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前我国的就业问题:评估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悔 《经济论坛》2003,(18):11-13
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的供需是受市场调节的。从理论上讲,失业与就业是社会的正常现象。从实践上看,充分就业作为公共部门追求的目标,是各国政府神圣的义务与职责,面对就业与失业这一不能回避的问题,政府必须有化解良策,妥善解决。在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向市场转轨过程中,企业改制、政府减员,使得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事关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问题。如何推进再就业工程,创造就业岗位及合理推动劳动力流动,是我们当前既要从理论上探讨,更要从实践上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一、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特点1.失业人口三…  相似文献   

2.
尚长风 《经济学家》2003,(4):123-124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以竞争机制为主,且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竞争机制在劳动就业中将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竞争机制以及劳动者自身素质也决定了一级劳动力市场的失业者在该市场上重新就业的可能性极低。既然如此,失业者为何宁愿选择自愿失业也不到二级劳动力市场上去就业?决定劳动力选择就业岗位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收入,让我们先看一下收入是否构成了再就业障碍。假设劳动者在一级劳动力市场上失业后,在这个市场上重新找到工作的概率为p,在二级劳动市场上就业所得工资相当于一级市场工资的折扣率为a。如果p等于a,那么…  相似文献   

3.
一、失业是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理论,部分劳动力在就业与失业之间变换角色,是市场经济运转的正常经济现象。市场经济要通过劳动力要素的合理流动以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由于劳动力供给量和需求量之间、劳动力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之间...  相似文献   

4.
失业机制和适度就业王玉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作为市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正在日益完善着。而劳动力市场的完善必然带来劳动力市场机制功能的全面发挥。我国人口和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并且在今后几十年内仍处于较高的增长趋势,加之经济...  相似文献   

5.
90年代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企业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使城镇失业呈现出与过去不同特点,主要是隐性失业大于显性失业;男性失业人数多于女性;失业率虽不高,但就业压力不小;失业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高。大量失业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也不利于企业竞争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解决失业问题刻不容缓.如何解决失业问题,作者认为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把劳动用工自主权切实交给企业,以建立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培训,为劳动者就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就业结构分析与政策新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诚 《财经科学》2000,(3):44-48
在经历20年的市场经济改革以后,中国的就业结构发生了类似于市场经济国家就业结构的新变化。除了原有的二元就业结构和隐蔽失业性就业特征以外,中国出现了过度就业、正常就业、就业不足、失业和就业外非劳动力扩大的特征。就业政策需要适应经济改革的新变化,采用新业定义和就业观念,着肯于培养市场中的劳动力需求主体-具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7.
浅析大学生公共就业服务的完善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际金融危机已经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我国宏观就业形势日益严峻.2009年约有700万大学生需要就业.按毛初次就业率80%来计算,约有140万大学生面临失业.大学生公共就业服务作为政府干预和调节人力资源市场的重要方式与手段,能够弥补劳动力市场机制的缺陷与不足.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对推动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以就业保险替代失业保险,超越了传统的单纯失业给付做法,被认为是失业保险制度历史上影响深远的转折点。转型中的中国劳动力市场面临供求两方面的压力,强化失业保险制度的就业保障功能成为改革焦点。加拿大从失业保险转向就业保险的制度变革,启示我们反思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定位与设计:未来失业保险制度最终目的要提升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稳定、扩大就业机会;要整合失业给付、职业训练、就业服务和就业稳定措施为一体。  相似文献   

