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运用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门学科。人类的经济活动复杂多变,这就决定了经济学研究不可能走一元化的道路,经济学更不可能数学化。所以,未来的经济学必然要兼容多元方法。只有这样,经济学才能“与时俱进”,经济理论才能真正富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关于经济学“数学化”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是否应该“数学化”一直以来在学界没有一致看法。经济学是“人”学,是社会科学的分支。因此,经济学不可能数学化,数学只是经济学研究凭借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未来的经济学必然要兼容多元方法。只有这样,经济学才能“与时俱进”并适应真实世界的变化而变化,经济理论才能够真正富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经济学数学化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瑞兰 《生产力研究》2006,(4):14-15,52
文章针对目前经济学数学化过分倾向,从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及主要方法出发,阐述了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经济数学化的误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前,经济学者关于经济学的科学性的观点主要有两类:一类认为经济学的科学性体现为经济学的数学化;另一类认为经济学是人文学科,数学化不仅不能使经济学成为科学,反而使其远离科学。本文在充分借鉴西方科学哲学的理论成果基础上,运用马克思的科学观对经济学的科学性进行了考察并得出结论:由于涉及“人”的因素,难以通过自然科学的方法实现经济学的“科学化”,但并不意味着经济学不能用数学工具分析问题,经济学的科学性体现在如何科学地刻画“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对经济学数学化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韦敏 《财经科学》2003,(3):97-99
学科的研究工具,取决于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学科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又取决于学科的任务。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和现象的社会科学,经济学要承担的任务决定了它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因此经济学在探索经济规律的时候,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用马克思的话说,“必须用抽象力”来解决问题。正是通过这种抽象力,经济学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手段和工具。当代经济学已广泛使用数学作为研究工具,这有利于提高经济学的工作效率,但如果经济学数学化走过了头,也会使经济学失去社会科学的应有特征。  相似文献   

6.
经济学运用数学的尺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经济学是否“滥用”数学,不应以“量”来衡量,而应该采取卡尔多-希克斯效率的概念,即用了数学是不是比不用数学更好。经济学研究应该有三个层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政策研究。不同层次的研究对数学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其中基础研究对数学的要求最高。不能因为经济现象的复杂性、部分经济学家不用数学同样取得成功来否定经济学数学化,经济学数学化会成为一种主流趋势,同时,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也应该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张真  廖瑞斌 《生产力研究》2011,(10):12-13,76
在现代经济学研究中,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非常注重数学方法的应用。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学数学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在学术界引起了不少争议,甚至受到了诸多批评。那么,如何正确看待经济学数学化问题,经济学研究应用数学方法的尺度应该怎样来把握,这是本文所要谈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经济理论的建构离不开恰当工具的选择,系统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大规模运用是促使经济学现代转型的最重大事件.但在最近三十年里,这种研究方法的"科学化"趋势似乎正在使方法论取代本体论本身、并促使研究向混淆目的与手段关系方向的轨道上发展.本文认为,工具发展水平的高低只是推动理论研究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构成其充分条件.经济理论发展的建构基础从本质上说仍然源于人的主观需要和价值标准与客观事实的结合,问题驱动而不是工具驱动才是经济学发展的最根本动力.规范主义方法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那种将实证主义无限拔高,并与规范主义进行对立的思想是犯了"科学主义"的错误.  相似文献   

9.
亚当·斯密在创立"经济人"的理论假设时,不会想到它会对西方社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也决不会想到它会成为经济学思想史上争论最多的问题.一般认为,西方主流经济学派自亚当·斯密始,中间经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边际学派、凯恩斯到萨谬尔逊,形成了以逻辑化、数学化为特征的理论体系,成为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思想、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确立和发展的主要依据,而以历史主义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为首的非主流经济学派则企图反对或修正这种倾向,因而引发了多次理论上的论争,每次论争又总要涉及经济学的理论前提,由于"经济人"范畴自身的灵活性,几乎每次讨论都动摇着整个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本文依据对西方经济思想史上两大学派对立思维的反思,从"经济人"所反映的三方面的特点,辩析它的真正归属.  相似文献   

10.
赵兴鹏 《经济师》2003,(9):72-72
文章针对当前经济学的数学化倾向 ,探讨了数学对经济学及其应用领域拓展的贡献和经济学数学化的缺憾。  相似文献   

