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聂英  董娜 《经济经纬》2015,(2):133-137
近几年来,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已经超出了居民的可忍受程度。房地产价格严重偏离其均衡价格水平,会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笔者首先分析了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成因及危害,然后通过指标法、因素回归法和局部均衡法测度了2004年以来中国内陆各地区的房地产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情况,研究发现:2004年~2013年中国房价呈现直线上涨趋势,房价在地区间存在集聚自相关效应。房价高的东部沿海地区比房价低的中西部地区偏离均衡水平程度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2.
李君华 《经济学》2009,(2):787-812
为了解释经济发展、地区分工和产业集聚这一共生现象,本文设计了一个引入运输成本、专业化经济、学习效应和拥挤性的两地区两产品模型。模型显示了生产一消费一般均衡从地区之间没有分工到完全专业化的演进过程。通常,在上面提到的两个稳定均衡之间,还存在一个非稳定的内点均衡。一旦经济从上一个稳定均衡跳到并偏离带有临界规模专业生产人数的非稳定均衡,生产系统就进入了一个持续的转移动态过程,直到下一个稳定均衡。  相似文献   

3.
本文描述了一个内生决定劳动力市场中工资分布的非Walras均衡性模型,厂商对失业工人和在职工人跳槽提供不同的工资,在所有工人同质的情况下,得出均衡的工资分布为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之间的一个均匀分布,同时工人的保留工资和最高工资被内生决定。最后讨论了参数对保留工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汇率决定的资产市场方法为基础,通过实际汇率和外汇储备资产规模变化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ECM),本文对1994—2007年人民币市场均衡汇率进行估算。估算结果显示,1994年以来,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市场均衡汇率没有太大偏离。2005年7月以来,市场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随着“小步微调”的改革方式进一步强化,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市场均衡汇率的偏离水平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作为过渡措施,应采用目标区汇率制度,将外汇储备增减幅度作为调整汇率目标区范围的一个参考标准,推动人民币汇率向均衡水平靠拢。  相似文献   

5.
学习效应、拥挤性、地区的分工和集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释经济发展、地区分工和产业集聚这一共生现象,本文设计了一个引入运输成本、专业化经济、学习效应和拥挤性的两地区两产品模型。模型显示了生产消费一般均衡从地区之间没有分工到完全专业化的演进过程。通常,在上面提到的两个稳定均衡之间,还存在一个非稳定的内点均衡。一旦经济从上一个稳定均衡跳到并偏离带有临界规模专业生产人数的非稳定均衡,生产系统就进入了一个持续的转移动态过程,直到下一个稳定均衡。  相似文献   

6.
结合东亚经济体金融自由化程度的差异,构建计量模型系统研究了东亚各国(地区)与美国非抵补利率平价的长、短期成立条件、长期均衡水平及动态调整速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东亚对外金融一体化及其动态变化.结论是:东亚经济体与美国的非抵补利率平价短期不成立,长期成立但存在偏离;金融自由化差异会部分影响对外一体化程度;金融合作和金融开放可以显著促进金融一体化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工资市场定位理论——资本主义市场均衡工资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工资市场定位理论阐明劳动力价值范畴的市场形成机制,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市场运行必然将工资定位在劳动力价值水平,从而保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马克思首先是从资本积累,也就是投资,与市场工资的关系来讨论这个问题的。投资与市场工资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市场均衡工资。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主义经济中必然会出现相对人口过剩的现象。相对人口过剩成为工资市场运行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市场均衡工资必然定位在劳动力价格(价值)水平上。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化水平与房地产价格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石清  朱玉林 《经济问题》2008,341(1):47-49
运用协整分析方法与误差纠正模型,考察了1991~2005年中国房地产价格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中国房地产价格上升的原因;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与中国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正向变动关系;短期来看,均衡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较慢.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相关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台湾对大陆的直接投资与两岸贸易均取得长足发展。本文运用协整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1989—2009年台湾对大陆直接投资与两岸进出口贸易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以及相应的短期偏离调整机制。结果表明台湾对大陆直接投资与两岸贸易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短期内台湾对大陆直接投资与大陆对台湾出口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较快,而台湾对大陆直接投资与大陆自台湾进口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则极为缓慢。  相似文献   

10.
传统货币政策框架所定义的最优货币政策是围绕中央银行二次型损失函数展开的。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货币政策是否最优的重要标准是能否使经济趋于理性预期均衡水平。本文从这一视角出发,进一步探讨中央银行与公众间不同策略互动如何导致实际经济偏离理性预期均衡水平。首先,在新凯恩斯模型框架内,对理性预期假设进行适当放松,通过引入适应性学习刻画宏观经济预期形成过程。其次,通过动态数值模拟,计算不同货币政策目标制下实际经济对均衡水平的偏离程度以及相应的均值和波动水平。最后,分析并甄选我国最优货币政策框架。本文发现,灵活通货膨胀目标制和混合名义收入目标制均可成为我国最优货币政策的有效实现形式,可促进经济平稳、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寻找有效的金融支持路径对我国风电产业突破技术瓶颈具有重要意义。以风电产业为研究对象,建立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分析金融支持与技术创新间的长期及短期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应用典型相关分析对金融支持与技术创新的具体关系进行讨论。研究表明:金融支持与技术创新间存在长期正向均衡关系,当技术创新水平偏离均衡状态时,误差修正项的反向修正机制可使其恢复到长期均衡;政府补贴对代表技术创新产出的专利数有正向推动作用,银行信贷额对研发支出和固定资产投入具有正向推动作用,股票市场对技术创新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养老保险事业改革的不断推进,统筹层次不断提高和覆盖范围的逐渐扩大,养老保险制度会对宏观经济的均衡工资率水平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是亟待研究的重大问题.本文选择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在1997年和2005年的改革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一般均衡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险改革对工资总额增长率的影响,并结合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客观全面地评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工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结论为:1997年的改革提高了缴费率水平.降低了国有企业的工资总额增长率;而2005年的改革加大了养老金计发工资基数的激励系数,提高了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的增长率.  相似文献   