9.
论经济转型中的农民失业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步伐加快,农民面临的就业压力和失业风险与日剧增。农村隐性失业不能较快消除、流动劳动力大量失业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主要的结构性难题。相对于城市的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而言,农民是就业的弱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同样适用于在陌生的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失业农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失业问题与财政政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失业是市场经济运行中各国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促进就业、控制失业率是各国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之一和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入研究失业与宏观调控及财政政策的关系,揭示当前我国政府及财政促进就业政策的成效和问题,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近中期我国缓解失业压力、建立促进就业长效机制的宏观对策思路和财政政策取向。宏观对策思路要点是:应切实将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作为最基本的宏观政策目标;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在促进就业中的职责与分工;经济结构调整要与就业结构调整改善协调推进;全面消除城乡劳动力结构性转移的体制性障碍;大力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财政政策要点是:要明确财政促进就业政策的基本框架;完善筹资机制,保证必要的就业和社会保障资金的需要;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强化失业保险的促进就业功能;完善现行促进就业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发挥税收调控促进就业的功能;完善小额贷款担保和财政贴息办法,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完善财政专户管理制度;尽快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加强对就业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财务管理和监督,保证专款专用。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bour market flows and the unemployment rate of teenagers compared to males aged 25–54 years. For 1979–80 teenagers separated from employment at approximately five times the rate of adult males and this was the principal factor associated with their high rate of unemployment. Job-finding success from unemployment and from outside the labour force is approximately the same for each labour market group. A special feature is the analysis of gross flows between full-time and part-time employment. Labour market flows involving part-time employment account for little of the unemployment rate difference.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知识失业”成因的一个解释   总被引:62,自引:0,他引:62  
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在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知识失业”。近年来,我国在经历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开始面临这样的问题。本文以扩展的工作搜寻模型为框架,分析了当前“知识失业”产生的原因。根据分析结果,现阶段出现的“知识失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引起的,因此应该逐步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和农村等次要劳动力市场上就业,在确定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时要适当考虑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13.
尽管通常的计算低估了中国的就业弹性 ,但调整后的弹性数值仍属偏低。为什么经济的增长没有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呢 ?首先 ,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对解决自然失业是无能为力的 ;其次 ,在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所能调节的周期性失业方面 ,由于宏观经济政策所引导的投资方向往往是就业密集度较低的行业 ,进而导致反周期措施拉动就业的能力大为降低。因此 ,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加强职业培训体系建设、推动高就业产业发展 ,应成为经济政策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age‐productivity gap and the unemployment rate in OECD countries between 1985 and 2007. In particular, we investigate whether differences in the employment protection across countries affect the link between these two variables. We show that the elasticity of unemployment with respect to the wage‐productivity gap is non‐linear and that it switches from a positive to a negative value with stricter employment legislation. From a theoretical point of view, we argue that this result is related to a set of labor market reforms introduced in many OECD countries, which affected the relative strictness of institutions.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concerns welfare measurement in an economy with union wage setting, where the equilibrium is characterized by unemployment. Contrary to results derived in the first best, the current value Hamiltonian is not an exact welfare measure in an economy with unemployment. Instead, the welfare measure also depends on “employment effect,” which are caused by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in the labor market. In addition, since unemployment gives rise to heterogeneity, distributional effects will also characterize the welfare measure.  相似文献   

16.
陈利锋 《经济前沿》2014,(3):148-160
将累进性劳动所得税引入NKMP—DSGE模型中考察失业波动与累进性税收的宏观效应。贝叶斯脉冲响应函数表明,外生冲击对于就业与失业具有不同的冲击效应,因而忽略失业可能引起结论的偏误;失业的贝叶斯冲击分解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冲击是推动我国失业波动最重要的力量,并且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显在的“失业回滞”。进一步,通过模型比较发现,累进性劳动所得税具有内生稳定器的作用。在失业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采用对劳动力市场做出反应的货币政策机制以降低失业,并使用内生稳定器缓和经济波动,将可能实现降低失业与缓和经济波动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labour market dynamics, in particular of flows in the labour market and how they interact and affect the evolution of unemployment rates and participation rates, the two main indicators of labour market performance. Our analysis has two special features. First, apart from the two labour market states – employment and unemployment – we consider a third state – out of the labour force. Second, we study net rather than gross flows, where net refers to the balance of flows between any two labour market states. Distinguishing a third state is important because the labour market flows to and from that state are quantitatively important. Focusing on net flows simplifies the complexity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flows and allows us to perform a dynamic analysis in a structural vector-autoregression framework. We find that a shock to the net flow from unemployment to employment drives the unemployment rate and the participation rate in opposite directions while a shock to the net flow from not in the labour force to unemployment drives the rates in the same direction.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就业发展新论——核心就业与非核心就业理论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正如企业创新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动力受到忽视 ,核心就业作为市场就业的基础在中国经济改革以来一直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因此造成了今天就业发展特别困难的局面。核心就业是指直接参与、引导、促进和扶持企业创新活动的那部分就业。在长期 ,核心就业的兴衰决定了市场经济中总体就业的兴衰。中国企业的核心就业水平目前仅达到 2 5%左右 ,总体核心就业水平达到 3 0 %左右。为了达到 80 %左右的市场一般核心就业水平的目标 ,中国需要改变现行的国有企业改革模式 ,建立政府权力均衡机制 ,以良性发挥政府功能 ,以及完善农村的改革和发展道路等各项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有效就业理论与宏观经济增长悖论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1997年以后,中国出现了经济高速增长,就业压力不减,物价走低的宏观经济增长悖论。奥肯定律失效,宏观经济关系扭曲,产出对就业和物价的影响无法正常传递,是造成两个悖论的宏观原因。有效就业理论认为,企业储备了大量的无效就业人员,有效就业率低,因而奥肯定律失效。释放或充分使用无效就业人员,企业有效就业率的提高带来劳动生产率的上升,企业有了产出扩张的激励。这是两个悖论的微观成因。较低的有效就业率源自于已有就业制度安排下劳动力的企业内部储备。  相似文献   

20.
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   总被引:128,自引:1,他引:128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文献 ,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 ,从就业制度的演变、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动、个人就业意愿和行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和国外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和措施等方面 ,对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文章认为 ,目前大学生就业确有困难的表现。不过 ,由于初次就业率统计指标设计的局限 ,客观上也夸大了这种困难的程度。文章对缓解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就业困难 ,特别是降低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 ,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