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5 毫秒
1.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形势下,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一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谋求经济可持续发展,从而提高在国际竞争中地位的关键。然而技术创新必然引起产业结构调整和多种因素的变化,要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政府必须加强宏观调控。根据曼斯菲尔德、卡曼、施瓦茨等经济学家提出的技术创新理论,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究竟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将作深入探讨,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主导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意义重大。技术创新、资源禀赋、产业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制约了主导产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增长。在构建主导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引领作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驱动主导产业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了资源约束条件下主导产业引领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结果发现,在资源约束条件下,主导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如何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以经济增长理论为依据,通过分析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影响机制,探讨高等教育在提升人力资本,推动技术进步,加快技术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并由此提出政府应增加高等教育投入、促进产学研有效结合,从而提高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4.
金融结构对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影响研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西方学界对金融结构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拓宽了已有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领域,为我们从金融视角理解技术创新活动和产业结构变迁、产业增长的关键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研究为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创新战略、产业结构转型政策和金融发展策略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苏雪 《经济世界》2000,(1):69-70
从微观经济的角度看,技术创新对企业的生 存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深化及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如何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是我国当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和经济调整以及产业升级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那么,企业的技术创新需要什么样的市场条件?政府在技术创新中应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本文拟从这些方面做些探讨。 一、技术创新的内涵 创新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比特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 1912年)一书中提出的一个经济学概念。熊比特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  相似文献   

6.
理论和经验研究都说明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良好的金融发展程度可以有效提高一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然而市场并不是无摩擦的完美世界,作为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体制转型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经历着一个资产价格快速上涨的资本化过程;而财政压力下政府又有很强的干预金融的动机和行为。基于动态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的结果显示:政府干预、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价格的上升对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高作用有一定的抑制,当前经济资本化和虚拟经济的发展出现偏移,引起金融资源向投机领域过快集中,而政府的干预也影响了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只有进一步明确政府边界、实行激励实体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政策,才能更好发挥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效应。  相似文献   

7.
技术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瑾 《经济纵横》2003,(11):26-28
区域经济增长是以具有特色的区域主导产业增长为核心的全区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在这一增长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本文从技术长入区域经济入手,以区域经济是特色经济这一视角阐释技术创新对于区域主导产业、区域产业结构的决定性作用及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外资代工型增长模式—以中国苏州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资代工型增长模式是发展中国家通过吸引外商代工资本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一种新模式,在资本形成、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促进了经济的集约化发展。但该模式也面临着外部风险和可持续性的挑战,政府应及时推动本土企业的发展和创新,促进外资代工模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6,(11)
文章将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三类,一类是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中的技术、资本积累与劳动力;一类是政府调控经济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还有一类是区域自身的区位因素。文章构建了资源禀赋以及交通通达度这两个区位因素,在不同的维度下考察这两个区位因素及技术进步、资本积累等传统影响因素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各区域经济协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阐述了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相关研究为基础,总结出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要领及其构成,在美国犹他州区技术创新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教育,科技,资金,区域文化,政府的调节是影响区域技术创新和组增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政府补贴能否促进企业创新一直存在争议。与以往从资源视角探讨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关系的研究不同,基于信号理论视角,以2012—2016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剔除非研发补贴的噪音并控制样本自选择偏误,实证检验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微观政策效应,以及企业层面制度因素(产权性质)和区域层面制度因素(制度环境)对该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补贴释放的积极信号能够帮助企业获取外部创新资源,有效促进企业创新;相比于国有企业,政府研发补贴对非国有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更强;制度环境越好,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越强。研究理论丰富了科技创新政策有效性和信号理论相关研究。同时,研究发现,政府应继续加大对企业创新活动的补贴额度,不断深化所有制改革,为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另外,企业还应充分发挥政府研发补贴信号的杠杆效应,拓宽外部创新资源获取渠道。  相似文献   

