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生物质能是一种脱颖而出的新能源,生物质发电产业前景广阔.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蜿蜒前行,任重道远.为了促进生物质发电产业在中国健康持续、又好又快地发展,笔者建议:第一,做好资源调查和评价,精心编制发展规划;第二,培育生物质发电产业链;第三,完善生物质发电的标准与规范;第四,完善我国生物质发电定价和费用分摊机制;第五,推行并完善绿色配额制度;第六,制定促进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和投融资政策,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第七,支持技术研究开发和设备制造,加强生物质发电产业技术创新;第八,开展生物质发电的宣传和培训工作,等等.  相似文献   

2.
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可能影响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开发利用带来的可能影响进行梳理,发现目前我国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不论是在资源禀赋潜力,还是在应用趋势和市场前景方面都具备一定的产业发展条件.但由于开发动力机制不足,原料不可持续性供应也成为制约该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结论的提出有助于调动企业和农民主体的参与意愿,并为该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需求环境、政策供给环境和技术支撑环境.  相似文献   

3.
我国生物质直燃发电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志军 《技术经济》2008,27(9):34-38
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化和商业化程度较低,有关政策及激励措施的支持力度不够。当前,可从以下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规定对所有清洁能源一律确保其发电量全额上网,允许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进入生物质发电领域;调整上网电价;做好资源调查和评价,编制发展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和税收优惠力度;支持技术研究开发和设备制造;建立设备检测认证体系,制定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推行绿色电力配额制度和认购制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质发电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模式,在我国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近年来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迅速,总装机容量实现翻番,但企业经营状况并不好,由于成本、技术、政策等多方面原因出现了大面积亏损局面,致使其发展陷入瓶颈。首先对当前生物质发电相关的法律政策体系进行系统介绍,然后结合生物质产业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秸秆资源化技术及产业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分析了我国农业秸秆类固废的资源化利用现状,介绍了我国秸秆处理技术在部分地区的应用情况,总结了目前我国秸秆资源化进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将我国秸秆类生物质固废资源化技术进行归类,分析了秸秆饲料化技术、秸秆肥料化技术、秸秆建材及化工技术、生物质材料技术和生物质能转化技术的环境和经济效益.简要分析了生物质产业在我国经济转型期所处的角色,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战略意义,并结合我国的经济、能源、粮食和环境方面的现状,得出我国生物质产业的几个发展方向,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能源生物质资源开发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其产业效率的实现无法忽略供应物流的制约和影响。研究认为,当前我国的能源生物质供应体系及物流管理存在着三大层面的现实问题:(1)物流运作与竞争层面:企业实际运作中缺乏对生物质物流的战略性考虑;生物质原料替代用途广泛,供应稳定性差;物流成本失控,严重侵蚀利润;生物质收购和供应管理整体上较为粗放。(2)战略与决策层面:企业目标扭曲,动机不纯;在一些重大问题上静态机械的预测;前期调研中忽视人均指标;过于乐观的估计;对黑色化涉农(食品)供应链的威胁性认识不足。(3)物流环境与体制方面:国家生物质物流政策的缺失;生物质物流装备问题;社会物流不发达,生物质供应物流运筹的空间有限;政府审批不合理导致的设施布置失控及风险。当然,上述这些问题在生物质能产业的各个分支(如秸秆发电,沼气、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中的表现,则存在严重程度和内在机制上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文化产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新古典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中的产业集聚理论,利用区位熵对湖南省近年来文化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2004-2007年湖南省文化产业区位熵小于1,2008和2009年区位熵大于1.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方法,提炼出影响湖南省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湖南省文化产业的集聚水平的因子从发展条件来看有四类,即要素禀赋、市场需求、关联产业和政府支持;主要因子是需求因子、政策因子和文化环境因子;文化产业集聚水平在各市州存在不均衡现象.  相似文献   

8.
建造于化石能源基础之上的世界经济正面临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双重挑战,新能源成为拯救人类工业文明社会的必然选择。阐述了我国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的战略意义,分析了目前我国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的相对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加快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路径:构建分布式能源体系,推动能源产业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农村新能源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9.
生物质产业:实现"绿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人类正面临着能源危机和生态危机,而这种双重危机在我国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走“绿色现代化”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生物质产业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实现“绿色现代化”过程中必然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在论述我国发展生物质产业的现实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生物质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生物质发电是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的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包括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发电、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沼气发电。生物质发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世界性的石  相似文献   

