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估临床常见治疗2型糖尿病(T2DM)4种双联降糖方案的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于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内分泌科就诊的14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35例。A、B、C、D组分别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格列齐特、阿格列汀、达格列净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2周时采集患者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同时定期随访并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4组临床疗效、成本-效果,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4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D组治疗有效率最优;治疗后,4组患者FPG、2hPBG、HbA1c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种治疗糖尿病方案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45元、5.07元、9.53元、6.04元;治疗方案D与治疗方案A相比,每增加一单位效果只需多花费17.91元。结论 在4种治疗方案中,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具有较好的药物经济学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36例患者1:1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BG、2hPBG、HbA1c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治疗前、后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5.88%,胃肠反应发生率7.35%,对照组分别为4.41%和5.8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对FBG、2hPBG、HbA1c控制明显,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及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格列美脲+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利拉鲁肽+二甲双胍治疗。治疗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小时血糖(2hPG)]及体重指数(BMI)水平变化、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3%(40/48),与对照组的85.4%(41/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BG、HbAlc、2hPG、BMI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个月后,两组患者FBG、HbAlc、2hPG、BMI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4个月后FBG、BM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8.3%(4/48),低于对照组的25.0%(1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及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接近,但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FBG、BMI水平,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孕妇大网膜组织内脏脂肪素(VF)mRNA表达的变化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200例晚期妊娠妇女大网膜组织VFmRNA的表达水平,其中包括GDM孕妇90例(GDM组)、糖耐量正常(NGT)孕妇110例(NGT组)。检测各组孕妇空腹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水平,采用稳态模型(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IR)指数(HOMA.IR)并计算孕前体重指数(BMI)。结果 GDM组与NGT组大网膜组织中VF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8±0.4、0.5±0.3,空腹血糖水平分别为(4.12±0.14)、(3.65±0.13)mmol/L,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分别为(72±5)、(614-5)pmol/L,TG水平分别为(5.6±0.3)、(3.8±0.3)mmoL/L,TC水平分别为(5.64-0.9)、(3.94-0.3)mmoL/L,孕前BMl分别为(22.6±0.8)、(20.9±0.4)kg/m2,HOMA-IR分别为12.5±5.9、9.5±0.8,两组以上各值分别比较,GDM组各值均高于NG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FmRNA表达水平与孕前BMI呈正相关关系(r=0.32,P<0.01),但与HOMA-IR、TC、TG无相关性。结论 VFmRNA表达上调可能与GDM、肥胖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末期糖尿病患者应用格列本脲联合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与新生儿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妊娠末期糖尿病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遵照双盲随机法分为对照组(75例,采用单纯胰岛素治疗方式)与试验组(75例,采用格列本脲联合胰岛素治疗方式)。比较两组基本资料、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水平(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妊娠结局与新生儿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FPG、2hPBG、HbA1C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新生儿体重、体长、头围、肩周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新生儿早产率、低血糖发生率、黄疸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格列本脲联合胰岛素治疗应用于末期糖尿病患者中,有利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指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糖化白蛋白(GA)、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分别测量患者的GA、HbA1c、FBG和PBG的水平。结果 UA组和AMI组患者的GA、FBG、PBG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白蛋白水平可作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的一项重要检测指标,可预测高危人群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6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患者服用二甲双胍+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服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16周后,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C肽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FBG、2 h BG、Hb A1c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C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同时能改善胰岛功能,减少低血糖发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DDP-4抑制剂西格列汀与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分别与二甲双胍联用及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成本-效果进行分析,寻求疗效显著且价格经济的用药方案。方法以我院2009年3月~2011年2月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03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使用西格列汀和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方案;B组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方案;C组使用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方案,对三组患者进行药物经济学成本及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服药12周成本分别为995.77元、159.38元、699.38元;三组患者控制空腹血糖的总有效率为89.4%、86.2%、83.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餐后2h血糖控制的总有效率为90.9%、73.8%、83.3%,A、C两组较B组有明显优势,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使用二甲双胍控制患者的空腹血糖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优势,而联合用药在控制餐后2h血糖的疗效均较单纯使用二甲双胍有明显优势,其中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较之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较具有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岛素与诺和平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5例,给予观察组患者胰岛素与诺和平联合治疗,给予参考组患者胰岛素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餐后2h血糖(PBG)、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BG、FBG、HbA1c均有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治疗中出现2例低血糖患者,参考组出现11例低血糖患者,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与诺和平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有助于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90例老年2型糖尿病按是否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分为DPN组和NDPN组,检查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各项指标。结果 DPN组与NDPN组病程、年龄比较有差异(P<0.05);FBG、FINS、TC、TG、HOMA-IR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的年龄、病程、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高血糖参与DPN的发生、发展、遗传因素、高血脂症、肥胖和年龄增加(老年)等均可导致神经操作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红光治疗仪联合甲钴胺治疗中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中老年DPN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纯红光治疗仪治疗组(A组)、甲钴胺治疗组(B组)、红光治疗仪联合甲钴胺治疗组(C组)、对照组(D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B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震动感觉阈值(VPT)、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治疗减分率。