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赵治中 《生产力研究》2011,(10):127-128
生态足迹是分析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文章依据青海省自然资源生产与消费数据、人口数据等资料,采用可变单产法计算了2005-2009年青海藏区生态足迹.结果表明,青海藏区对生态资源的索取远远超过本地的生态承载力,区域生态经济发展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并对此提出促进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生态足迹模型是定量测度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有效方法之一,能够反映一定区域内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压力。根据2006~2010年新疆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新疆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年间新疆的人均生态足迹需求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而生态承载力缓慢下降,全疆的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利用程度超过了自身生态承载力的阈值,新疆的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生态足迹法对上海市1985~2004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入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分别由1985年的1.9340hm^2、0.1582hm^2逐年增加至2004年的3.0459hm^2、0.5805hm^2,一而同期的入均生态赤字也由1.7958hm^2上升到2.6656hm^2。同时计算了万元GDP生态足迹,并预测了2010年的入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最后得出,上海市入口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逐年增加,目前已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4.
生态足迹是定量分析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和人类需求与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范围之内的颇具操作性的方法。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法,计算了成都市2008年的生态足迹状况,并与2007年生态足迹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成都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天津市1989—2008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天津市人均生态足迹由1989年的1.64 hm2上升到2008年的1.65 hm2;同期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则由0.27 hm2逐年上升到0.32 hm2;人均生态赤字由1.36 hm2降到1.32 hm2。虽然天津市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呈下降趋势、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有所减缓,但生态足迹目前仍然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处于较不安全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量度问题是交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结合交通运输业的自然资源消费特征,提出了交通生态足迹的概念及其在量度交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根据生态足迹方法,计算和分析了中国1985年~2001年的交通生态足迹。结果表明:总交通生态足迹的构成中以化石能源地生态足迹为主,而且两者均呈现出不断提高的变化趋势。由此可见,化石能源消耗及其燃烧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将成为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用清洁能源、提倡节能和环保,将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宝鸡市2004年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足迹是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一种方法,可定量反映区域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和影响程度,为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方法,根据宝鸡市2005年统计资料,对宝鸡市2004年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并得出2004年该市人均生态足迹为1.888 7hm2,可利用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462 7hm2,人均生态赤字1.426hm2,这反映了宝鸡市的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城市生态系统所受压力偏大。最后,针对宝鸡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的利用特征,本文还提出了缓解宝鸡市城市生态压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在生态足迹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以济宁市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对济宁市1996~200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济宁市人均生态足迹需求日趋增大,生态承载力逐步减小,到2005年人均生态赤字已达4.757hm^2,反映出济宁市对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需求远远大于区域内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此外,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济宁市2006~2010年人均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2010年人均生态赤字将达到8.8852hm^2。最后,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世园会筹备对西安市生态足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新增环境污染消费账户,改进了生态足迹模型,对西安市1999—2009年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并以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申报成功前一年(2006年)为节点,分别计算了世园会申报成功前后生态足迹年均增长率的变化,然后利用文本分析法整理出节事筹备前后城市生态实践的基本框架及其积极后果,从而验证了这种生态足迹变动与世园会筹备的逻辑关联,进而得出分析结果:①西安市人均生态足迹由1999年的0.7819hm2/人,上升到2009年的1.6293hm2/人;其中1999—2005年生态足迹年平均增长率为12.39%,2006—2009年年平均增长率为1.84%,表明世园会筹备对西安人均生态足迹有积极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世园会筹备对水域生态足迹、草地生态足迹、化石能源用地生态足迹有积极影响,对建设用地生态足迹、耕地生态足迹影响不明显,而对林地生态足迹却有消极的影响。②1999—2005年人均生态承载力呈现负增长,年均增长率为-1.78%,2006—2009年均增长率为3%,表明世园会筹办对生态承载力提升有积极影响。③1999—2005年,人均生态赤字年均增长率为22.65%;2006—2009年年均增长率为1.56%,下降明显,表明世园会筹办对西安生态赤字降低有积极影响。④西安世园会对城市生态足迹的影响机制应是:生态城市建设目标—节事申办投标—节事筹备—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加强—生态足迹降低。  相似文献   

10.
