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研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汇率与股价波动关系,对于中国防范金融风险、完善资本市场和外汇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根据股价与汇率因果关系的分类,提出了后金融危机时期人民币汇率与上证股价存在相互因果关系的假设,采用滚动相关分析法对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之间的人民币兑美元有效汇率与上证综合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经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和上证综合指数的走势之间存在同期相关,上证综合指数的波动相对于汇率波动超前相关。本文进一步采用Toda-Yamamoto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仅实际汇率波动与上证综合指数波动互为格兰杰因果,而实际汇率走势和上证综合指数走势以及二者的趋势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前,输入性通胀已成为现阶段引发国内通胀的主导因素。人民币汇率弹性提高,升值趋势明显强劲;通胀与汇率走势趋同,市场压力日益增大;汇率波动与输入性通胀间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通过分析输入性通胀、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及对国内通胀的影响,阐述了汇率波动与通胀趋同对市场所带来的影响,论证了输入性通胀与汇率波动之间的关系。继续实施稳健的综合国策并加快调整制造业内部结构,以适应市场竞争变化,促使国内经济长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有效汇率波动对货币替代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检验了2003年1月~2008年5月人民币有效汇率走势和波动率对人民币货币替代的影响程度。基于VAR模型的方差分解显示,总体上有效汇率因素对货币替代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且NEER比REER影响更大。Johansen协整检验发现,人民币货币替代率与人民币NEER、REER及其波动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VEC模型揭示了有效汇率的短期波动对货币替代率的长期均衡关系有一定冲击,但影响的弹性较小。2003年以来人民币的反替代现象主要是由于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现实和预期下,巨额外资输入寻求避险和保值引起的货币供给量持续增加而导致的。本文建议货币政策要与汇率政策进行协同,将名义有效汇率纳入政策考虑因素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4.
2017年5月26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机制中引入逆周期因子。本文利用引入新因子以来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通过新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定价机制,测算了逆周期因子数值。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构建VAR模型和EGARCH模型研究了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汇率走势和人民币汇率波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引入逆周期因子降低了人民币汇率波动性,但对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没有显著影响。逆周期因子修正了投资者对汇率变动顺周期性的过度反应,有利于引导市场预期,完善人民币汇率宏观审慎管理。  相似文献   

5.
我国汇率改革之后,汇率的波动对各个经济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在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的背景下,人民币的升值将对国内的进出口企业甚至国外的相关部门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把握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特点,预测汇率走势,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赵丹 《生产力研究》2012,(1):47-49,88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重创,世界经济的复苏依赖于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当下人民币汇率争端再度提起,欧美等国家企图迫使人民币升值。随着1994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逐渐显现,分析汇率波动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人民币汇率波动情况下,分析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影响,提出了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趋势下,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转型升级、增进出口商品附加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明 《金融评论》2012,(2):12-25,124
本文回顾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历史进程,剖析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动力机制,并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无论从1994年汇率并轨还是从2005年央行重启汇率改革至今,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以及人民币有效汇率均经历了显著的升值过程。从利率平价、购买力平价、贸易余额与劳动生产率增速等短、中、长期维度来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依然存在一定的升值动力。下一阶段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取决于汇率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博弈。考虑到贸易顺差、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输入性通胀与外部压力等因素的消长,下一阶段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升值幅度有望显著放缓(由之前的年均5%~7%放缓至年均2%~3%),并伴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幅度的明显放大。  相似文献   

8.
