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代理理论的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机制内生于公司治理机制,委托代理关系问题是公司治理问题的一个部分。由于这种代理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不同,所以这种代理关系会对会计信息的披露有制约和影响。本文从委托代理关系的理论角度来研究会计信息披露机制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徐晞  斗民强 《生产力研究》2008,(22):138-141
文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问责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系统探讨了公司治理与非营利组织法人治理在理论基础上的联系与区别。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看,前者体现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的委托代理关系,后者则体现了所有权、经营权和受益权"三权分离"的委托代理关系,更具复杂性;从问责理论分析看,前者强调垂直问责关系,而后者更突出水平问责关系;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看,前者体现了二元所有观的公司社会责任,后者则体现了更具强制性的公共责任;从人力资本理论分析看,前者突显了物质报酬的显性激励方式,后者则突显非物质报酬的隐性激励方式。  相似文献   

3.
代理理论与公司治理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委托-代理理论是目前公司治理研究中的主流分析框架,也是指导现实实践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据.传统委托-代理理论所关注的是如何缓解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但是现实实践表明,公司治理中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也存在着隐性代理关系.本文就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中的发展过程及逻辑进行了总结,并对代理理论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委托与代理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野 《经济问题》2006,(12):55-5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从经济学的角度,用委托——代理理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进而认为,为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应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设计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5.
风险投资体系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形成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能否顺利运作是决定风险投资成败的关键,然而该领域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远较一般行业严重,从而使其间形成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性.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可以达成一系列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和制度安排,博弈各方都要严格遵守,这种合作博弈可以使各方均有持续、稳定的收益,达成不完全信息博弈的合作共赢,从而有效抑制双重委托代理风险.  相似文献   

6.
尤琳 《当代经济》2021,(11):37-42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需要从根子上理顺军民融合各主体在军民融合中的基本利益关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利益驱动要求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激励机制.从系统观角度研究军民融合激励实施,不难发现,军民融合激励属于典型的组织激励范畴.在"模糊共识"的军民融合组织激励目标引导下,现有军民融合治理体系下各类融合主体分属不同层级,纵向治理的"条条"上,上下级主体利益目标不一致,横向治理的"块块"中,各融合主体利益异质,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跨层级军民融合治理架构.从组织激励角度出发,通盘设计我国跨层级军民融合组织激励的总体框架,横向治理层面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机制设计的重点着眼于解决横向治理的"块块"中各融合主体因利益异质而导致的横向利益分配冲突问题,纵向治理层面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机制设计的重点着眼于解决纵向治理的"条条"上,下级主体与上级主体利益目标不一致问题.  相似文献   

7.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委托代理问题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经济学中很重要的理论问题,该理论研究特定经济关系的双方之间的动态博弈问题。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人或一些人委托其他人根据委托人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应的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的契约关系。在委托代理框架下研究适合于代理人的激励机制也是现代企业理论特别是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前沿问题,也是企业管理实践中人们一直探索的重要内容。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效用函数经常不一致、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存在着对工作的详细信息、代理人的能力的信息不对称,因此使得度量代理人业绩的成本昂贵。所…  相似文献   

8.
陈冬林  王锐  李丽颖 《当代经济》2009,(19):166-168
在中国银联电子支付模式下,客户、商业银行和中国银联之间存在两级委托代理利益博弈关系.本文在分析中国银联电子支付模式的基础上,运用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构建了参与方之间的两级委托代理模型.通过深入讨论两级委托代理模型中各方利益的内在联系,使委托方能合理的制定收益分成比例的激励政策,以激励代理方更加努力工作,提高客户获得的服务效用以及商业银行和中国银联的收益,进而促进中国银联公司技术手段、管理策略、规章制度的不断改进与完善,为当今电子支付资源的统筹、参与者业务活动的协同以及整个电子支付环境的和谐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透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公司治理结构是由公司的法律地位、产权结构和多元利益主体结构所决定的,其中公司的产权结构起着决定性作用。从治理结构内部制衡关系分析,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实质上是一种信任托管关系,董事会与公司经理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而监事会与董事会及经理之间又是一种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从外部制衡机制分析,证券市场、职业经理人市场、政府的经营管制等都会施加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公司治理与企业内生风险的关系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中就如何处理委托代理关系最重要的实现形式。委托人(所有者)和代理人(经理人)之间既需要合作又存在冲突的现实情况,为“没有显著控制权的所有权和没有显著所有权的控制”命题成为公司治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寻找到逻辑支撑。传统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框架中,委托人作为“强势群体”;而代理人作为“弱势群体”,却拥有“没有显著所有权的控制”,多数学者认为: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效应函数)经常不一致,在委托人看来,代理人做出的决策不是最优的,除非委托人能有效地约束代理人,因此需要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一种制衡机制,协调彼此的责、权、利关系。基于这种认识,委托代理理论主要从解决信息不对称、搭便车和信号显示等方面解释了代理成本的节省和分担问题,从而从理论上为委托代理关系投资进行了成本收益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在国有企业的逐步建立和规范,国有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委托-代理的契约关系,作为代理方的经营者为了谋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损害委托人利益的道德风险现象日益突出.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对国有企业经营者道德风险的表现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认为要有效防范此风险需从强化监督力度、健全激励机制、加快职业化进程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提出了公司制企业"两权分离"的著名命题.而新制度经济学家通过对公司产权的分解与剖析,指出应当通过剩余控制权分配从而实现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事前的制度安排.基于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使得理论界对公司治理问题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现代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出发,对现代公司治理的发展渊源及理论基础进行简要回顾和分析,进而说明治理结构与机制的设计则重在对各利益相关者做出相关制度安排,以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寻求利益均衡.  相似文献   

