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发展相互交织的形势愈演愈烈.在此背景下,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将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纳入到国家整体的发展战略上,力争把天津滨海新区打造成中国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以带动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发展.而后国家对于天津市的经济定位确定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这已为天津市的经济与产业定位和发展奠定了指导性、纲领性的原则框架.国家出台以上政策和对天津城市发展定位有何理论依据?在环渤海经济圈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如何对发展演进中的天津产业进行定位?这对处于环渤海经济圈中心的天津市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迫切的问题.因此,从理论上进行天津的产业定位与演进分析,提出具体实施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也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相似系数、区位商对天津滨海新区、北京与河北的产业相似程度、专业化程度和优势产业进行了比较,运用投入产出弹性模型,对滨海新区、北京和河北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了回归分析.结合各地区的区位优势与资源要素禀赋,实行跨行业的区域产业合作,实现区域内各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是未来天津滨海新区、北京与河北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3.
任善智 《经济论坛》2014,(4):17-21,47
把握天津滨海新区发展、唐山曹妃甸港建设和首钢搬迁、秦皇岛西港东迁带来的大开发机遇,认真制定实施河北省港口及临港产业发展战略,加强河北经济与渤海经济圈内其他区域的经济合作,对于河北经济发展乃至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促进河北港口科学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强 《经济论坛》2006,(5):25-27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继续发挥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这表明,国家要加快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进而振兴环渤海区域经济。沧州作为沿渤海城市,又与天津相邻,应充分发挥紧靠滨海新区的区位优势,调整发展思路,实现本地区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一、天津滨海新区将真正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国家规划在“十一五”期间加快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到2030年新区人口将达到300万,将成为国家的又一区域经济中心,切实起…  相似文献   

5.
会计职业在现代服务业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于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更加重要。天津滨海新区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级,其高速发展势必需要更多的会计人才,对专业型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职院校的会计教育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顺应滨海新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我们要重新明确适应滨海新区发展的高职会计职业能力框架。  相似文献   

6.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国务院于今年5月26日《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中,又明确指出:滨海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在国务院7月27日关于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又进一步提出:天津的发展建设“以滨海新区的发展为重点”。这一系列指示,使天津滨海新区成为了国内外关注的地区,一时名声大噪。  相似文献   

7.
促进环渤海经济圈快速协调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6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继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鼓励东部率先发展,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渤海新区开发开放”。6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标志着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由地区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十一五”时期,天津滨海新区将与长三角的上海浦东新区、珠三角的深圳经济特区一样,肩负起区域经济发展龙头的重任。这个区域,就是环渤海经济圈。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作为改革最前沿的天津滨海新区东疆保税港区和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如何将其建设成为开放型经济的新增长点和国际运行规则的最佳对接点,打造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特征的自由贸易港区,已成为了我们肩上的使命。通过简析滨海新区发展自由贸易港区的必要性基础上,分析滨海新区发展自由贸易港区的自身条件,推动发展的建议及其建设后的链环区域经济效应等。  相似文献   