朱恩东 《当代经济》2016,(10):10-1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人民币汇率问题和贸易问题的争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2005年7月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之后,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波动在东南亚经济体货币区域波动的相关性明显提高.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波动和我国与东南亚六国贸易收支的情况,探讨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东南亚区域的影响力,为巩固和提高人民币在东南亚区域金融领域的制度性合作提出了相关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郑志强 《当代经济》2014,(24):140-141
本文采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价格的传递效应,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国内价格水平存在负向相关关系,有效汇率变动会造成进口价格和生产者价格的短期波动,但是对消费者价格波动的解释力有限.汇率传递存在时滞,并且有沿着价格链下降的趋势.不同时点的脉冲响应分析并没有发现汇率传递效应发生明显的结构变化.货币供应量冲击对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要强于名义有效汇率和世界能源价格冲击.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选取中美两国1991—2012年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的GDP和就业人数作为样本数据,构建了相对劳动生产率指标(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之比),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由此测算出人民币的均衡汇率水平。实证结果表明,中美两国相对劳动生产率之比与两国实际汇率走势呈反方向变动,中国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于美国持续上升是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的根本原因;在2011年以后中国相对劳动生产率已稳定在一个相对较小的浮动区间,人民币汇率已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状态,即人民币汇率已基本达到合理均衡水平。因此,中国应在有效管理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前提下,适时、逐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实现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基础上的双向浮动。同时,积极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吸引FDI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以能全面、准确反映人民币汇率变化情况的实际有效汇率为着眼点,力图说明其对中国吸收FDI的影响:通过观察1986-2010年间二者的趋同走势,并对中国吸引FDI额变化的原因进行了阶段性分析,得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会引起中国吸引FDI总额发生较大变化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新的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中国吸引FDI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长期内中国的FDI流入额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协整关系,后者是前者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并估算出长期内FDI流入对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的弹性值,以及经济系统将短期冲击造成的偏离调节回至长期回归趋势时的力度大小.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实证分析——基于1994-2001年数据的判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购买力平价理论为基础,以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的1994年为基期,计算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实际走势。研究表明,人民币有效汇率、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自1994年以来总体上呈升值态势,但实际汇率升值幅度远大于名义汇率;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变动方向相反,实际汇率呈贬值趋势,体现出国内外价格水平对汇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05年以来伴随着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升值,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我国贸易影响逐步加深.人民币汇率与我国贸易结构的关系也成为人们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基于汇率弹性分析了汇率影响进口商品结构的机制,通过建立中国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额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等变量的协整模型、分布滞后模型,系统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我国进口商品结构在短期和长期的影响,并提出应充分利用汇率改革的契机,加快我国贸易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与汇率波动对FDI总量、成本导向型与市场导向型的外资规模的影响,构建了简洁的理论模型进行研究,提出了人民币升值抑制成本导向型的外资流入但促进市场导向型的外资流入、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两种类型的外资都具有抑制作用的假说.采用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结合人民币汇率改革至今的月度数据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水平对总体外资规模无显著影响;人民币升值抑制成本导向型外资流入但促进市场导向型外资流入符合理论预期,且对我国外资行业结构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对FDI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5.
2014年,人民币汇率波幅扩大并形成双向波动趋势,我国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日益突出,管理难度明显增大.文章归纳了人民币汇率新走势带来的企业外汇风险,分析了当前企业外汇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汇率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就走上了持续升值的发展道路,而我国旅游业在2005年以后也取得了丰硕的成绩。本文基于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与我国旅游业的现状,来分析人民币汇率对我国旅游业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技术经济》2015,(9):84-89
采用最小拉格朗日乘子单位根检验方法,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结构突变。利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年度数据和月度数据,通过对结构断点进行外生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描述了人民币有效汇率长期趋势的动态特征并进行了经济学解释。结果显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5年中国汇率改革使得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发生了较为明显的结构变化,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其他经济事件对其长期走势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周建  赵琳 《财经研究》2016,(2):85-96
文章采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研究了中国货币政策实施时不能忽略的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文章构建了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国货币政策及其宏观经济系统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并在模型参数校准的基础上进行了政策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较大的人民币汇率波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但是对每个变量冲击响应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较大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将显著干扰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需求的调控,人民币汇率升值波动幅度较大时,货币政策对需求变量的调控作用会减弱,但不会影响相关需求变量在不同时点的冲击响应走势特征。较大的汇率波动会减弱利率上行对出口的负面影响,有利于缓解货币政策对出口的负面冲击,但会导致贸易条件(出口价格和进口价格的比值)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贸易收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在数理统计和实证角度研究自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我国与东盟贸易收支的影响,主要选取东盟中六国(即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泰国和菲律宾)为代表进行分析,运用面板资料模型得出结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高(即人民币升值),会缩小我国贸易收支顺差,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中国与东盟六国的贸易收支产生国别效应。对中国而言,在努力扩大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应该兼顾国家发展战略,可采取的措施有完善汇率政策、对贸易政策的调整和对产业政策的调整等。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均衡汇率:一般均衡下单方程协整模型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祺 《当代财经》2006,(1):54-58
基于国内外关于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相关研究,本文建立了一般均衡下单方程协整模型,并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实证研究后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始终围绕均衡汇率波动,并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高估和低估;贸易条件、开放度等基本经济因素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影响显著,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汇储备规模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不显著;人民币汇率错位自我修正能力较强,参考一篮子货币能较好地反映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