13.
持续发展中代际财富转移简单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代际均衡发展是持续发展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中代际财富转移和贴现率应用是其核心内容。本文探讨了一个代际财富转移的简单模型,并采用人们熟悉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形式表达。模型的敏感因素为利息率、工资和自然资源价格,并且是由代际间的跨代收入分配决定的。贴现率等于同期利息率,其水平是变动的。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认为,一国货币汇率的衡水平是由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和货币相对供求等决定的。大多数实证研究表明,这些均衡汇率理论只是强调单一因素,同现实相距甚远。本文构建了多因素国际竞争力平价模型,认为均衡实际汇率随着国际竞争力的相对变化而变化,国际竞争力相对提高,该国货币升值,反之则反之。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多因素中构造国际竞争力这个指标,实证研究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国际竞争力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然后再基于这个协整关系式计算人民币的均衡实际有效汇率,并据以判断人民币汇率偏离均衡水平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均衡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群勇 《当代财经》2004,(11):92-95
本文利用中国进出口的季度数据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进出口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了长期贸易均衡约束对进出口短期动态调整的约束作用,从而对我国长期以来的贸易政策进行了数量上的论证。结果发现,中国进出口额虽然在短期出现过较大程度的偏离,但在长期内仍然维持着均衡关系;当进出口偏离二者的长期均衡关系时,进出口几乎以相同的速度对这种偏离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16.
基于古典主义思想对于劳动与资本这一经济运行核心关系的论述,本文对Goodwin周期模型进行了重构,构建一个由工资份额与资本存量组成的二维古典经济周期波动模型.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均衡状态为非稳定焦点均衡,一旦脱离均衡点,经济将在工资份额与资本存量相互作用的驱动下围绕均衡点做周期性波动,且波动的幅度逐步加大.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工资性收入与资本性收入即资本存量之间比例结构的波动.  相似文献   

17.
张利风 《经济学》2006,5(2):449-466
从信息的知识性出发,本文由知识损耗模型推出信息损耗存在模型和信息损耗影响模型,并引入时间因素,对模型进行了动态分析,得出基本结论:在企业员工交替中存在信息损耗;信息损耗的存在使得企业对新雇员实行试用期是必要的;信息损耗的存在使企业中的工作人员提高了同企业的谈判能力,使他们获得的工资可能高于市场的均衡水平。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利用2000-2006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对中国省会与非省会城市之间的工资溢价效应进行研究.借助OLS基准模型发现,具有相似特征的工人,在省会城市工作获得的工资比在非省会城市平均高出14%.运用MundlakChamberlain随机效应模型,控制城市的生活成本,上述省会城市的工资溢价至少减少至7%,因此省会城市的工资溢价部分体现为对较高水平人力资本的回报.余下的工资溢价随着模型加入通勤时间而消失,这一结果和城市经济学空间均衡理论的预测相一致,并确定了省会城市聚集经济效应的存在.考虑到我国近年来工资收入差距的扩大,文章将研究扩展到工资分位数的研究,处于较高工资区间的工人明显享受到更多省会城市带来的优势.这些结果突出了城市劳动力市场微观层面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我国不完全的劳动市场,建立了一个短视一搜寻模型,目的是要说明,第一,虽然政府直接干预下的就业率高于无政府干预的劳动市场的均衡就业率,但是后者的社会总福利水平高于前者,而且,无政府干预情形下失业者的福利水平不会低于政府干预时在低工资岗位上的就业者的福利水平.这说明政府直接干预劳动市场虽然有可能降低失业率,但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福利损失,也不利于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福利水平.第二,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以及地方保护政策妨碍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造成城市居民一般占据了工资较高的岗位,农村居民一般只能找到工资较低的岗位.这种匹配过程达到的劳动市场均衡,虽然有可能最大限度降低城镇失业率,但不是使得全国总失业率最低的均衡.  相似文献   

20.
刘金全  佟新华 《经济学动态》2005,(10):0-54,F0003
各种经济变量的“自然率”水平是十分重要的概念,宏观经济学理论中也有大量“自然率”命题,例如“自然增长率”、“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利率”等(Blanchard and Fisher,1989)。现代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都将“自然率”水平的度量和检验放在了核心位置,将经济运行与“自然率”水平的偏离,不仅作为经济波动程度的重要标志,也作为经济偏离均衡状态的指标,更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