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中国红,很中国,也很历史;中国红,很东方,也很美学。那一抹红色,是最美、最经典的中国元素,它凝结了中国数千年的辉煌历史;折射出中国人积极热情的民族性格;象征着中国民族伟大的复兴梦想。那一抹红色,是耀眼的中国红,灿烂的中国红,喜庆的中国红,欢乐的中国红……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国经济学也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不断成长。然而,成熟的理论来源于成熟的实践,中国经济学走向成熟,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构建中国经济学体系,推动中国经济理论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共识。探索中国经济学发展之路,必须科学认识中国经济学的发展现状,立足中国经济现实,挖掘并把握中国经济学的内在规律,寻求推动中国经济理论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哲学只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进行自我革命,才能适应新的时代,获得新的生命力,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生作用,就必须中国化。它不仅要与中国的现实实际相结合,而且要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化等历史实际相结合,使自己具有中国的内容、中国的作风和中国的气派。  相似文献   

5.
王恒兵 《经济师》2015,(4):32-34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理论界和学界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涵义均是在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研究中,蕴意了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涵义界定,大多限于句意和词义化,缺乏深入的学理分析。因而,要准确界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涵义,就必须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和研究。静态层面,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做过比较明确而又精辟的阐述,其一致的认识和观点是,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那个时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毛泽东思想。那么,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方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当然地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动态层面,从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来分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两大历史阶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因此说,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第一阶段是毛泽东思想,第二阶段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当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1979年3月,邓小平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一定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自从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  相似文献   

7.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不可否认,迄今为止,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中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中国奇迹”,保持了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国、第四大经济国以及“世界加工场”。这样的成就确实值得自豪和欣喜,但同时更要注意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目前,中国面临的最大外部风险当属“中国制造”危机。  相似文献   

8.
《时代经贸》2013,(9):21-21
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国古城镇文化遗产,促进中国古城镇文化产业,发展中国古城镇旅游事业,京交会文化板块决定增加中国古城镇展。中国古城镇展是本次文化板块的一大亮点,同时也是宣传树立中国古城镇形象,让中国古城镇走向世界的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9.
在新年到来之前打扫房间井还清旧账,是中国的传统。所以,2007年的最后一天,中国宣布,国家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已经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签订协议,准备向后者注入200亿美元的资金。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是中国最后一家政策银行。  相似文献   

10.
中国制造2025,德国模式与美国模式缺一不可。如此庞大的制造工人群体,如此艰难的转型,人类历史上未曾有过,中国需要务实地吸纳他人的优势。中国倾尽全力打造中高端制造业版图,改变制造业大而不强、低端产能过剩的心腹之疾。《中国制造2025》由百余名院士专家联手制定,为中国制造业未来10年设计顶层规划和路线图,通过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三大转变,推动中国到2025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三者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共同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在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和制度形态上的具体体现。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就一定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内在关系,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2.
汤子琼  张平 《经济师》2012,(4):32-34,3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批判吸收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即中国经济学。在全球化背景下,探索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总结、提炼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体系结构,用中国经济学理论来解释"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现象,进一步指导中国正在深入进行的改革开放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与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中国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工人工资率显著偏低。中国出口快速增长隐含着较高的机会成本或政策支持成本。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方式是独特的:中国出口的产品是用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和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加上廉价的土地)相结合生产出来的,中国处于这些产品全球化生产链条中的末端。在中国出口快速增长的背后,是中国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收益大量外流,中国国内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工人、农民的收入和消费增长缓慢。其结果,一方面加剧了中国国内各方面的利益矛盾;另一方面又加剧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利益矛盾。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理想的一般特征,而且体现了社会主义理想的中国化特征,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合理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与人的主观选择性的统一,展现了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体现了社会主义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的变化使得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重新审视中国,重新认识中国……2002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整整两年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潮流进程的一个里程碑。两年来,中国经济更加开放,更加深入地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潮流中的主要角色——外国跨国公司也更加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发以来,中欧贸易发展迅速,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和欧洲贸易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使中国和欧洲贸易进入快速扩张期,同期中国经济也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趋势。那么,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试图运用计量经济方法进行分析,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对欧洲出口贸易的增长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又促进了中国对欧洲进口贸易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华建良 《新经济》2014,(2):58-59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无论哪一个行业,中国制造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都有差距。一切否定中国制造业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一切科技成果都要通过制造才能实现产品,转化为商品。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劳动力大国。制造业为中国安置了无数的劳动力,是中国经济的基础。重视制造业、提高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中国的制造业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必将是中国经济的飞跃。  相似文献   

18.
陈东升 《商周刊》2011,(13):34-35
1840年鸦片战争是中国已经落后的结果,也是中国觉悟觉醒的开始——鸦片战争是中国落后的结果,也是觉醒的开始中国模式是中国思想界最大的争议,存在很多争论和不同看法,应算作最高的学术命题。我的理念之一是:鸦片战争是中国落后的结果,也是中国觉悟觉醒的开始,所以我认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  相似文献   

19.
王俊强 《时代经贸》2011,(12):47-48
本文从中国模式的提出开始,分析中国模式的特点并阐明中国模式对世界的影响和意义。中国模式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取得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其本身来说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哆种因素,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本文首先分析中国模式的相关基础问题,然后对中国模式的价值特征进行分析,最后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外所散布的“中国制造威胁论”是别有用心的,中国制造不是中国一厢情愿推动的,而是客观经济发展的结果。目前中国还不是世界制造中心,只是区域制造中心。随着中国制造的快速发展,亚洲经济有望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