11.
以位于京津冀腹地的河北省无极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其农村居民的生活能源消费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分析发现:生物质能源利用不充分、利用方式不科学导致目前农村居民家庭能源消费向化石能源转变;农村居民对生物质能源的认知程度有显著提升,对生物质能源也有较大需求,这为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市场需求基础;生物质能源产品与化石能源产品的能质差异、两类能源利用便捷度的差异、生物质燃料供应的持续性以及政府宣传和政策支持力度,是制约农户以生物质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主要因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生物质能源政策永续发展模型建构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生物质能源政策永续发展的目标,构建了一个由四个层次指标构成的生物质能源政策永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反映生物质能源政策永续发展的本质特征、内在规律和演变趋势。福建省生物质能源政策永续发展评价结果显示:福建省生物质能源政策的整体绩效水平尚处于永续发展的起步阶段,政府在生物质能产业有效规制与激励方面应加强能源市场机制建设,努力发展绿色能源消费,这也是最优先推动的永续能源策略之一。此外,推动生物质能的教育宣传与科技研发、加大政府公共研发、强化公众参与、提高人力资本素质是未来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专注细分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的本土“隐形冠军”是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支撑。基于自主创新多元动力框架,以98家本土制造业“隐形冠军”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讨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多重动力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①本土“隐形冠军”自主创新存在内部驱动、外部驱动和内外协同驱动3种动力模式,其中,协同驱动模式最为常见;②企业家精神是驱动本土“隐形冠军”自主创新的重要内部因素,在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高或未上市时能够联合市场垄断力量、良好区域环境发挥作用,驱动企业自主创新;③在推动本土“隐形冠军”自主创新的外部因素中,行业外资进入与市场垄断地位在特定情境下具有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14.
经济转型期下的传统制造业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在一些行业集聚度高的区域,行业衰退造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对集聚行业升级、衰退机制的研究是一个急需探讨的问题。本文论述了行业集聚特征、集聚模式与行业成长性之间的关系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行业集聚模式变迁诱因展开进一步的探讨。通过浙江省14个制造业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集聚特征与行业成长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联系。另一方面,在行业集聚的变迁诱因中,技术变革、经济波动、政策效用、核心企业群以及要素成本都对行业集聚模式的转变起着重要的影响,决定着行业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中国生物质能发电费用分摊机制,对于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乃至低碳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政策指导意义。本文将现有的生物质能发电费用分摊机制分为费用来源、费用支付和配额交易三个环节分别进行解读,并对我国自2006年以来的六个生物质能发电补贴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了系统整理,发现当前的费用分摊机制已经无法满足生物质能发电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在对生物质能发电费用分摊机制的三个环节的研究中,发现现行的生物质能发电费用分摊机制存在费用来源太少、支付机制不合理、配额交易机制不清晰等问题。以上问题有违《可再生能源法》中规定的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利用和经济合理原则。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拓宽征收电价附加资金的渠道,明确电价附加收入的调配方式,规范配额证的交易秩序。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rospectus of 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 from the technical, economic and regulatory issu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ow DMB will evolve and stabilize in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environments. Two research questions guide this study: (1) How does DMB trigger a change in policy, market and industry structure? (2) What are the driving forces of the rapid DMB development in Korea? As these questions involve socio-technical issues, this study uses a socio-technical persp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mplex relations between the social and technical aspects of DMB by highlighting the co-evolving nature, diversity, and interface between different driving forces and policy. The finding is that Korean DMB is the outcome of a proactive strategy of a telecom carrier and the Korean government's industrial policy to support such strategy. Among the push-oriented trajectory, however, non-technical issues such as users, market and regulation are left behind, which reveals the disjunction of the DMB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the socio-technical system perspective. The development of DMB sheds light on the growing challenges in the dynamics of industry, regulation, and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7.
将区域人才聚集关键影响因素归纳为组织—产业—区域三层次互动所形成的综合环境因素和人才服务—人才市场—人才制度三方构成的人才发展政策因素。对曹妃甸新兴工业区的实证研究表明,综合环境因素对现阶段该区域人才聚集影响显著,而人才发展政策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