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国有股问题作为我国证券市场的重大遗留问题和不规范之处,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本文对辽宁省上市公司2005年6月30日的股权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辽宁省上市公司同样具有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特点.从国有股不流通的众多弊端来看,辽宁省国有股减持是一种必要的选择.出于笔者个人的观点,本文没有将目光投向减持方案设计上,而是从国有股减持的方向和总体思路入手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内刊视点     
《经济》2002,(7)
国务院停止减持国有股 6月23日 新华网 国务院决定,除企业海外发行上市外,对国内上市公司停止执行《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关于利用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的规定,并不再出台具体实施办法。财政部和证监会发言人指出,国有股减持的方向是正确的,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制定  相似文献   

3.
<正> 国际社会对国有股出售的叫法并不一致,有的叫私有化,如俄罗斯,有的叫做民营化,如英国。OECD认为,国有股流通是一种官方释股行为,国有企业上市过程就是国有企业民营化过程。尽管各国对国有股出售的叫法不完全一样,但目标基本相同,即都是通过转让国有股权改进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向本国居民或者其他投资者提供获取国有股权的机会,以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因此,本文中的民营化、私有化和国有股流通(出售)含义相同。国有股退出有两种基本的思路:一是减持国有股,二是国有股全部退出现有企业。上市流通是国有股减持的手段之一,但是减持国有股并不是一定要求将国有股上市流通不可。国有股流通一般涉及到  相似文献   

4.
国有股减持的可选择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信为国有股减持有三种思路:国有股流通、国有转让和注销。针对不同的国有股减持思路,目前学术界、决策层已经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减持方案,但这些方案,即便是曾被市场公认为最好的国有股配售,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国有股减持的进程也因此受阻。本重点构架了三种国有股减持的可选择方案:股份回购与配股相结合、股份回购与增发新股相结合和国有股有条件折股上市,它们都具有较强的市场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经济》2001,(7)
国务院发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办法》明确规定,国有股减持主要采取国有股存量发行的方式。凡国家拥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境外上市的公司)向公共投资者首次发行和增发  相似文献   

6.
国有股减持的是是非非——与王国刚研究员对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6月23日,国务院决定,除企业海外发行上市外,对国内上市公司停止执行《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关于利用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的规定,并不再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减持国有股政策从实施到停止,表现出了两大特点:一是时间短。从2001年6月12日国务院出台国有股减持政策,到现在停止执行,只有短短的一年。实际上,早在2001年10月22日,中国证监会就出台了暂停国有股减持的政策。现在来看这个暂停日就成了停止日,如果以此来计算,国有股减持政策实施的时间就更短。二是影响大。国有股减持与否,都会引起中国股市的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7.
我国股市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国有股一般独大导致上市企业治理结构不健全,股票不能实现全流通。国有股减持问题一直是业界和管理部门关注的问题,本文从股转债的角度提出国有股减持的办法,并提出相应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8.
一、停止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是市场内在动力作用下的政策回归 持续一年多的国有股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减持的悬案在6月23日尘埃落定,国务院决定,除企业海外上市外,对国内上市公司停止执  相似文献   

9.
混合所有制公司中的国有股权——论国有股减持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本文通过回答以下问题来建立国有股减持的理论基础 :国有股权在混合所有制公司中的作用是什么 ,以及国有股权比重应该如何调整。以截止 1 998年底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 ,我们首次考虑了股权结构内生性可能 ,以及公司上市时 ,政府在决定国有股权比重过程中面临的逆向选择问题 ,即在上市前业绩较差的公司 ,由于其较差的初始业绩导致较低的可流通股发行额度 ,政府不得不保留更多的国有股 ,从而表现为上市前业绩越差 ,上市时国有股权比重越高的反向关系。给定中国上市公司面临的独特制度环境 ,我们有以下发现 :( 1 )公司上市后 ,国有股股东有助于改善公司业绩 ;( 2 )公司上市时 ,政府在决定国有股权比重过程中确实存在着逆向选择问题 ;( 3 )公司上市后 ,国有股权比重内生决定于公司利润最大化过程 ,上市后的业绩越差 ,国有股比例越低。分析结果的政策含义在于 :政府减持国有股不能“一刀切” ,而应以公司业绩为依据 ,首先在上市后业绩较差的公司进行减持。  相似文献   

