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证券化金融中介的一般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超英 《经济学家》2001,(6):112-116
只限于从微观上考虑证券化是不能完整地理解证券化及其所实现的债权流动化的含义的。本文从微观、宏观两个方面对证券化金融中介与银行等其他金融中介进行了比较分析,内容包括经营理念,功能性和资源配置制度等。将证券化作为特定的金融技术,从资金循环结构角度分析了证券化的金融中介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金融结构模式的理论和现实表述目前仍然停留在"金融市场导向型"和"金融中介导向型"两种模式,然而,由于经济系统,尤其是金融系统行为模式的复杂性,现实的金融体系面临着许多超经济之外的实际因素的冲击,使得金融结构呈现出更多的复杂性.本文主要分析现实中金融结构模式的变异和金融结构模式演化趋势的特点,以此研究相对实际的金融结构模式.从而在理论上获得一个全面分析金融结构模式的视角;同时,本文的分析也有助于深化关于中国金融发展模式的思考,从而为我国健全金融体系、调整金融结构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中,银行转型意义重大。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分析了资本监管、金融脱媒、技术脱媒、利率市场化等因素对传统银行增长方式、业务模式、收入结构、内部管理等方面的影响和冲击。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了国内研究存在的理论基础准备不足、研究态度追逐热点等问题。理论根源在于金融中介理论不足以支撑银行转型研究,不能框架统一地解释银行产生及其发展。主要表现为,交易成本没有成为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微观基础;金融结构理论更多关注的是外生给定金融中介以及金融市场等组成部分后的相对变迁,进而忽略了组织创新意义上的绝对变迁;金融功能理论外生给定并经验归纳各种金融功能,从而忽略了其内生决定于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的客观联系等。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框架更能全局性、科学性研究银行转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竞争城市武汉为比较对象,采用2008~2012年间数据,选择相应指标,对比分析了郑州与武汉在金融人才数量、结构、效率等指标的差异,并基于数据统计对比,评价了郑州金融人才供给现状,最后对郑州金融人才资源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金融结构的变迁过程中,蕴含着金融不稳定的因素,客观上两者之间存在着互相作用的机理。同时,金融结构的变迁以及金融稳定的实现都与金融系统功能的发挥紧密相关,所以金融功能观为研究两者关系提供了很好的分析视角。从宏观上看,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通过实体经济和货币政策相互发生作用,货币政策作用于金融系统并影响着金融结构,金融结构的变动直接作用于实体经济,由此引起的实体经济波动将会影响到金融稳定,反之亦存在着作用机制;从微观上看,金融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金融市场结构、金融制度结构、金融融资结构、金融开放结构等,都对金融稳定产生各自不同的、具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的考察发现,在预算约束与金融制度结构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逻辑联系,而且国内外不少文献已经围绕于此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针对预算约束与金融制度选择的关系,现有文献的理论发现大致包括三个层面:第一,虽然缓解乃至消除软预算约束是任何一种金融体系共同面临的挑战,但软预算约束的消除并非一定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长;第二,分权的或者集权的金融体制都具有"内生性",因此,至少在理论上无法对其进行孰优孰劣的直观评判,同时也无法在它们之间进行简单的复制和移植;第三,金融体系应对预算约束问题的能力要远弱于企业制度,因此,当一个国家面对预算约束问题时,应当首先着手改善微观经济基础的金融需求结构,而不是调整金融供给结构。  相似文献   

7.
张宁 《经济学家》2003,(2):78-87
本文探讨了全金融的基本概念,指出了全金融运作模式和全金融产品的基本特征。作者认为,全金融具有目前任何金融混业经营运作模式或单个金融机构所不具备的强大金融功能,是世界金融未来的新形态;全金融运作模式是世界金融未来的主导运作模式;全金融产品是全金融运作模式生存和发展的微观基础,是世界金融未来的主导产品形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区域金融政策问题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王维强 《财经研究》2005,31(2):110-119
区域金融差异是我国金融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文章结合我国存在区域金融差异的现状,讨论在我国实施区域金融政策的有关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实施区域金融政策的必要性;然后界定了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4种模式;最后按照区域金融结构政策、区域货币政策和城乡金融政策的分类讨论了区域金融政策的实施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目前利用金融网络解决金融传染问题的相关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笔者在简单回顾了金融网络的结构特征、描述性指标及几大典型结构之后,从微观角度分析了最优金融网络所具有的一些共同特征,从宏观角度分析了现实金融网络的拓扑结构,研究了网络结构在金融传染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基于此从金融网络的角度提出了提高金融体系稳定性的相关措施,为预防危机的传染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统一发展的关键在于可持续,全局发展的经济社会需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来统筹.金融发展的总量扩张及外延发展迅速,金融是我国工作建设的核心,事关国家经济安全,树立科学发展观对金融经济是经济可以合理地分配的核心地位,金融等的发展中尤为重要.过快的发展使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忽视了质量方面的优化,使经济和金融间的发展关系十分不协调,导致经济金融的发展和科学发展观这一基本原则的相悖.笔者基于对影响金融结构变动主要的因素的探究,继而分析大国经济体金融结构变迁内在的逻辑,并比较银行主导型金融模式和市场主导型金融模式,以期更深地认识大国的经济体金融结构变迁.