13.
我国风险投资中委托-代理风险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险投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会形成两层委托代理关系,因此会产生相应的风险。风险投资的有效率运作,必须以对这种风险进行很好地控制为前提。本文对风险投资委托代理链中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本文提出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实德投资减持大元股份"事件表明将关注焦点集中干资本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问题的公司治理理论难以对我国公司治理现实中的一些现象进行有效解释,因而需要从企业各缔约方对控制权要求的更广阔的视角研究公司治理.其中.在管理控制方面,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形成了委托一代理关系,并存在着严重的代理问题.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大股东的寻租行为会对小股东收益、资本市场发展、收入分配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股东内部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关系应当成为公司治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贺琼  王磊 《当代经济》2006,(17):91-92
一、引言 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经济学中很重要的理论问题,该理论研究特定经济关系的双方之间的动态博弈问题.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人或一些人委托其他人根据委托人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应的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的契约关系.在委托代理框架下研究适合于代理人的激励机制也是现代企业理论特别是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前沿问题,也是企业管理实践中人们一直探索的重要内容.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效用函数经常不一致、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存在着对工作的详细信息、代理人的能力的信息不对称,因此使得度量代理人业绩的成本昂贵.所以,除非委托人能有效地约束代理人,否则代理人做出的决策通常不是最优的,这就有可能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因此委托人怎样在缺乏全面严格监督的情况下,制定一套激励报酬机制,使代理人在为自己的利益努力的同时,能自愿地为委托人的利益效劳.这也就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浅议我国上市公司负债融资的治理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负债融资治理效应理论分析 以委托代理理论、信息经济学、契约理论等现代微观经济学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理论表明,企业是由股东、债权人、管理人员、职工、关联企业和顾客等企业利益相关主体(stakeholders)组成的共同组织,是这些利益主体之间缔约的一组契约集合体(the nexus of a set of contracting relationships)(Jensen and Meckling,1976)。  相似文献   

17.
非对称信息下经济主体行为互相作用的方法很多,委托代理理论(契约理论)和团队理论是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种企业文化制度。目前,中国实体民资中各级委托代理关系的离心效应显著,委托代理链中的团队合力效率很低,其影响因素有很多,据调查和回归分析,激励与惩罚机制的有效性、职业发展机会与空间、雇主的声誉与诚信程度、公司的规模与形象、企业的福利与社会保障是其关键。因此,作为委托方的民资企业家,为保证其积累的资本长期稳定发展,应当从代理方隐含的反博弈行为和后果出发,运用现代公司制度中的契约理论和团队文化,在短期契约中重视奖惩制度的设计与执行;在长期和约的制定上,以利润固化和利益风险共享为准则,造就和留驻优秀的人力资本代理人队伍;公司的发展战略,应当以中长期代理雇佣契约制代替即时边际生产力决定工资的明星用人体制,消除代理链上各层知识资本员工对民营企业家的诚信、声誉、形象、福利和保障的后顾之忧,重塑新型委托代理链中的团队合作关系,实现公司内部纵横向各环节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同心合力效应。  相似文献   

18.
冯根福 《经济研究》2004,39(12):16-25
本文认为西方传统委托代理理论本质上是一种单委托代理理论 ,主要是针对以股权分散为主要特征的上市公司而构建的一种公司治理理论 ,不适合作为以股权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为主要特征的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的分析框架。本文针对以股权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为主要特征的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 ,在已有的单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和构建了一种新的上市公司治理问题分析框架———双重委托代理理论。本文的分析表明 ,对以股权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为主要特征的上市公司而言 ,双重委托代理理论比单委托代理理论的解释力更强 ,更有利于实现降低这类公司的双重代理成本和全体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本文还依据双重委托代理理论 ,初步探讨了进一步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基本思路和设想。  相似文献   

19.
供应链合作关系是供应链上的成员进行业务集成的核心,它的实质是一种契约关系,是供应链上合作伙伴之间订立契约进行合作的一种具体存在形式.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供应链合作关系中存在的合作双方可以抽象为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合作关系在具体执行中就主要是以契约形式来进行联接,以确保双方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享,并实现供应链合作的绩效优化.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进行分析,建立基于委托--代理机制下的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型,并分析了供应链合作关系形成的驱动力,以及供应链合作关系中契约的激励性质.  相似文献   

20.
代理关系与代理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斌 《经济视角》2000,(11):19-22
委托代理制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是近几年来我国学者研究的热点。随着改革的深化,对委托代理制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需要不断深入研究,不同条件的委托代理制和公司治理结构应具有不同的内容和意义。 一、代理关系与代理成本 由公司的利益分配制度决定的公司利害关系人利益取向的不同,就产生了所谓代理问题。代理问题可能来自诸方面:一方面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