结果治疗后,C组的FPG、2hPBG、VPT水平均明显低于其他3组,SOD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B组的FPG、2hPBG水平均明显低于D组、A组(P<0.05);A组的FPG、2hPBG水平均明显低于D组(P<0.05)。治疗后与A、B、D 3组比较,C组TCSS评分明显降低(P<0.05);A组与B组T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TCSS评分均明显低于D组(P<0.05)。治疗减分率A组为17.48%,B组为18.64%,C组为31.24%,D组为8.37%,C组治疗减分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运用红光治疗仪联合甲钴胺治疗中老年DPN疗效显著,与单纯红光治疗仪、甲钴胺治疗比较优势明显,可显著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中国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角度出发,预测将达格列净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乙类目录后,未来5年对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基于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数据界定目标人群,并根据专家意见确定达格列净与市场现有药品的替代关系,构建预算影响分析模型。估算目标人群的药品费用与不良事件(心力衰竭住院、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严重低血糖和肾病住院)相关医疗费用,预测达格列净进入基本医疗保险目录后对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影响。结果若达格列净进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目录乙类,2018—2021年对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影响分别为+0.71、+1.41、+2.54、+1.87、-0.08亿元。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多种不同情形下增量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差异不大。结论达格列净在进入医疗保险目录后的最初几年,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但随着达格列净用药人数的增加,其可以节约更多的不良事件相关医疗费用,长期来看会节省医疗保险基金支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口服降糖药物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67例单用口服降糖药物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于睡前加用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 h 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与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的FPG、2 h PG和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FCP、2 h CP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降糖药物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明显且安全性较高,患者血糖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盘锦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单纯接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为对照组,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β_(2)-微球蛋白(β;-MG)、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在稳定血糖、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蛋白尿等方面效果显著,能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进程,与口服降糖药物相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T)在临床诊断2型糖尿病(T2DM)是否合并心肌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接收的80例T2DM患者(实验组),分为实验A组(52例未合并心肌损伤患者)与实验B组(28例合并心肌损伤的患者);同时,随机选取40例非T2DM与心肌损伤受检者作对照(对照组),对三组患者均进行cTnT及血糖水平检测,并分别对相关指标作对比。结果实验A组与实验B组相比在cTnT水平上相对要低,与对照组相比,两组cTnT水平均明显更高(P<0.05);在2hPBG与FBG两项血糖指标上,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更高(P<0.05),且实验组内对比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 cTnT是临床诊断T2DM是否合并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之一,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糖尿病健康管理效果。方法样本来自南京江宁麒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范围内参与免费用药的糖尿病患者共11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8例)与对照组(56例)。对干预组实施健康管理措施,对照组只进行常规诊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腰臀比(WHR)和体重指数(BMI)均不存在明显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BMI值、WHR值呈现较为明显的正相关,经检验,仅餐后2 h血糖值与WHR值之间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收缩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社区可开展更为深入的尝试,把健康管理运用于其他慢性疾病和各类人群中。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适合的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发挥健康管理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与阿卡波糖治疗二甲双胍控制不佳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98例用二甲双胍(至少8周,用药剂量应≥1500 mg/d)治疗且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仍为7.5%~11.0%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沙格列汀组和阿卡波糖组,各49例。两组患者治疗二甲双胍的剂量和用法不变(1500 mg/d),沙格列汀组加用沙格列汀,阿卡波糖组则加用阿卡波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b A1c、空腹血糖浓度和血糖达标率(Hb A1c<7.0%),以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4周后的Hb A1c和空腹血糖浓度均显著降低(均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周时沙格列汀组患者的Hb A1c和空腹血糖浓度均优于阿卡波糖组(均P<0.05);治疗12周后沙格列汀组患者血糖达标率(Hb A1c<7.0%)优于阿卡波糖组(P<0.05),但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血糖达标率(Hb A1c<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沙格列汀组明显低于阿卡波糖组(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结论沙格列汀与阿卡波糖均能有效治疗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但与阿卡波糖比较,沙格列汀发挥疗效快,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与格列齐特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其优劣。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52例,随机选取其中分别采用瑞格列奈与格列齐特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各40例。疗程为12周,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BG)、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各项生化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经过12周治疗后,两组FPG、PBG、HbA1c及BMI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且瑞格列奈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综合治疗比较,瑞格列奈组明显优于格列齐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比格列齐特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肥胖型高血压患者126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3组,各42例,A组患者单用氨氯地平治疗,B组患者单用二甲双胍治疗,C组患者联合使用两种药物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胰岛素、血压、血糖、血脂、血红蛋白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C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2%,明显优于A组和B组的81.0%、71.4%;治疗后C组患者血压改善明显优于A组、B组;B组及C组降脂效果均优于A组;C组胰岛素抵抗效果明显优于B组、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氨氯地平联合使用对肥胖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改善明显,对血脂及胰岛素抵抗也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其子女以后身体状况的影响。方法对医院124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子女进行随访,设为GDM组,检测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身高体重Z评分(WHZ)、年龄体重指数评分(BAZ)。并设98例正常孕妇子女为对照组。结果随访子女中血糖监测均未见异常,但GDM组与对照组小儿肥胖有明显差异(P<0.05);GDM组巨大儿与非巨大儿和对照组非巨大儿在体重、BMI、腰围、WHZ、BAZ方面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GDM严重影响子女的远期生长发育,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有效控制血糖对后代远期健康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