9.
苏睿先 《经济地理》2012,32(10):89-94
在总结国内产业安全研究的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角度,采用层次分析法,从产业结构、产业活力和产业依存度3个方面以及12个二级指标构建了区域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进行了区域产业安全度测算。结果表明:2001—2010年滨海新区的产业安全度较低,基本处于不安全状态。造成滨海新区安全度较低的原因包括:三次产业中工业比重过高,服务业比重远低于同类区域,工业内部结构中,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比重较大,区域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同时,滨海新区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度较高也是造成安全低的原因。最后,针对滨海新区实际,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提高产业安全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进入“十二五”时期,京津冀都市圈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发生了一些变化。典型的是天津滨海新区的经济效益将会逐步凸显,北京、天津的经济集聚效应会进一步扩大。纵观世界发展规律,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的迁移和专业化生产是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不同地区一定的经济差距是有利于一体化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京津在加强自身实力的同时,宜按照产业集聚、产业扩散的规律,带动周边发展。京津集聚、吸引先进产业,转移落后产业。加强各区域的协作、磋商,在合适的经济差异下,实现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的六个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现代产业集群的本质在于创新,而知识竞争力是创新的外在表现。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本质特征为其知识竞争力,并根据产业集群知识生产机制分析了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的6种构成要素和知识竞争力模型。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形成了各类产业的集群和周边城镇向城市的演进发展,产业集群的"城市化"效应凸显。产业集群与区域城市化进程存在互动影响关联,不同产业集群程度在其城市化进程水平上表现出差异,产业核心所在城区内外的集群平衡性差异导致其城市化进程与产业集群的非完全意义协同性发展。整体而言产业集群对区域的城市化进程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发展为我国成为世界制造第一大国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我国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扮演着"打工者"角色,被长期锁定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这种低端锁定无论从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都给我国产业集群带来了巨大的战略风险,如何规避这些风险是理论界和实践人士必须研究并解决的重大课题。首先,阐述了我国产业集群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客观事实;其次,研究了全球价值低端锁定导致的战略风险;最后,提出了规避战略风险,实现战略转型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辨识方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楚波  金凤君 《经济地理》2007,27(5):708-713
以产业集群内涵的厘清为基础,系统论述并评价了产业集群辨识中所运用到的各种方法,认为:专家意见法、产业感知法和企业访谈法都具有针对性强、能够收集难以统计的时新信息等特点,但依赖于专家等个体感性认知,系统数据收集困难,结论普适化受限;多元统计聚类法透视出产业间重要的依存关系,但部门全覆盖及产业在集群间截然分组不符实际;主成分分析法辨识结果相对理想,但数理解释牵强;Czamanski法逻辑严密,突出集群内部产业间的相互关联,但对支撑性部门雷同的集群处理待改善;共识集群法所体现出来的综合集成理念值得借鉴。最后总结,集群辨识宜继续开发共识集群法所提供的多种分析整合的做法,量化研究为主,定性修正为辅,同时应增加对空间维度的考虑。  相似文献   

15.
天津滨海新区区域经济特点、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贾艳杰  魏秋霞 《经济地理》2002,22(4):399-402
开发滨海新区是天津市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经过7年的高速发展滨海新区已经形成了经济区的基本框架,成为天津市经济的龙头。本文综合分析了滨海新区的区域经济特点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数量的激增及其取得的骄人业绩是当前一个显著的经济现象,已引起各地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在纷纷建立产业集群的同时,人们也开始关注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讨论了产业集群产生的原因,分析了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认为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协调管理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协同进化是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区域产业集群整体品牌的名称术语规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产业集群”概念清晰地揭示了产业空间集聚的“产业特性”和“地域特性”,是概括产业空间集聚现象的最适宜名称术语。将基于区域产业集群形成的集群整体品牌命名为“区域品牌”,具有明显的缺陷。“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或“区域产业品牌”概念术语全面彰显了“区域”、“产业集群”(或“产业”)和“品牌”三大元素。  相似文献   

18.
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推动低碳产业集群的建设已经成为可持续的必然要求,集群内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至关重要。结合国内外最新发展趋势构建低碳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它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子系统、服务创新子系统和环境创新子系统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促进集群创新机制、扶持引导集群核心企业、培育净化区域文化环境等支撑政策,以期进一步推动中国低碳产业集群的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影响中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因素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群是指相同的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的一种产业成长现象,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近年来,产业集群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大大提升了产业的竞争力,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然而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发育不成熟,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受制于地理区位、自然资源、产业和政府等因素的影响。笔者详尽分析了影响中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因素,并提出促进中部产业集群发展的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20.
阳毅  游达明 《经济地理》2012,32(5):103-106
随着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产业集群行业协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也逐渐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重视。从行业协会的组建必要性出发,对产业集群行业协会的构建目标、构成体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深人研究其运行机制,丰富了产业集群创新和自主创新理论,为深化政府服务改革、增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集群快速平稳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