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具有政治关联的亏损上市公司通常利用与政府之间的联系,通过补贴收入方式较快扭转亏损,同时引起投资效率发生变动。本文以2008—2011年我国沪深两市的扭亏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政治关联、补贴收入与公司投资效率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政治关联与关联类型对获取亏损补贴收入及获取补贴程度有显著影响;通过补贴方式扭转亏损会导致上市公司投资规模扩大,容易出现过度投资行为,降低投资效率;政治关联的存在会导致扭亏公司投资不足。  相似文献   

2.
以2010-2011年创业板上市民营企业为样本,通过企业政治关联这一研究视角,实证研究了政府补贴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具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虽然可以获得更多的政府补贴收入,但其技术创新投入反而少于没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因此政府补贴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显著;而没有政治关联的企业,政府补贴才会对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2009-2011年沪、深两市A股835个样本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上市公司政治关联性与获取政府研发补贴收入能力和研发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相对于没有政治关联的上市公司,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政府研发创新补贴;上市公司的政治关联度降低了研发创新强度,提升了研发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4.
预算软约束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阻碍因素,并影响经济转型期的政企、银企关系,而政府对于债务的软预算约束是企业信贷违约的原因之一,根据企业还贷过程中相关利益者的相互博弈,建立一个企业、银行、政府之间三方博弈模型来分析它们之间的行为及其目标差异对企业信贷违约的影响。模型分析表明:政府出于政治和经济利益的考虑,通过补贴银行和企业来实施对企业还贷的软预算约束,而银行在衡量了政府补贴和清算得失之后有可能对企业再贷款。解决预算软约束和企业信贷违约的关键在于"政府、银行、企业"之间的关系处理,企业完全按市场化运作,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让政府从企业中逐步退出,硬化企业的预算约束环境,从而降低企业的信贷违约的概率。  相似文献   

5.
创新投资是中小民企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其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主要驱动力。以深圳证劵交易所中小板民营企业为样本,对政府补贴和银行贷款与中小民企创新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单纯依靠政府补贴和通过政治关联获取的政府补贴显著促进了中小民企的创新投资;单纯依靠银行贷款对创新投资的影响不显著,而通过政治关联获取的银行贷款对创新投资的影响是负向的。因此,依靠信贷融资促进中小民企创新投资是不现实的,政府应加大对中小民企创新的扶持力度,并提高创新补贴效率。  相似文献   

6.
创新投资是中小民企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其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主要驱动力。以深圳证劵交易所中小板民营企业为样本,对政府补贴和银行贷款与中小民企创新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单纯依靠政府补贴和通过政治关联获取的政府补贴显著促进了中小民企的创新投资;单纯依靠银行贷款对创新投资的影响不显著,而通过政治关联获取的银行贷款对创新投资的影响是负向的。因此,依靠信贷融资促进中小民企创新投资是不现实的,政府应加大对中小民企创新的扶持力度,并提高创新补贴效率。  相似文献   

7.
合理配置风险是解决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担保融资困境的有效途径。目前,各地政府对企业补贴采取的风险再配置政策并未改变银行的贷款偏好,而将对企业补贴改为对银行补贴的风险配置政策同样令人担忧。经济学原理表明,利益主体的行为取决于其对效益与成本的衡量,风险配置政策应首先基于对该原理的考量。依据不完全契约理论,有些行动和相应的经济后果必须通过事后再谈判解决。因此,风险配置政策要从根本上保障对银行的事后风险补偿,就必须依据对各契约主体的利益考量进行相应的风险配置。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我国2013-2019年的407家战略性新兴企业为样本,构建了一个三维交互调节效应模型,对政府补贴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企业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考虑了财务冗余和环境不确定性对政策效果的调节作用.结果 表明,政府补贴能够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的创新投入与产出;财务冗余对政府补贴与战略性新兴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二者间关系...  相似文献   

9.
熊家财 《金融评论》2012,(4):107-117,126
本文对近年来企业政治关联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综述了政治关联的内涵、政治关联的理论逻辑、政治关联如何影响企业价值和企业行为等问题.发现企业政治关联会形成非正式制度替代,保护企业产权,带来寻租收益,也使企业承担了政府的寻租成本,进而会影响企业融资、投资和财务审计等行为。未来,合理地度量政治关联、考察企业性质对政治关联的影响、考察政治关联与法律等正式制度以及其他非正式制度之间的关系、从宏观层面考察政治关联与资源配置的关系,将成为政治关联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彭红枫  张韦华  张晓 《技术经济》2013,(8):87-94,124
以2001—2011年我国237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政治关联和银行关系对其银行贷款可获得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所有的上市企业而言,政治关联和银行关系均有助于增强其银行贷款的可获得性,但同时具有两种关系反而不利于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建立政治关联或银行关系均有利于其获得长期贷款,但对短期贷款的获得没有显著影响;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政治关联有利于其获得长期借款,银行关系能显著增强其获得短期贷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新常态下创新驱动的引擎产业——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面板向量自回归方法将政府的直接补贴、税收优惠与企业的资本、人员投入及创新收益同时纳入系统框架,研究政府R&D补贴政策与企业创新行为决策之间的双向动态耦合关系,然后基于动态面板门限回归研究企业创新收益与两类R&D补贴政策间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并以理论模型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分析直接补贴与税收优惠影响高技术企业创新的机理及作用效果。研究证实企业增加创新投入是提高创新收益的根本原因;R&D补贴对企业资本投入的“挤入作用”并不明显,但税收优惠能有效激励高技术企业在人员方面的投入;政府“低补贴、低优惠”的双低策略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收益。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政府和银行的角度分别建立了纯战略纳什均衡、混合战略纳什均衡、不完全信息贝叶斯均衡这三种博弈模型,尝试揭示政府与银行之间的利益关系,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通过探讨发现政府与银行之间的均衡主要与双方各自的利益关系有关。影响因素主要有政府的监督成本,政府对实施绿色信贷的银行的补贴以及对未实施绿色信贷的银行的惩罚。政府监督成本越高,监督的积极性就越低,对实施绿色信贷的银行补贴越多,不实施绿色信贷银行惩罚越重,银行就越有积极性实施绿色信贷。银行实施绿色信贷获得的无形收益、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时的损失以及银行实施非绿色信贷时的利息收入。这几个因素对绿色信贷的实施情况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以中国2002-2010年沪深A股的非金融类ST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政治关联、银行关系对财务困境公司获得银行贷款以及摆脱财务困境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财务困境公司的银行关系能显著地帮助其获得银行贷款,而政治关联对其获得银行贷款的效果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政治关联和银行关系都能有助于ST公司摆脱财务困境,但这种影响却因企业性质而存在差异,对于国有困境企业来说,仅有政治关联帮助公司摆脱财务困境的效果显著,而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银行关系相对于政治关联是一种更普遍和有效的非正式关系.  相似文献   

