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黑龙江和江苏364户农户的调研得出,农户的种植行为主要受到周围农户种植行为及地块面积的影响,农户的个人特征及家庭结构对于农户种植决策的影响可能是不显著的,因此,在进行农户生产行为研究时应注意小规模农户很可能不是独立决策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业污染、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问题的日益突出,有机农业作为一种替代型农业生产方式,受到了普遍重视。中国在有机农业方面的研究更加注重宏观与中观层次,缺乏针对微观的农户心理因素的研究。农户的决策心理因素受到其禀赋条件差异的影响,文章应用社会心理学和经济学相关理论,针对农户禀赋条件对农户决策心理影响的研究表明,农户有机农业生产决策心理受到的影响随农户的禀赋条件的差异而变化,年轻、受教育程度较高、务农年限较短农户的生产行为、有机生产方式的吸纳度相对容易改变。  相似文献   

3.
在三农问题的研究中,对农户经济决策行为领域的研究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将农户决策行为理论研究领域中的基本理论假设问题归结为四个方面:第一,农户理性经济人假设;第二,农户的不可分性假定;第三,农户家庭劳动力的自由配置假设;第四,政策制度的外生性和内生性假设。全文对上述理论假设的提出原因以及理论分歧进行了分析,并对农户决策行为研究中的基本假设命题进行了澄清。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理性农民假说出发,利用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分析农业补贴影响农户增加生产投入的一般路径,并基于随机效应决策模型构建解释农户生产投入行为的实证框架.为解决模型中由“自选择”带来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Heckman两步法估计修正收入方程和结构决策方程.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集的实证结果显示,预期收入差距、农业补贴和劳动力数量是影响农户选择增加生产投入决策的主要因素,而农业补贴和户主教育水平是促进家庭增收的关键变量.进一步,本文利用反事实分析方法评估农户增加生产投入的净收入效应,研究发现,农户的生产投入决策存在自选择效应,且表现为低创收能力的农户选择增加生产投入,而高创收能力的农户选择不增加生产投入,这导致增加生产投入生产方式的净收入效应被严重低估.  相似文献   

5.
本文围绕着土地流转行为,将农户的经济决策放置在农户、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三重博弈框架中展开论述。我们构建一个包含农户、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三重博弈的农户经济决策一般模型;研究发现: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户的决策行为趋于理性。现实中,农户的决策行为决定于其家庭自身的经济禀赋以及外部政策环境。在一定经济禀赋条件下,农户群体面对各种政策环境与条件的变化,认识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导向以及与自身利益的一致性。当地方政府的政策比中央政府的政策更有利于农户时,农户容易与地方政府达成默契,形成利益同盟,并努力促使中央政府修正政策。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相互配合,而中央政府的政策相对地方政府更有利于农户时,农户则可以利用中央政府政策对地方政府形成压力,迫使地方政府修正政策或者自己提前采取"行动",充分获取利益。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陕甘宁诸多村庄的调查,考察农户采用不同属性技术的行为特征和差异,并对农户采用技术的决策因素和技术获取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农户采用新技术的行为基本符合"理性小农"理论和"技术诱导"理论;技术属性的差异对农户采用新技术的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投入成本、家庭经济水平、技术的风险情况是影响农户技术采用决策最重要的3种因素。此外,苹果种植户的决策受到家庭劳动力数量的影响较大,小麦种植户受"看其他人的选择或收益"的影响较大,节水灌溉农户受政府鼓励措施和技术难易程度的影响较大;农户对采用技术顾虑因素的认知具有一致性的特征。技术获取条件方面,农户了解技术信息以自发性和分散性的方式为主,专业性的技术信息供给渠道仅起到辅助的作用;农户参与培训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生产技术方面。  相似文献   

7.
王春超  张静 《经济前沿》2009,(10):39-48
面对当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重要现象,本文在现有中国农村劳动者个体行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现阶段农户家庭劳动力流动决策行为的特征。以湖北农户跟踪调查为例,笔者具体从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行业维度和空间维度上分析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决策行为的主要特点,然后分析农户劳动力流动决策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研究发现:第一,农村劳动力流动呈现出的一个基本行为取向是家庭整体理性经济决策。第二,当前农户家庭对农业和非农收入差异的预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外出劳动就业行为选择。第三,农村家庭抚养负担将会影响劳动力就业决策行为。合理地减轻家庭人口负担是持续促进农村劳动力外出流动、推进城市化的重要途径。第四,不同地域农村家庭劳动力的流动就业倾向各不相同,政府部门可以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合理的就业引导政策加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自组织化。  相似文献   