12.
企业透明度是市场经济中企业诚信程度的标尺,是经济健康运行乃至社会良性运行的前提。已有研究表明,企业透明度对技术创新存在正向影响。从财务透明度、治理透明度和组织透明度3个角度选取6个指标构建企业透明度评价模型,以2012-2016年深圳证券市场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企业透明度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透明度对技术创新存在正向影响。影响路径方面,企业透明度一方面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另一方面通过缓解代理问题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透明度提升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3.
龙头企业商业模式对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影响,但既往文献中甚少提及,且未深入研究。以厦门汽车—工程机械产业龙头企业为例,从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与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间的交叉部分入手,分析龙头企业商业模式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龙头企业商业模式中,价值定位决定技术创新起点,价值实现影响技术创新成果,价值保持促进技术创新实现。因此,从企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突破现有商业模式,重视企业技术创新,确定龙头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营造良好集群创新氛围,应成为产业集群乃至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以87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产出导向的DSBM模型测算两阶段整体和不同细分产业的动态创新效率。基于微观企业层面,分别以营业收入增长额、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增长率作为技术成果转化阶段的创新产出指标,测算并比较对应的创新效率。结果表明,以营业收入增长额作为创新产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不同细分产业的创新效率存在异质性。进一步运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企业创新效率的因素发现,在技术研发阶段,企业规模、资产收益率、研发强度、劳动者素质、企业性质对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影响,研发人员、研发资金、企业年龄、政府补贴对创新效率存在负向影响;在成果转化阶段,发明专利授权数、企业规模、资产收益率、研发强度、劳动者素质对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影响,员工总数、研发支出、企业年龄、政府补贴、企业类型对创新效率存在负向影响。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背景下,结论可为测度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动态创新效率提供指导,为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创新效率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企业金融化现象在学术界备受关注。国内外研究表明,风险投资对企业投资和企业创新均具有积极影响,那么风险投资能否影响企业金融投资行为?以2009—2019年沪深两市首次公开发行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风险投资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险投资对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存在异质性。具体而言,风险投资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效应主要体现在制造企业、盈利能力较弱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东部区域企业中。同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风险投资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越强。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风险投资通过促进企业实体投资抑制企业金融化。进一步分析发现,风险投资能够缓解被投企业融资约束,而融资约束的改善并未促进企业金融化,而是促进企业创新。结论可丰富风险投资与企业金融化相关领域研究,证明风险投资能够驱动实体企业“脱虚向实”,对政府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引导金融回归实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数字技术能够对组织协同创新活动以及数字经营环境产生差异化影响,重塑企业创新效应形成机制与实践路径。因此,深入探究数字技术与组织、环境间的联动交互及组态匹配关系对特质各异的企业协同创新路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协同视角构建数字技术应用情境下的TOE分析框架,通过对64家数字密集型企业进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组织与数字技术在多主体协同过程中的交互方式主要分为协同自发与协同响应,具体包含4种组态类型。协同自发方式主要包括以高层次人才为主导的人才驱动型与以组织开放度为主导的文化引领型;协同响应方式主要包括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为主导的需求推动型与以政府注意力分配为主导的政策拉动型。结论能够为解释企业创新应用数字技术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为不同技术条件与资源禀赋的企业提供针对性协同策略,为我国协同创新实践提供新的优化路径,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产品生产周期和资源流动性等方面的制约因素阻碍其健康发展。从创新投入力度、创新管理水平、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产出效益4个方面共10个指标出发,以2013-2015年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北省江汉平原、鄂西北、鄂西南、鄂东南、鄂东北5个片区进行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综合比较分析和区域差异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地区经济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较好的技术创新条件,同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反过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最后,从科教、自主创新、政府引导等方面提出了提升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09—2019年60家沪深上市光伏企业面板数据,以2009—2019年我国部委及以上部门颁布的243条光伏产业政策为研究对象,运用Stata15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和经济绩效的影响及其在不同区域创新环境和企业性质下的差异。结果表明,产业政策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但会抑制企业经济绩效提升;企业经济绩效在光伏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其中在国有企业中表现为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为促进作用;区域创新环境在产业政策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过程中起抑制作用。进一步区分企业所有制后发现,在光伏产业政策影响下,国有企业创新绩效不受区域创新环境影响,非国有企业创新绩效受到区域创新环境的负面影响;区域创新环境能够促进非国有企业经济绩效提升,但对国有企业经济绩效没有影响。研究结论可为我国政府合理制定光伏产业政策及光伏企业提高创新绩效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0—2018年沪深上市企业年报文本,运用计算机文本挖掘技术并结合情感分析,测算企业发展预期指数,进而揭示企业发展预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①企业发展机遇预期、前景预期、计划预期对企业创新均具有正向驱动作用,而风险预期提高会抑制创新产出,但没有证据支持资金预期对创新存在影响;②基于财政刺激机制的检验结果表明,税收优惠并未显著放大企业发展机遇预期、前景预期对创新的促进作用,也未缓解风险预期对创新的抑制作用,但会强化计划预期和资金预期对创新的促进作用,政府补助有利于强化企业机遇预期、前景预期、计划预期和资金预期对创新的促进作用,但未缓解风险预期对创新的抑制作用;③融资约束抑制企业发展机遇预期、计划预期和资金预期对创新的促进作用,但未强化风险预期对创新的抑制作用;④不同行业性质和股权性质下企业发展预期对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企业技术创新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部分,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消费部门和生产部门的两部门模型,探究对外贸易开放及其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随后基于2011-2017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对外贸易开放、人力资本积累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从整体层面来看,对外贸易开放不仅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直接影响,还会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间接影响;从区域异质性角度来看,贸易开放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存在着空间上的非均衡特征,表现为对发达的东部地区的企业影响更为明显,而对欠发达的西部和中部地区的企业影响相对较弱;从对外贸易方式来看,全样本分析表明出口贸易方式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作用较强,而进口贸易方式的作用相对较弱。因此,应当注重不同贸易发展方式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差异及其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的影响,增强我国通过企业技术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