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载体,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条件下其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建立模型,对新疆绿洲2001年~2007年生态承载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新疆绿洲生态承载力高于实际人口数量,绝对差呈缩小趋势。同时对新疆绿洲生态承载力预测,2008年~2015年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小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2.
生态足迹模型是定量测度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有效方法之一,能够反映一定区域内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压力。根据2006~2010年新疆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新疆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年间新疆的人均生态足迹需求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而生态承载力缓慢下降,全疆的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利用程度超过了自身生态承载力的阈值,新疆的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3.
新疆绿洲农业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绿洲农业与生态具有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农业生产是新疆绿洲生态系统的一把双刃剑,用好了会创造出适宜的生存环境,否则,将面临生态危机.文章在分析绿洲农业生产面临的脆弱生态环境基础上,提出应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走农业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绿洲系统"三生"承载力驱动机制与模式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传国  刘婷 《经济地理》2003,23(1):83-87
以全新的视角解释了绿洲系统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的内涵,从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角度分别以水资源、投资作为驱动因子分析了绿洲系统“三生”承载力的驱动机制,阐明了人口在绿洲系统“三生”承载力驱动机制中的双重作用。水资源、投资与人口共同影响着绿洲系统“三生”承载力的模式类型与更替机理,绿洲系统“三生”承载力模式类型的科学界定,对合理开发绿洲系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根据新疆绿洲经济的特点及产业发展状况,构造了生态安全预警评价体系,利用熵权修正层次分析法求算指标权重,并对产业发展生态安全度进行景气评价与景兆预警,得出:2001~2010年新疆产业发展生态安全度均处于巨警状态,在各子系统中,除了资源利用子系统逐步由巨警转向重警状态外,其余呈巨警状态或逐步转向巨警状态;从未来5年的预警结果看,总的系统有转好趋向,4个子系统也不同程度逐年转好,但形势仍不容乐观,警度呈巨警或重警状态,表明新疆绿洲产业发展依旧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压力,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很不协调,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进行产业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6.
采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玉溪市2000~2009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0年来玉溪市的生态足迹已经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可利用人均生态承载力逐年下降,人均生态赤字从2000年的0.58432增加到2009年的1.9616,人地矛盾在加剧,生态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对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生态足迹是分析国家或地区自然资源可持续里用的重要指标.本文利用FAO数据、新疆统计年鉴等自然资源生产与消费数据、人口数据,采用可变世界单产法计算了1988~200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足迹.结果表明:从1988~2005年间,新疆的人均生态足迹显著上升,从1995年开始出现生态赤字且有逐渐加大的趋势.生态协调系数DS显示,1996年后新疆的资源利用超出生态环境的承载范围,其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8.
张文彬  胡健  马艺鸣 《经济地理》2020,40(2):181-188
提高生态承载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准确评价生态承载力是前提。文章基于大气、水和土壤三个生态环境层面的自净能力和污染水平视角,采用生态支撑力和压力脱钩模型,测度和评价了中国生态承载力状况。首先基于生态支撑力和压力脱钩类型构建了生态承载力评价框架,将生态承载力类型分为上升和下降两大类,每一大类有包含三个小类型。其次,采用脱钩模型对各地区总体和大气、水、土壤三个分类的生态承载力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整体生态承载力和分类生态承载力都呈现水平偏低,区域间和区域内差异明显和波动大的特征;西部地区的云南和新疆生态环境质量最好,而北京、湖南和四川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差。最后,文章从优化顶层设计、制定差异性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政策方面提出了提高生态承载力的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四川地区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主体,其生态安全关系着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应用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对四川省2006~2012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应用灰色数列模型GM(1,1)对2013~2016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预算,并应用净生态足迹和生态压力指数对其生态安全程度进行评价和预测。结果表明,四川省生态赤字明显且逐年增长,生态环境长期处于极不安全状态,且其生态安全性还可能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0.
快速城市化下的重庆市生态足迹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庆市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山地城市,人类活动强烈,生态系统脆弱;而且长江三峡水库的85%位于重庆市境内,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对其生态问题进行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运用生态足迹的原理方法,以重庆市统计年鉴为基础,对重庆市1997~2005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生态赤字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研究时段内重庆市人均生态足迹呈递增趋势,由0.7269hm2增加到1.0374hm2,人均可利用生态承载力呈递减趋势,由0.519 6hm2减少到0.458 6hm2,期间生态赤字逐年加大,区域发展已经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