文章应用生态足迹的方法,以长治市2001~2005年统计资料为依据,对其5a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计算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治市"十五"时期生态足迹呈上趋势 且大大高于当地的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现象严重,5年间生态赤字从2001年的2.869hm2人-1上升到2005年的7.1238hm人-1,翻了近两番.最后的根据长治市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对"十五"时期长治市生态足迹进行了影响分析并提出了减小生态赤字、促进生态平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我们应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生态足迹法作为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有效方法也逐渐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本文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例,运用生态足迹法,对兵团2008年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评价该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并分析导致兵团不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原因,提出兵团在今后发展中实现生态供需平衡的途径,以有利于实现兵团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作为今后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针对新疆的经济发展现状,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方法对新疆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通过测度该区利用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数量来定量测评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根据2006年新疆统计年报,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出新疆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生态占用模型是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中的一种直观而有效的方法。甘肃省经济比较落后,支柱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强,属于资源输出型地区。从消费的角度计算甘肃省的生态占用,难以准确反映其资源利用程度。本文利用生态占用的理论和方法,从生产的角度对甘肃省2005年的生态占用进行计算,并与其生态容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005年甘肃省的人均生态占用为2.24hm2,而人均生态容量为1.15hm2,人均生态赤字高达1.11hm2,超载98.58%。这说明甘肃省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已大大超过其生态承载力,其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4.
湿地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土地资源,是地球上水域和陆地间过渡的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前在对新疆湿地保护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湿地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因此要从充分考虑新疆特殊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快完善新疆湿地保护立法,有针对性地提出湿地保护法律细则,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疆番茄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丰富优质的原料资源、较低的成本等优势,新疆番茄产业发展前景喜人。新疆番茄的生产在中国甚至在世界上都具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一定程度上说影响着番茄的世界贸易格局。与此同时,新疆番茄产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应通过政策扶持、产业结构调整、绿色贸易、品牌战略及龙头企业的带动等措施实现新疆番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疆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新疆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老内容与新模式、特色与共性、宗教与民族风俗习惯等关系。同时,应建立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增强生态旅游的科技含量,推出一系列具有新疆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共同推进新疆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调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综合运用生态足迹、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实证了安徽省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计算1990~2004年安徽省各项生态足迹的基础上,分析了GDP与各种足迹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表明GDP分别与总生态足迹、能源足迹、水域足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与耕地足迹、草地足迹、林地足迹、建筑足迹不存在协整关系,说明安徽省经济发展属于能源、资源消耗型,增加1%的GDP产出需要增加0.58%的生态足迹,且分别需要增加0.10%的能源足迹和0.32%的水域足迹。据此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安徽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和灰色预测法,基于生态可持续性评估方法度量人地协调性,探讨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足迹评价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我国土地利用状况不断变化,1978年开始出现生态赤字,并持续增长,直到1996年开始稍有缓和,但土地利用仍处于非可持续状态。作者认为生态足迹评价法能定量地反映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引导人类社会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田甜 《经济研究导刊》2014,(27):248-249
通过介绍现今旅游者对森林旅游的需求情况和该旅游发展现状以及新疆特色森林旅游资源概况,运用SWOT(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分析和口头调查等方式对新疆不同地区(北疆、南疆、东疆)森林旅游资源进行定性对比分析,并对该地旅游资源作出相应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森林旅游业存在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但是该地具有开发特色森林旅游资源的潜力,并提出突出原始性和自然性、要加大高级旅游专门人才的引进工作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对策,研究宗旨是在为新疆森林旅游业的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生态足迹模型是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和能力的科学方法之一,为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文章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方法,在生态经济系统框架下构建生态足迹变化驱动力指标体系,运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了银川市2009—2017年生态经济发展状况。结果显示:银川市人均生态足迹总体呈增长趋势,人均生态承载力持续下降,生态赤字较高,生态压力较大;生态足迹分布趋向失衡,生态经济系统稳定性降低,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稳步增长;经济系统对银川市生态足迹变化起主导作用,总体表现为"经济子系统>生态子系统>技术子系统"。应从生态、经济、技术三方面采取措施提升银川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