金融形式,是一种将"互联网+金融+农村市场"三者结合的创新模式,其应用方向主要为农村资金借贷。而甘肃省作为国家扶贫战略的重点实施对象,其扶贫资金往往不到位,扶贫对象识别有误,以致精准扶贫效果不佳。文章基于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通过农村金融供求角度分析,并结合当下归纳为四类主要模式对比,分析得出各模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最后总结甘肃省农村金融产品服务中所遇到的问题,提供互联网农村金融和精准扶贫深度融合的具体对策,以形成农村金融扶贫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15.
《新经济》2013,(7):72
2013年1月末,全国已有223家机构获得第三方支付业务许可。为规范第三方支付服务市场发展,来自金融系统的全国人大代表杨子强、周振海提出建议,急需制定出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条例》,以行政法规的形式为规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市场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6.
张涛 《经济研究导刊》2014,(21):113-114
互联网金融定义在跟货币的信用化流通相关层面,也就是资金融通依托互联网来实现的方式方法。互联网金融有多种形式,既有人们熟知的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等形式,也有余额宝等网上金融理财形式。互联网金融越来越在融通资金、资金供需双方的匹配等方面深入传统金融业务的核心。以近来争议颇大的余额宝为例,着重分析余额宝的发展历程、风险和收益、影响和未来的监管,借此说明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网络时代正在不断地发展,在当前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互联网金融正在以多元化的经济形式快速地发展起来,同时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在互联网金融中出现的第三方支付以及P2P等相关的经济业务在最近几年中有很大的发展.其金融的运作模式和传统的经济模式差异很大.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互联网金融的运作模式的现状,针对其中的问题作出相应的发展策略.这对社会经济的创新发展有实际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日渐成熟,以第三方支付、P2P贷款、众筹融资等为代表的模式以其高效便捷、定位精准和大数据支撑等特点,得以迅猛发展.在此背景下,银行加快互联网金融布局开展直销银行业务.通过研究直销银行优势,分析城市商业银行建设直销银行的必要性,探索一条符合城市商业银行行情的互联网金融之路.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各种精准扶贫的探索逐渐展开,普惠金融理念下的“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在精准扶贫方面也都成绩斐然.伴随大数据时代悄然来临,贫困大数据也逐步建立.基于“互联网+”模式的精准扶贫的成果和贫困大数据的初步成果,考虑到现代贫困的根源在于教育,本文探索了“互联网+社会互助精准化”模式的精准扶贫的可能性和具体实施方案,希望借助社会力量帮扶贫困学子.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领域中都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环境下的一种金融模式,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来实现信息传递、资金融通、资金支付等目标,为现代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互联网的使用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金融领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本文将针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和核心原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