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residential differentiation)是城市居民不同类型的居住场所在空间上的分割。对居住空间分异的研究最早源于20世纪初的古典人文区位学的空间理论,但真正将其纳入主流经济学研究框架的还是20世纪6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空间理论。国外大量统计研究表明,决定现代工业化城市居住分异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地位和生命周期等。因此,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必然和城市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经济有很大关系。居住空间分异的形成受宏微观经济的影响,这一点已经达成共识。以经济学为切入点,对西安现在的居住空间分异格局进行剖析,希望能为分析西安房地产市场等提供科学的分析工具,并对全国范围内的古城改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空间结构上看,存在着物理空间结构以及对政策,评价和策略优化直接起作用的广义空间结构,即社会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生态空间结构等。这些广义空间结构及其要素对经济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空间概念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物理空间和广义空间。空间结构的演变是具有三维属性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3.
梁琦  黄卓 《经济学(季刊)》2012,(3):1027-1036
本文简述了空间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在过去二十年里在中国的发展,并指出空间经济学在中国的下一个发展方向就是和国际贸易、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以及发展经济学的进一步结合。同时,我们介绍了空间经济学国际研讨会(2011)的概况以及入选的六篇论文。  相似文献   

4.
吕文飞 《经济问题》2023,(12):20-27
城中村作为城镇化发展特殊的空间场域,其不断革新迭代的特质使得空间主体间易发生利益冲突。基于新型城镇化战略中以人为核心的特质,城中村的发展再次成为焦点,村民的空间权利保护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城中村村民空间权利是指村民在乡村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特殊乡村形态的空间场域中所拥有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的总和。作为空间治理主体,城中村村民的空间权利存在着政治权利形式化、经济权利模糊化、社会权利独立化等问题,多维空间权利相互博弈,导致空间权益的正义诉求同现实存在着张力。要保护城中村村民的空间权利,健全空间正义的公权力制度是保障其空间政治权利的前提,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维护其空间经济权利的基础,增强差异性群体的发展能力是其享有平等空间社会权利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中国式现代化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的要素”,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社会现象都必须落脚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亦应如此。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主要目标,当然也具有明确的空间指向,需要从空间视角对其进行阐释。在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力图阐明,城乡二元结构的消弭和经济区域协调一体化进程,是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必须立足的空间路径,而国际大循环则需要实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的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空间战略,加之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空间路径,才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新优势。构建数字经济影响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数理模型,利用200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方面构建省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显著提升省域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且具有动态非线性递增效应;与东部地区和非“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相比,数字经济对中西部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作用更大。就内在机制而言,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影响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两条基本路径。进一步的空间杜宾模型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经济前沿》2012,(5):F0002-F0002,F0003
2012年6月15—16日,由暨南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研究院及区域、城市与空间经济研究领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和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主办。  相似文献   

8.
利用我国2005—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不同类型空间权重矩阵,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创业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结果发现: 我国区域经济水平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机会型创业质量提高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拉动作用,会促进该区域内部及创业水平相近区域的经济增长,但可能抑制地理位置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需求型创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可能抑制该区域内部经济增长,但会促进地理位置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在控制变量中,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强,溢出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9.
巫和懋 《经济学》2002,1(4):787-796
经济学在台湾的发展,自1945年台湾光复后,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战后复原期。从1986年台大经济系开始筹组博士班到1980年则可归为第二阶段,是经济学生根期间,而到1981年以后,台湾经济界研究成果对国际学术界产生相当程度的回馈与贡献,可归为经济学萌芽期间。本回顾台湾学界经济思想的发展与经济政策之间的关联,并对未来经济学在台湾的茁壮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空间经济学在迪克希特-斯蒂格利兹的规模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框架中引入了"冰山"交易技术,从而成功的把空间因素纳入到一般均衡分析之中,寻找出形成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现象的内生力量,强调经济增长的非连续性和非单调性,并以这种非连续过程解释区际经济发展差异。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经济地理学的经济学家们把空间因素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经过多年的演进,空间经济学的总体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国内对于空间经济学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可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而且空间经济学在中国蓬勃发展的土壤日益成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展开,全球范围内的空间问题变得更加凸显,区域间的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紧密联系是空前的,它从现实性上为空间经济学的发展提供极佳的素材,空间经济学必将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2.