14.
政府研发补贴政策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冯振中  吴斌 《技术经济》2008,27(9):26-29
基于博弈的视角,分析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政府研发补贴政策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政府能够识别企业研发行为“真伪”的甄别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政府研发补贴政策可以降低企业研发活动的成本,起到激励企业投资于研发活动的效果;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伪研发”行为的稽查和处罚力度,以提高政府研发补贴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政府补贴如何高效激励企业创新产出是当前的重要课题。基于补贴强度异质性视角,以2012—2018年我国资源型上市公司经验数据为观测对象,利用门限回归模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等计量方法,实证检验政府补贴强度对资源型企业实质性创新产出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资源型企业实质性创新产出的门限效应显著,存在补贴强度的最优区间。但基于企业政治关联异质性的分析表明,补贴的最优区间在国有企业、具备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和不具备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中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补贴主要通过提升企业创新意愿和能力,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度,进而提升实质性创新产出,但目前资源型企业创新成果还未能普遍实现经济价值转化。  相似文献   

16.
主要探讨政府研发补贴与非研发补贴“光环效应”对企业外部融资的影响,以及专利强度在二者间的调节作用。通过对中国2008-2018年228家新能源企业数据进行研究,结果发现:①政府研发和非研发补贴对企业外部融资有正向影响,即政府通过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产生光环效应,增加企业获取外部融资的机会;②专利强度显著正向调节政府研发和非研发补贴与企业长短期债务融资的关系,而对企业获得股权融资则无显著影响,即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在决定是否对企业进行投资时更关注企业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利用江苏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对政府财政激励、资源能力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财政激励、资源能力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税收减免类政策激励效果优于补贴类政策效果,并且这种影响效应在"国有企业组"表现尤为明显。因此,强化企业自身竞争力,调整和完善财政激励方式和激励对象,这将是增强企业创新行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十二五"期间中国信息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所有制和企业规模下政府补贴对高技术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前补贴政策对技术创新的总体促进效率仍待提高:所有制性质显著调节政府补贴的绩效,激励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而对民营企业起挤出作用;企业规模对政府补贴与创新投入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所有制性质和企业规模对政府补贴与创新投入的关系起联合调节作用,政府补贴对大规模国企的促进作用最强,而对中小民营企业促进作用最弱。  相似文献   

19.
科技创新体系绩效不仅取决于单项政策效果,更取决于政策间的组合效应。运用两组案例,从政策过程视角对R&D补贴与商前采购(PCP)的项目筛选机制和项目管理机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PCP与R&D补贴同时存在互补和互替关系。作为一种新兴创新政策工具,PCP不仅同样具备缓解研发融资约束的功能,还存在两个方面的潜在优势:一是有利于采购方发挥需求信息和应用环境信息方面的优势;二是在政策执行机制上更加精准,特别适用于实现“点的突破”。积极引入新工具扩充创新政策“工具箱”,在认清工具属性基础上,发挥各种工具的独特优势,对优化创新政策组合设计,提升科技创新体系绩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如何对补贴进行结构性优化,以更好发挥政府补贴的精准性及创新激励效应是迫切需要回应的重大问题,同时,企业创新活动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也表现出异质性。文章选取2010-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合企业生命周期发展阶段性特征,对政府补贴和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1)补贴对成长期企业的创新具有显著激励效果,对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创新无显著正向影响;(2)补贴对成长期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通过直接资源补充和间接信号传递机制实现;(3)补贴没有提升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的内部研发意愿,这解释了补贴无法促进成熟期、衰退期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以及外源性融资增加无法转化为衰退期企业研发投入的内在原因。研究结论具有如下政策含义:政府在制定补贴政策时,为了精准发挥补贴的创新效应,需要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特点对补贴的介入与退出机制进行结构性优化。对成长期企业进行补贴倾斜能更好地发挥创新激励作用,一旦企业步入成熟期和衰退期,政府需要考虑非研发类补贴的退坡,以集中资源聚焦创新扶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