11.
数学化,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济学的数学化提高了经济学的科学性,而“倡导科学”则是现代化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那么,通过数学化达到科学化就可能实现经济学的现代化。关于经济学数学化的讨论有着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站在传统文化的立场上,抵制逻辑实证的思维方式而拒绝数学化是落后于时代的;站在后现代主义的立场上,由批判现代化的弊端,到批判“科学主义”,进而反对数学化,则超越了现实的时代。这两种观念都错在没能找准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时空定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经济学计算机化这一新观念,从范式角度分析了经济学数学化与经济学计算机化的联系与区别,简介了计算机算法和算法有效性等概念,简要分析了先驱人物和有关机构对经济学计算机化的影响。本文还考察了几种典型的计算机算法对经济理论的影响,分析了计算机对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怎样影响到经济学的发展,推测了经济学计算机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自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开设伊始,“数学化”便是其评奖的硬条件、显规则。而“数学化”的不足或缺陷,乃是中国经济学家的软肋。因此,推进经济学“数学化”的步伐,无论从经济学研究本身的科学性角度讲,还是从获取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角度看,乃是中国经济学家不可偏废的必修功课。  相似文献   

14.
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种经济学理论的背后离不开与之相联系的研究方法的支撑,对不同经济学理论的比较研究,也必然涉及到研究方法的比较研究。从分析工具的角度来看研究方法,经济学理论研究可以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学理论,也有不同的研究方法,但不同的研究方法并不是截然对立的,研究不同的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有关经济学研究中的数学化倾向问题已经讨论得比较充分了,但是对于经济学研究中的过度技术化问题则未见深入探讨。其原因在于,一则在数学化和技术化大行其道之时提出这个问题似乎有悖“时代潮流”,二则究竟什么是“过度技术化”也很难有确切的定义。但是,从长期对经济学研究的观察和体悟而言,过度技术化有一些常见的表现,例如,过多的数学化本身就是过度技术化的一种表现;人为地增加研究层次和把问题故意复杂化也是过度技术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科斯的经济学本体观为研究基点,从多角度厘清科斯经济学的实质和内涵,力图澄清学界对科斯关于经济学帝国主义、经济学数学化和理论化、黑板经济学、科斯定理、政府和市场等观点的一些常见误解和偏见,阐述科斯的"生产的结构"研究计划和他对经济学未来的展望;通过比较科斯与贝克尔、布坎南、西蒙、弗里德曼、斯蒂格勒以及奥地利学派等关于经济学核心问题的观点,来说明科斯与主流经济学的复杂关系,进而廓清科斯经济学在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经济学研究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在经济学界长期存在争议,近半个世纪以来,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进行了一场以数学方法取代非数学方法的研究方法革命,几乎将数学方法当作经济学研究的唯一方法,结果导致经济学研究的高度数学化的结果和趋势。在国内,在经济学研究中曾经长期排斥数学方法,但近年来,逐渐出现了将数学方法当作经济学研究的唯一方法的倾向或者主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元化倾向或者主张,经济学与数学到底是什么关系,在经济学研究中,对于不同的研究方法应该秉持何种原则,这些是本文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本文的基本结论是数学方法是经济学研究的工具,各种研究方法各有其优势与缺陷,基于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经济学的性质,在经济学研究中,研究方法的一元化只会危害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研究方法应该秉持多元化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林自新 《生产力研究》2004,26(11):11-12,22
马克思经济学由于其研究目的所限,没有系统的供求理论体系,因而其供求理论没得到很好的研究。其实,马克思在许多地方对供给和需求进行了论述,并认为供给和需求范畴在经济学中是重要的。在发展马克思经济学时,应该建立马克思主义系统的供求理论体系。马克思对供求的论述与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存在本质上的分歧,但新古典经济学供求理论的数量分析方法和工具可以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指出,当前理论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西方经济学的影响上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被削弱的状况令人堪忧。本文对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意识形态领域两个相互联系的倾向性问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问题、正确对待西方经济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问题、经济学教育是意识形态教育还是分析工具教育的问题、经济学的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以什么理论为指导等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对怎样克服经济学领域一些倾向性问题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20.
我国技术经济学科从创建、发展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作为一门应用性的技术经济学科在我国社会经济实际中发挥了重要和突出的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特别是以现代微电子为核心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传统的技术经济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首先论述了开展信息技术经济学研究的背景,特别是从技术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信息技术经济学的研究与技术经济学本身发展的关系;说明了信息技术经济研究是技术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新兴领域之一;阐述了信息技术经济学研究能够丰富和发展技术经济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并论述了开展信息技术经济学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还重点提出并论述了信息技术经济学学科基本框架内容,并结合信息技术特征举例阐述了学科内容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的特色.其后本文还阐述了信息技术经济学与信息经济学的异同关系.本文最后说明了开展信息技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说明了为什么需要大力开展信息技术经济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