10.
陈颜 《经济师》2001,(11):107-108
由于历史原因 ,中国证券市场只有 5家上市公司的股份是全部流通的。其余上市公司股权中 ,约 1/3是流通股 ,2 /3的国有股和法人股是非流通的。如何顺利地解决国有股和法人股上市流通的问题 ,已成为管理层和投资者都密切关注的问题。文章全面分析了国有股减持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并着重对当前经济形势下国有股减持的相关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国有股减持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股市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投资者不接受国有股减持方案的原因,提出以可转债形式减持国有股,并给出了可转债减持国有股的优点,并提出了利用可转债减持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张作民 《经济师》2002,(6):8-9,23
文章分析了国有股减持暂停的原因。指出国有股减持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环节 ,势在必行。为以后国有股减持能顺利进行 ,提出了设立国有股市场的方案和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3.
国有股减持的现实目标:补充社保基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通 《经济师》2002,(1):26-27
国有股减持必须立足于资本市场的现状 ,国有股减持目标的扩大化容易阻碍国有股减持的顺利进行 ,贻误国有股减持的时机。文章认为 ,把国有股减持的现实目标界定为补充社保基金 ,不仅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国有股减持的意图和意义,减持过程中要关注国有股减持的风险,并提出国有股减持相关的稳定机制,以使国有股减持达到最低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余秀荣  余波 《经济师》2001,(11):113-113,120
文章深入分析了国有股减持的原因 ,指出国有股减持方式设计应围绕国有股减持的出发点进行 ,并比较了国有股减持的方式回购、配售、股权转债权的条件 ,进一步提出了两种新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的行业次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势在必行,但国有股减持的合理行业次序,是国有股减持系统工程的产业指向,同时也是国有经济战略性布局能否优化的重要保障。在指明国有股减持行业次序研究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本文深入分析了国有股行业分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创新性地提出了现阶段可行的国有股减持的行业次序。  相似文献   

17.
依据现有政治法律制度和经济条件,首先,应当公开披露国有股减持的必要信息,尽快制定减持的基本方针和计划,以稳定市场,增强投资者信心。比如可以明确国有股数量居前50位上市公司的减持问题,以保证50%左右的国有股基本稳定,从而稳定整个市场。其次,在减持模式选择上,应该以私下市场模式为主,但必须进行公开市场的局部试点,以期形成较为成熟的流通模式。最后,在利用私下市场模式过程中,应该充分发展控制权市场,将国有股减持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善结合起来,提高公司质量,为后续的上市流通奠定基础。公开市场模式应该以配售和送股为突破口,并鼓…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的难点是:(1)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各方利益的分配。国有股减持问题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但最主要的是国有股股东(即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与流通股股东(即股民群体)的利益关系。国有股减持方案既要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又要保障流通股股东的合法利益,既要照顾到他们的短期利益,又要兼顾到他们的长期利益,这是国有股减持的难点之一。(2)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的数量。目前国有股股东套现动力比较大,如果按照国有股股东的意愿,国有股减持的数量肯定比较大,这么大的减持数量将对市场产生很大冲击,所以,在方案中要使国有股股东…  相似文献   

19.
汪玲 《经济导刊》2002,(5):54-60
2001是我国证券市场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证券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证券市场市场化的法规和政策,其中影响最大、意义最为深远的莫过于国有股减持方案的推出与实施。在2000年6月22日起执行的国有股减持办法被暂停执行之后,证监会公开向社会征集国有股减持方案,力图经社会各界“合意”来寻求成本最小、成效最好的减持方案和设计。对国有股减持方案的讨论如火如荼地持续进行,经济理论界和金融证券界对国有股减持的市场影响、总体方案、减持原则及减持价格等生要问题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我国国有股减持为背景,深入地分析了国有股减持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有股减持应注意的问题和采取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