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1994年推出重大改革措施的背景 1994年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关键的一年。1994年推出的财政、税收、金融、外汇等体制改革措施实施顺利,运行正常。构成新体制基本框架的这些重大宏观改革措施的顺利推出,标志着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有力地促进了国  相似文献   

2.
章贻孙  蔡瑞珍 《发展研究》1994,(12):25-26,14
1994年开始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范,是我国建立社会丰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力分配进行了较大调整,还涉及到各级财源体系和财力配置的重新部署。按照新体制,福建1994年的财政收入将有45%左右上划中央,其中预计收入增量也将随之上交中央约25%,而19921年必深的  相似文献   

3.
谭莹 《时代经贸》2012,(4):96-96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将我国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进行了划分,并与财权分配相结合,初步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间关系基本框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一轮财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要以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为切入点,推动支出体制与收入体制联动改革,健全各级政府事权及“支出责任与财力匹配、与财权相适应”的新体制。本文主要从财政支出结构的角度对我国政府问财权与事权划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二者优化配置的建议及设想。  相似文献   

4.
90年代是构建农村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关键时期,改革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改革的任务也更加艰巨,为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健康地推向前进,必须适时实现改革战略的历史性转变。 1.改革的重点由微观经济基础的构造转向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构建新体制。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到1984年,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农村已经普遍确立。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打破了“政社合一”、“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旧体制,从而也就从根本上动摇了以指令性计划为主要内容的宏观调控体制,为新体制的成长开辟了广阔的  相似文献   

5.
《新经济》1995,(11):70-71
近期,关于“特区之特”的争论风云再起。这次讨论的焦点是“特区怎样特下去”,主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下,是否还需要特区,怎样发挥特区的特殊作用?在中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今天,这一敏感问题备受传媒关注。新近出版的《瞭望》第41期刊登了记者专稿,就论争的各个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报道。据该报道称,这场争论有其特殊的背景。自去年以来,中国的改革进入“制度创新”时代,推出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为目标的一系列宏观经济制度。这就在客观上要求经济特区从创办时的“旧体制外”走入“新体制内”,原来实行的某些特殊政策势必淡化以至减少。正在制定的“九五”计划其主旋律之一就是要解决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之间日益扩大的差距问题。在这样大背景下,出现“特区应不应该特”、“特区怎样特”之争是自然的,现将《瞭望》文章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6.
苏明 《经济纵横》1996,(1):24-30
“九五”期间财税改革的若干问题苏明“九五”时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关键时期,作为经济体制重要组成部分的财税体制,如何在1994年财税改革的基础上,针对现存矛盾和问题,进一步迈出改革的新步伐,从而建立起更加完备的、适应市场经...  相似文献   

7.
中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10年回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自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以来,迄今已有10年。在这10年中,作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财政体制经历了重大的改革与调整。1994年实行分税制,标志着财政改革终于从“行政性分权”走向“经济性分权”,开始形成我国分税分  相似文献   

8.
康承 《经济前沿》2002,(8):63-64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过程中,由于新旧体制的转换,传统体制和传统观念与现代企业制度难免会发生冲突。在旧的体制下,国有资产产权不清、权责不明、政企不分、监督不力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使国有企业效益下降,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也较为普遍。而市场经济新体制刚刚建立,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在“金钱万能”、“一切向钱看”等腐朽观念驱使下,少数国有企业存在着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权物交易等腐败现象。这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也损害了党和干部在  相似文献   

9.
宋建鸣 《江南论坛》2002,(12):35-35,38
本文针对当前村民自治实践中的乡镇政府和村委会、以及村自治组织和村民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一、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关系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取消了人民公社体制,建立了乡政村治的新体制,乡镇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关系由“领导”关系转变为“指导”关系,经过2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并进一步阐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新经济体制的运行模式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至此,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了明确的目标,这就是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根据我的理解,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也就是要使中国的经济从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的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旧体制,转变为商品货币化的新体制;从采用行政化的指令性计划调节生产与流通,对社会资源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