8.
文章借助博弈论的分析工具,以农户的产量决策为例剖析农业生产合作组织中的农户博弈行为及其经济绩效。农户合作能实现多赢,给每个农户带来收益,不合作则集体受损,甚至使合作组织崩溃。然而合作不能自动形成,农户时常会采取低效的策略性行为,从而陷入囚徒困境状态。因此,农业生产合作组织需要构建合适的制度装置,导入激励机制,使合作成为农户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9.
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农户粮食储备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减困脱贫及农民收入,因此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本文对现有国内外文献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和归纳,主要从农户粮食储备的影响与意义、储备动机和目的、农户储粮决策及其影响因素、储粮技术采用及其效果以及制度创新与政策启示5个方面进行综述,最后在总结评述的基础上,提出国内有关农户储粮方面的4个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0.
农户是我国农村最基本的生产单元和微观组织,农业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农户的生产效率上,农户的生产效率决定着我国整个农业的生产效率。因此,对于农户生产效率的研究,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现阶段农业的生产效率以及竞争力。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我国13年(1991~2003)农户的投入产出数据以及2003年全国各地区农户的投入产出数据对农户的综合生产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分析.从DEA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对农户投入产出效率的趋势分析还是区域分析,我国农户投入产出综合效率总体上都比较高;农户的生产纯技术效率比较高,规模效率相对来说就要低一些,致使大部分地区农户生产无效率。因此,从我国目前农业的生产状况以及资源配置情况来看,要提高农户的生产效率、增强农业旁争力。就必须在提高农户生产技术的同时.增加农户的生产规模也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行为与实验经济学理论与方法,通过对吉林省3 445个农户开展的实地实验,使用双重差分评估了风险冲击对农户经济偏好与决策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风险冲击会使农户更加厌恶风险,回避高风险—高回报的生产投资策略,并加大农户对跨期时间偏好不一致的程度,从而降低农户的跨期决策效率。传统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对理性人拥有稳定偏好的假设至少在冲击后短期内并不成立。正规小额信贷可得性能够调节风险冲击,表现在:缓解个体尤其是男性、中老年或低教育水平人口在风险冲击下的焦虑、压力和负面情绪,从而促进农户面对风险冲击时的风险承担行为;降低女性的风险厌恶概率;缓解农户跨期时间贴现偏好不一致的程度;缓解中老年或资产贫困人口的损失厌恶程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农户选择种植传统水稻还是转基因水稻的生产决策影响因素,并将转基因水稻分为产量增加型和成本节约型,将农户分为同质农户和异质农户.研究结果发现,同质农户会同时选择种植传统水稻或种植转基因水稻,而异质农户视其相对优势的差异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分析当前我国农户种植结构选择行为的决策逻辑,提出农户种植结构区域分异规律。研究结果:(1)根据不同农作物的劳动边际产出的差异,可将农作物分为两类,一类是劳动边际产出较高的农作物如水稻,一类是劳动边际产出较低的农作物如棉花;(2)农户心理劳动报酬是在要素市场不发育的条件下,农户对自身劳动价值的判断;(3)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行为逻辑为:农户倾向于选择劳动边际产出与其心理劳动报酬接近的作物。研究结论: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户生产环境较好,该地区农业种植结构倾向于劳动边际产出较高的作物;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户生产环境较差,该地区农业种植结构倾向于劳动边际产出较低的作物。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是国家的基本发展战略,而贫困地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集中反映了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主要矛盾,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点之一.传统农户是贫困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利益相关者.通过研究传统农户的行为,可以深入探讨贫困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理.本文在对位于贫困地区的潘家村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传统农户的土地资源决策行为,来探讨贫困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5.
农户对耕地的投入决策会影响耕地的合理利用。文章通过对云南省典型村农户的随机问卷调查,实证研究不同耕地流向户的耕地投入、收益与决策差异。研究表明:对于单位面积上的劳动、机械和资金投入,流入户反而最低;对于耕地经营收益,流入户净收益最高,未流户日均收益最低;未流户和流出户倾向于"减少"劳动投入,而流入户倾向于"增加"劳动投入;三类农户均倾向于"增加"资金投入;在投入变化对象的选择上,三类农户均偏向于"增加""好质量"耕地的劳动和资金投入,而"减少""差质量"耕地的劳动和资金投入。为促进耕地的规模经营与集约利用,政府应综合采取政策支持、经济激励和行政限制三方面措施。  相似文献   

16.
时学成 《经济论坛》2007,(23):130-132
中央连续3年的1号文件都将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重点,但是当前农户对农业生产投资的积极性并不高.自改革以来,农业投入的主体发生了变化,原来是政府和集体是农业投入的主体,现在农户个体在农业投入中的比重逐渐增大,成为基本主体.据国家统计局报告,农户投入在1987年达到顶峰后开始下降.尤其是自1995年以来,下降幅度比较大,这与政府增加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建立和谐社会的决策不相符,那么到底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投入的因素是什么,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7.
农户参与环境生产意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农户生产角度入手,讨论了农户农业生产过程中参与环境生产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丰富了三种生产理论的实证研究。采用实际数据,建立了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参与环境生产的意愿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影响效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农户有机食品生产中的道德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有机食品生产农户的调查发现,有机食品生产农户道德风险发生的比例高达9.03%。计量分析表明,农户有机食品生产中道德风险的发生受到生产面积大小、农户是否参加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是否与农业产业化组织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是否接受过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政府监督管理的严格程度以及农户对有机食品了解程度等因素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基于全国性大规模的微观调查数据,文章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检验了家庭医疗支出对中国农户玉米和稻谷产量的影响以及对农户家庭种植业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的医疗支出不仅显著地降低了农户的粮食生产效率,减少了玉米和稻谷的产量,而且显著降低了农户家庭的种植业收入水平。农户家庭劳动力的平均教育程度正向影响玉米和稻谷的产量;但是,教育程度对农户种植业收入水平的影响不明显。此外,降雨量促进了农户玉米和稻谷的产量,充沛的降雨量显著地提高了农户的种植业收入水平。因此,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减轻农民患病的经济负担、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中国农户的粮食生产效率并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20.
主要探讨退耕初期不同类型农户响应退耕还林政策的差异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根据农户劳动力和耕地数量,可以将农户分为年轻多地型、年轻少地型、年老多地型和年老少地型;(2)四类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积极性由大到小分别为:年老多地型农户>年轻少地型农户>年轻多地型农户>年老少地型农户;(3)耕地面积是影响各类农户退耕决策最显著因子,而农户年龄是农户退耕决策影响力最大因子。研究结论:影响各类农户退耕决策的因素存在差异,针对不同类型农户制定差异化辅助政策有助于政策的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