《经济学(季刊)》2012,(3):1167-1168
空间经济学是当代经济学对人类知识宝库的伟大贡献之一。空间经济学既是一种理论与实证分析框架,也是现实经济政策思路的重要源泉。中国的转型发展与迅速崛起,演绎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国别与区域经济空间重构。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促使国家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越来越多地在国际层面上实现.国际政治的重心也从传统的地缘政治转向地缘经济.地缘经济空间对国家维护和扩展海外利益的价值正在凸显.中国也需要确立地缘经济空间的观念和实现途径,以维护海上运输线安全,保障海外市场的稳定,维护自己日增的海外利益.从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需求而言,中国的地缘经济空间可以分为周边层次和大周边层次.不同层次上的地缘经济空间,有着不同的国家利益诉求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4.
第一届全国空间经济分析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9月在湖南长沙召开。会议以"新时代、新空间与新方法"为主题,围绕区域经济、城市经济或管理中的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方法及其应用以及经济学中的空间分析与模型等内容,展开了深入交流和讨论。王铮、赵作权、贺灿飞、薛领、李仁贵、吕拉昌、沈正平、张鸿辉等知名学者,分别围绕区域与空间科学、城市经济或管理中的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经济学中的空间分析与模型以及中国经济学家与未来诺贝尔奖的距离等内容做了主题学术报告。会议认为:(1)当前国际经济学发展越来越重视对空间的分析,新理论新方法有了新突破;(2)新时代,我国更加重视国土空间开发的优化,空间经济分析要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密切结合,在我国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服务于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乡村振兴、长江经济带等研究领域;(3)空间经济分析的发展要特别注重结合大数据和开展新方法的开发与应用,要与其他学科如地理学等进行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15.
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发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空间经济学是在区位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门学科的总称。尽管都把空间或区位作为研究的基础变量,但空间经济学并未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严密的逻辑结构。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空间经济学一直处于分异与整合的动态变化之中。本文归纳了这个发展进程的主要方面和理论脉各,并在评价其最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空间经济学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长期备受关注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资本通过证券市场在空间上的配置和变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新问题。本文建立了证券市场资本流动模型(SMM模型),并对模型结果进行数值模拟,证明了证券市场对区域人均收入差距倒"U"曲线有加剧和加快的作用。短期内,证券市场将加速资本向发达地区集聚,加剧区域人均收入差距的扩大;长期来看,证券市场发展将促进区域收入差距收敛。同时,本文基于中国1997年至2011年证券市场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关省际数据,使用SYS-GMM方法验证了SMM模型相关结论。本文政策含义在于:政府应尊重和正视证券市场资本空间配置发展规律,通过积极促进资本市场发展,扩展与深化资本市场的广度与深度,提高资本流动自由度;支持中西部地区证券市场发展,改善中西部地区参与证券市场的便利度,以资本市场总量的扩大和资本市场空间结构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永伟 《经济论坛》1997,(13):16-17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实施名牌战略也已成为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战略转变的重要内容。但是,在目前的制度下,推行名牌战略还存在一系列困难,其中很多困难是在现有的制度下难以解决的,必须寻求体制上的突破。因此,必须把名牌战略与制度创新结合起来,新的制度必须为发展中国名牌创造良好的环境。一、企业融资制度创新我国名牌产品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一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并具有良好国际市场前景的名牌产品,由于资金短缺而无法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效…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时空同质化的方法将时间维度纳入地理空间来构建三维时空矩阵,并从空间异质性的角度考察我国各个省域的外资、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空间交互作用及影响差异。实证结果显示:产出水平、FDI等经济行为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导致环境污染在时间、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特征;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推移,FDI对环境污染的改善作用不断增强并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格局;产出水平与环境污染之间普遍存在N型曲线关系,因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已成为顺利跨越EKC良性转折点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赋能地区低碳转型的内在机制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2011-2020年各省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处于持续上升态势,碳排放强度则呈波动下降趋势,且地区差距明显。回归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显著降低地区碳排放强度,促进地区低碳转型。机制检验表明,绿色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经济与地区低碳转型间发挥显著中介作用。同时,数字经济能够推动相邻地区的低碳转型,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弥补了现有文献对数字经济影响地区低碳转型作用机制关注不足的理论缺口,并结合全局莫兰指数、空间计量模型等研究方法剖析数字经济赋能地区低碳转型的空间溢出特征,为地区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构建马克思主义的国际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曾准备把他的研究拓展到国际贸易、国际货币和世界资本主义的分析,以建立国际经济理论体系,但遗憾的是马克思在有生之年未能完成这项研究工作。建议马克思主义的国际经济学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的任务,它有助于改变目前只有以西方经济学为基础的国际经济学的局面,丰富人们对国际经济现象的认识。目前经济已经趋向全球化,各种国际经济形态已经成熟,建立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学的条件已经具备,本文在认真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学的论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