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金融稳定的实质就是金融体系功能的正常、稳定发挥以及金融结构决定金融功能,阐述了金融稳定与金融功能、金融结构三者之间的联系,分析了当前不利于我国金融稳定的金融结构性因素,并提出了结构调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金融发展水平是区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对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09~2016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从规模、效率、结构三个维度分析金融发展对城乡协调发展即城乡公平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效率的提升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城乡金融发展规模差异和城乡金融发展结构差异越大越不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经济增长和城镇化是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中介传导因素.因此,应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实施区域差异化金融发展战略、优化金融体系资源配置功能,以实现城乡公平和效率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静 《财经科学》2015,(3):56-65
互联网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对于传统经济的影响逐步渗透到金融行业,而金融功能的提供恰恰是互联网企业能够跨界进入金融领域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金融功能视角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典型代表进行梳理,并发现互联网金融在不断扩展传统金融边界的过程中,逐步与商业银行形成负债端快速分流、资产端错位竞争、支付端分庭抗争的局面.随着消费者金融行为的变迁,商业银行变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将网络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推动了金融行业的模式转变,使得金融发展更加的快捷迅速.互联网金融和传统的金融发展模式有着诸多的不同,主要是通过网络技术对资金借贷以及交易处理等环节进行的实施,在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了相应风险.基于此,本文主要就互联网金融内涵及风险主要特征加以分析,然后就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和互联网金融模式的风险加以分析,最后结合实际探究互联网金融的优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国内外供应链金融研究的相关理论文献,对供应链金融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和梳理。通过比较物流金融和侧重金融的供应链金融研究,提出应从产业整合的视角重新界定供应链金融的实质和内涵。文章基于产业视角将供应链金融模式分为三类:银行等金融机构主导、核心企业主导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主导。最后基于产业整合视角,总结了供应链金融协同机制研究。通过文献挖掘深入剖析供应链金融的实质、模式和协同机制,以产业的视角建立供应链金融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设计供应链金融的协同发展机制,能够弥补供应链金融理论研究中所缺失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金融改革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70 年代以来, 金融自由化就逐渐被一些发展中国家作为解除金融压制的主流金融政策。到80 年代这一趋势更是形成了高潮。然而实践的结果是: 通过提高金融体系效率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加大了这些国家金融业的风险。本文以为: 金融自由化作为金融深化的较高层次, 其本身是没有错误可言。关键在于金融自由化这一政策框架有没有相对应的微观主体( 主要指市场经济下的成熟经济机构) , 以及引导政府和微观主体据以调整自己行为的充分信息。而这两点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所缺乏的。基于此, 本文第三部分比较了金融化的两种方案:金融自由化和金融约束。提出金融约束是我国解除金融压制现象和抑制经济气泡生成较为合适的方案。本文第四部分通过对金融约束和金融深化辩证运动过程的分析, 提出微观金融主体为了弥补金融约束导致的成本而进行的金融创新, 是推动我国金融制度发展的根本动力。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金融结构是指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金融结构优化的内涵是指金融功能的自我完善和金融体系运行的可持续发展.就我国而言,当前金融结构优化的路径首先要明晰初始条件,科学地移植发达国家的经验;其次,要以市场化手段,完善金融功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以及其他网络金融服务平台等互联网金融业迅速崛起,交易规模和业务范围不断增加。通过金融产品、服务和模式的创新,带动了金融效率的提升和服务成本的下降,引起了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高度关注。同时我们也看到,国内的互联网金融业还存在诸多问题,关于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孰优孰劣、谁主沉浮的争议不可谓不激烈。  相似文献   

19.
彭建娟 《技术经济》2014,33(9):37-42
构建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利用2001—2010年中国27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对中国金融发展的3个构成要素——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结构和银行发展效率与高技术产业的2种技术创新模式——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与过程创新模式之间存在长期因果关系,但与产品创新模式之间不存在长期因果关系。得出结论:目前中国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多依靠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张而非银行发展效率的提升和金融结构的优化;鉴于产品创新是过程创新的目的和载体,目前存在较强的金融体系功能细化需求,该趋势下的产品创新与金融结构发展及银行效率的进一步拟合将进一步提升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关注金融空间分布和区域要素差异条件下,如何保证地区最优增长等一系列新的现实问题凸显。因而,研究金融市场的地区空间分布、金融资源的区域差异、宏观政策的非对称性和要素空间流动的微观作用机制,成为金融学研究的重点并逐渐形成新的热点研究领域——区域金融。该理论可为深化我国金融改革,健全金融市场结构提供理论基石,因此本文试图将区域金融概念和理论框架进行梳理,通过总结区域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和形成的脉络,进而为我国金融改革提供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