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2 毫秒
1.
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丝思 《时代经贸》2008,6(2):101-102
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理论角度探讨了二者之间这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3.
陈竹 《发展研究》2007,(1):69-70
本文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分析了劳动力要素在产业转移升级的准备和过程中的相互之间的作用,并研究了产业转变要求下中国劳动力市场上仍然暴露出来的问题与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关于解决劳动力市场问题、促进产业转移升级的对策,指出提高适应产业转移和升级的劳动力要素市场建设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陈普 《技术经济》2020,39(6):24-33
基于输入端的行业距离构造并利用自然条件、人力资源、物质资本、科技、经济结构和制度6大类共23种要素禀赋结构提出一种行业的"距离"度量。根据该度量绘制了行业的空间分布图,计算了10个低价值行业升级至3个高价值行业的最短路径。研究发现,资源型行业升级至高价值行业要经历更多的轮次,有时甚至缺乏升级至高价值行业的路径。有些中间行业如饮料制造业则始终出现在低价值行业升级至高价值行业的升级路径中,中西部省份产业升级路径选择若能趋近这些行业,产业升级将更为便利。  相似文献   

5.
环境规制对产业升级路径的动态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规制主要通过需求、技术创新和国际贸易传导机制等三种途径影响产业升级,本文对上述产业升级路径的传导机制影响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采用1998-2010年我国30个省的动态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环境规制强度对产业升级路径的影响。动态面板估计结果表明,我国总体环境规制强度对产业升级的方向和路径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分区域的研究结果则表明,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强度与产业升级的关系并不显著,东部地区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能够显著促进产业升级的加快。我国在环境规制强度的选择上应考虑区域间的差异性,并适度放缓经济增长速度,加强人力资本建设和推进市场化改革,从而为环境规制与产业升级的协同双赢
提供必要的政策思路和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凭借巨大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吸引外资投资建厂,以低成本进行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优势明显,经济增长加速.然而,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且增速超过了劳动生产率增速,我国企业尤其是以劳动密集型生产为主的企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为了研究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本文从要素集约角度划分产业结构,建立VAR模型和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得出劳动力成本作用于产业结构的具体机制:一是作为企业为第一投入要素所支付的费用,劳动力成本上升不可避免会对产业结构产生直接影响;二是劳动力成本上升通过改变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三是劳动力成本上升通过改变人力资本存量和刺激技术进步影响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7.
丁珏 《生产力研究》2011,(2):147-148,181
文章以要素密集型逆转为研究的切入点,以纺织产业为例,对要素密集型逆转促进产业升级的机理和路径选择作了阐释和探讨。一方面对产业内各生产要素的非均衡增长及资本、技术要素对劳动力的替代性而引致要素密集型逆转,并促进产业内升级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分析;另一方面提炼了要素密集型逆转促进产业升级的两条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李广平 《当代经济》2009,(21):100-103
湖北省在全国经济发展水平上形成区域性滞后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经济区位上的不利地位,而是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是湖北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10.
关注财政支出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系,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在面对为实现经济增长由要素消耗向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转变的转型期,政府更加倚重积极的财政政策,试图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达到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基于此,文章引用1979-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财政政策波动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效应及其传递渠道.结果 显示:财政政策波动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关系,财政政策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渠道主要是宏观经济波动.  相似文献   

11.
进入本世纪,佛山市顺德区经济逐渐形成转型升级的趋势,随着近年要素价格急剧攀升、人民币大幅升值等外部发展条件的变化,上述趋势已转化成各产业领域龙头企业引领全面转型升级的内生性行为和力量。本文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顺德产业转刑升级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以"双转移"为核心内容的产业转移园建设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中起引领作用。而其本身也有一个因应内外部条件变化而转型升级问题,对此需作深入研究。本文构建了一个双向关联的分析框架,以广东为例,重点分析产业转移园建设中劳动力、资本和土地资源的配置响应,以及转入地和转出地产业转型升级的绩效。在此基础上,从园区建设与管理体制机制、园区产业发展等方面揭示了广东产业转移园建设中的要素响应问题。本文认为产业转移园的转型升级,关键在于改善要素供给。因此,一要以园区提质扩容促进要素集聚。重点要突破园区建设瓶颈,促进园区要素高效集聚;积极推进"扩园建城",吸引高端要素集聚;努力提高环境容量,促进要素规模化集聚。二要改善园区管理,消除要素集聚的障碍,克服园区管理体制机制障碍,促进要素集聚;鼓励差异发展,引导要素及产业集聚的专业化。三要发挥园区企业的主体作用,引导要素集聚。推动产业集群转移,提高要素集聚的质量;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带动园区整体提质。  相似文献   

13.
与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理论推论相比,要素价格调整定理及要素价格非敏感定理更加真实地传达了现实贸易的结果,也对我国劳动力价格非均等化发展的现实悖论做出了一定的解释.进一步审视我国的"现实体制",劳动力跨地区转移及其引致的劳动转移替代资本转移的强化,是我国劳动力价格长期非敏感的重要原因.而"刘易斯转折点"的预期出现,将带来劳动力价格非敏感性的弱化甚至逆转.这要求我们必须率先通过制度引导实现产业的有效转移和升级.  相似文献   

14.
15.
产业升级的内涵与模式研究——以广东产业升级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升级一直是中国产业经济学的研究热点,但以往研究往往把重点放在产业升级理论在中国的实际应用中,忽略了对产业升级内涵的深入探讨,也没有对其各种表现形式进行理论归纳。本文试图以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推导产业升级的内涵,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广东产业升级的发展历程进行经验研究,从而归纳出产业结构高度化、加工程度高度化、价值链高度化等三种广东产业升级模式。最后依托理论成果与经验证据,提出加工程度高度化将是今后广东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6.
17.
历来以皮革、经编、家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海宁,在2007年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经济一度受到重创。面对经济滑坡、资源要素制约日益突出的困境,海宁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退低进高”、“退二进三”的发展战略:向高端产业升级,向服务业转型,推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化。  相似文献   

18.
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生产效率提升的关键力量,但数字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态势可能会加剧区域间的生产效率差距,数字时代下的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实现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基于中国2011—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及区域异质性特征的实证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具有显著的生产率增长效应,这种增长效应主要体现在纯技术进步上,数字经济未能通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改进赋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主要通过创新驱动效应、创业激励效应以及产业升级效应等渠道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影响效应仅在东部地区显著。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城市,数字经济的生产率增长效应越明显,进而导致了区域间的生产率鸿沟。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边际效应递增特征和欠发达城市在人才集聚、金融发展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的相对不足强化了区域间的生产率鸿沟。  相似文献   

19.
程宇航 《当代财经》2001,(10):20-24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的各种约束条件客观上要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与之相适应,新阶段结构调整的中心任务主要是改变经济运行的低质量和低效率,提高要素生产率和实现结构优化升级,从而保证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了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集群企业网络的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梳理了产业集群升级的基本概念、动力机制和结构基础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即研究从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外部拉动机制转向产业集群升级的内在动力机制,认为从企业网络的关系维度和结构维度开展研究有助于将产业集群升级机制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