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顺应经济全球化需要,政府和各大金融机构通过政策扶持和金融支持,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对外承包企业是“走出去”的一支主力军,中国对外承包企业“走出去”方式经历了从项目分包到项目总包,再到项目投资的提升过程。而每一次阶段陛升华都建立在金融支持与创新的基础之上。企业能否高效、顺畅的“走出去”取决于相关金融政策和金融服务的支持是否已经就位,即是否已经“金融先行”。  相似文献   

2.
企业海外经营过程中离不开母国金融政策的支持,世界主要的对外投资国家都逐步建立起完整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以引导并支持本国企业海外经营及业务拓展。以中美两国支持企业海外经营实施的金融政策为例,分析中美两国企业在海外经营中金融支持政策的特点,探讨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的金融支持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加快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海外经营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3.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及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中小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积极作用已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但尚缺乏国家产业规划指导、相应的法律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体制的支持。本文认为:政府对中小企业“走出去”的作用要给予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制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战略规划、统一主管部门、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及利用外交渠道进行保护等措施,以促进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杨永兵  邹全胜 《经济师》2005,(2):146-146,148
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体系涉及国家和地方政府两个层面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将极大促进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质量提高 ,有利于民营科技企业从整体上增强竞争力 ,促进我国经济走集约型增长道路 ,繁荣国家和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5.
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支持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的战略,国家必须改变长期以来以“引进来”为主的思路、体制和相关政策。政策思路应该是: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国家在国际收支平衡和增强企业竞争力、内部需求与外部需求之间进行统筹后作出的选择,我国的“走出去”战略是在国家经济实力、企业实力有限、金融监管还很薄弱、企业治理机制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实施的。因此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不意味着实施“走出去”战略,就立即实行全面的投资自由化政策。目前的“走出去”战略,处于积极吸收外国投资、提高引进外资质量的同时,有限度、有政策指导地放松企业境外投资活动的阶段。放松境外投资管制,并不排斥政府的宏观管理。政府应通过对重大项目的审查、制定支持政策等体现国家利益和政府意志。关键要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营企业应大力开展资源获取型ODI,但面临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制约,主要是资金少、审批程序复杂、支持服务少、风险高。本文通过对宁波企业境外资源开发投资状况的调查分析了上述制约因素产生的原因,建议政府从金融创新入手,改革审批管理体制,整合行政资源,完善服务支持体系,促进"走出去"战略加快实施。  相似文献   

7.
"走出去"战略是辽宁省完成"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的必然选择,是辽宁省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走向国际的必由之路。"走出去"战略的良好实施必须有法制法规的保障。在目前我国关于"走出去"法律不完善的背景下,各地方结合本地实际所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对推动企业"走出去"就尤为重要。在分析辽宁省"走出去"地方性法规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缺乏系统性管理规定等不足,并从完善支持体系和服务体系两方面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政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 我国的"走出去"战略是指我国政府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国门开展跨国经营(学术界一般称为"对外投资"或"海外投资"),应该说"走出去"一词实际上是政府政策层面的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9.
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德国投资开发公司、荷兰开发银行等欧美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采用较为成熟的模式支持本国企业开展海外投资和经营活动,为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包括:强化对优质中小企业的政策倾斜,提供有限额度和比例的信贷,撬动商业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补足"走出去"咨询服务短板,增加东道国信息和专业知识供给;加强政治公关服务,发挥"准政府"优势保护企业海外利益;建立海外投资项目跟踪监测体系,规范海外企业经营行为;通过国际援助为中资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的需求分析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更高阶段和改革开放达到更高水平时的需要,也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主动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的需要。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中国政府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需要,及时提出"走出去"  相似文献   

11.
由于农业保险的公共物品性质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农业保险的发展需政府的支持。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较完善的农业保险政策支持体系。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其根本原因就是政府的政策支持体系不健全。文章对中外农业保险政府支持的方式、范围、标准和层次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的经验,发现我国农业保险的政府支持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农业保险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内在的产业和技术成长规律,需要具备一定的产业和技术基础及较为完善的支撑体系。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着体制性障碍、产业基础区域差距悬殊、核心技术缺乏、基础研究薄弱等问题,可借鉴欧美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经验启示,积极整合生产要素、技术要素、市场需求、产业政策等各大要素的作用,构建完善的产业支撑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和服务支撑体系,以促进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科技创新能力强弱是决定我国经济能否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科技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政策则是这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我国金融政策应围绕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这两个科技创新主体,完善风险担保体系,扶植风险投资产业。同时,给予高新技术产业一定的投融资政策倾斜,加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郑烨  吴昊  孟凡蓉 《技术经济》2023,42(4):12-23
政府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注意力变化及其分配对我国企业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当前学界缺乏对此问题的深入探索。本文主要采用ROST CM 6.0软件对1983—2019年中央科技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总结提炼了此时期内中央政府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注意力强度与指向变化。结果表明:(1)中央政府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注意力强度经历了从“波动上升”到“相对稳定”的变化过程;(2)中央政府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施政重心经历了从“增强企业活力”到“创新驱动发展”的变化历程,不同时期中央政府对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认知以及需求存在差异,中央对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总体认知也在不断深化。(3)中央政府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注意力指向发生了明显转移,技术发展实现了从“重引进学习”到“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转型,制度建设则朝着从“重管理”到“重服务”的方向转变,体现了政府在“瘦身”的同时,为企业创新发展“放水养鱼”。  相似文献   

15.
环境成本的内部化与环境税制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环境成本产生的经济学根源,进而分析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途径。研究发现,政府环境税收政策的实施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决定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途径。在完善的环境税制下,征收环境税可以促使污染企业外部成本内部化,因而环境税制是一种有效的环境经济政策。中国还没有开征专门的环境税,目前的税制在保护环境上发挥的作用不明显,有必要开征专门的环境税。本文运用制度变迁理论探讨了中国环境税制变迁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一战略抓住了目前我国技术创新体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是促进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环节。长期以来,我国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一直错位,政府承担了过多本应属于企业的任务,这是我国科技活动长期低效远行的制度性原因。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必须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经济扶持。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2000~2009年我国的汽车产销量和石油产销量,指出由于我们现在存在认识力度不够、产业结构不合理、法律监管体系不健全等影响因素,造成了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文章指出,要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可以从强化人们的认识,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可持续能源系统,完善政府节能体系,建立和完善节能保护机制等一系列的节能减排措施来提高我国的环境现状,从而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贾昱 《经济研究导刊》2013,(13):169-171,175
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资金匮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分别从中小企业信用文化的缺失、抵押式担保能力的不足、盈利能力差及经营风险高等内部原因,以及融资体制缺陷、信用担保机制的实施力度不够、信息不对称等外部原因,深入分析导致中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境的因素,并从自身建设、政府政策、融资环境和金融机构服务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对于中国中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壮大具有很大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田原  鞠娟 《经济与管理》2013,(12):29-36
目前,“钱荒”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缺陷,自身规模小、风险大、信用度低,以及政府政策扶持力度比较薄弱等。因此,要改变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应从金融服务体系、政府政策扶持和自身经营管理水平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会娟  龚爱民 《经济与管理》2005,19(12):62-64,71
中小企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缓解就业矛盾、促进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但其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资金、政策、法律等方面的问题却制约了它的发展。政府应从完善法律体系、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和健全行政管理机构等方面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