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仅有利于缩小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两极分化的现状,还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多元经济的发展要求彼此和谐共生的区域、产业进而精神与物质方面差距的缩小。同时,多元社会的发展要求多元文化的共存,彼此促进、创新与合作,共同推动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在总结先前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贵州省大石乡布依族聚集地以及久长镇苗族聚集地的实地考察和调研,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民族经济品牌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具体的政府政策等四个方面提出针对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以为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我国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的共同发展,是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学科研究的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研究少数民族特色产业创新与发展的对策建议,从国家层面上讲,应该制定和适时调整相应的政策、法规,从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加强对少数民族特色产业创新的支持;从地方政府层面讲,也应制定和修改相应政策、规定,并强化行政管理,为少数民族特色产业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从企业层面讲,应加强制度管理,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适应市场经济,做大做强少数民族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3.
创新创业政策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引擎。以我国创新创业系统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构建了包含科技投入、教育投入、人才支持、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和税收优惠6个政策工具在内的创新创业政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法分析了2014-2016年创新创业政策对区域高新技术企业及创业企业的支撑效率。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创新创业政策对区域新动能的支撑效率总体较高,但是地区间的政策落实效果略有差距,各省市呈现较大程度的不平衡特征。深入挖掘发现,部分地区暂未形成规模效应,在资金配置结构、人才利用效率、税收优惠额度、政策绩效产出等方面存在较大改进空间。与此同时,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据此,提出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消除技术进步制约因素、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作为提升区域持续竞争优势的政策工具,区域发展平台方法近年来引起了国外创新学者的广泛关注,平台政策已对某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显著影响。旨在通过对国外平台政策研究的全面综述,为国内区域创新理论引入值得研究和探索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创新激励税收政策对于一国自主创新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国内外创新激励税收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其次分祈研究了我国现行创新激励税收政策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借鉴创新性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闽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阶段差异、资源配置效率、政策支持取向和创业模式等进行比较研究,井在对福建农民创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推进福建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民创业环境、创新福建省农民创业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创新集群,即创新性的产业集群,是由基于一定地域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专业科技服务机构等组成的,并能通过畅通的渠道聚集、开发、利用地域内外的各类创新资源,不断向外转移高新技术和推出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的网络系统。科学理解和全面把握创新集群的实践意义,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启示,从而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上海市发展创新性产业集群意义重大,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因此,培育和发展产业创新集群,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创新集群的促进机制,从政策型集群转化为效益型集群,着力发展创业型,原创型,高端型,服务型集群。  相似文献   

8.
吕毅 《经济师》2011,(9):55-5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干部创新能力是一种独立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做出新成果的能力。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干部创新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需要,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干部创新能力要通过优化创新环境,破解不敢创新问题;树立创新理念,破解不愿创新问题;加强学习培训,破解不会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9.
平台经济下垄断、竞争与创新之间的关联更加紧密、复杂,在数据等新的生产要素的推动下,平台企业的垄断-竞争-垄断周期更短,相应的治理方式也更具挑战性。平台经济下的垄断是一种竞争性垄断,是多维理论视角下的一种市场结构状态、过程与能力,是资本、技术、数据等多种生产要素积累、集中而形成的垄断过程,是一种具有高垄断性、高竞争性、高创新性的一种新的市场结构,是依托平台这一新的产业组织模式和数字技术优势而形成的竞争性、动态性、生态性的垄断能力。对平台经济中的垄断、竞争与创新问题,应坚持多元协同、包容创新、审慎监管的治理原则。应充分考虑平台企业垄断行为的复杂性和隐蔽性,结合市场环境进行适度干预,以数字化赋能快速响应新问题、新矛盾,兼顾治理风险与产业效率。  相似文献   

10.
根据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标准离差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进行综合评价,发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综合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具体看来,除民族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医疗水平等于全国平均水平外,教育、经济、法律法规、自然地理、人口等指标评价结果都不同程度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影响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效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业循环经济是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全新模式,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大部分在农村,他们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为指导,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面临的问题,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措施,以期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农村地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作为这些地区金融主体的农村金融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大农村的经济结构正在向产业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转型,中小企业比例日益增加,在民营经济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等外部环境建设和启动农村消费等方面迫切需要得到农村金融的有力支持。然而,农村金融机构在其支农服务体系、信贷投入能力、支付结算以及满足农村消费信贷等方面还不能很好地服务于转型地区经济发展。农村金融必须适应农村向城市化进程的要求在发展目标定位、金融体系组织构架、农村金融信用保障机制等方面,因地制宜,积极创新,实现自身与区域经济共进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3.
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是县级行政区划内的区域经济,党的“十六”大针对“三农”问题首次提出了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战略决策,县域经济的发展依赖于政府政策、资金、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诸多生产要素,而其中人力资源是最活跃、最积极、最重要的要素,我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承担着为县域经济发展培养专业实用人才的重担。因此,创新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既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创新的根本在于观念的创新、体制的创新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创新的原则是“实践第一”。  相似文献   

14.
李通 《经济视角》2010,(8):60-61
本文从"金融促农业"角度出发,力图找到以金融支持促进吉林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以金融网点覆盖面、金融生态状况、金融监管制度和金融产品种类为参照,分析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不足等突出矛盾,在贷款形式、抵押担保形式、金融产品创新、地方金融政策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主要功能变迁视角下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制度具备社会保障、生产要素和财产三种功能,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农村土地制度主要功能是不同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主要功能经历着从社会保障向生产要素的转化过程,当前城乡二元体制阻碍了农村土地生产要素功能的发挥.中国经济发展出现的转折性变化要求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以提高生产要素功能为主,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生产要素功能提高可以采取先农村宅基地、再集体建设用地、最后农业用地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金融促农业"角度出发,力图找到以金融支持促进吉林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以金融网点覆盖面、金融生态状况、金融监管制度和金融产品种类为参照,分析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不足等突出矛盾,在贷款形式、抵押担保形式、金融产品创新、地方金融政策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 一、我国生产要素跨地区流动和地区差别变化的现状生产要素的跨地区流动和地区差别变化的特点,是在其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的。决定我国未来的地区经济发展政策,必须以生产要素跨地区流动和地区差别变化的特点和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或价值判断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车德彬 《经济研究导刊》2014,(10):28+42-28,42
当前,随着中央惠农政策的不断落实,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然而,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这是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现实选择,是推进农村改革创新的实践要求,是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建设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破题之解.通过发展特色经济,可以使城市体系的经济扩散效应更好地被农村吸收,使农村的经济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在特色经济的联系和带动下,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互动,耦合城乡分离的地理二元结构,形成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最终解决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长期贫穷落后面貌,促进云南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是生产过程中能动的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些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农民的收入水平。然而,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不容乐观,文章分析了云南省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紧迫性,开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