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李丹 《生产力研究》2004,(8):139-140
环保产业被誉为 2 1世纪的“朝阳产业”。随着环保产业的高速发展 ,其终端产品———环保产品将大量出现。作为一种与传统产品不同的新型产品 ,其定价有其独特之处。本文在对环保产品定价理论依据分析的基础上 ,将对影响环保产品定价的因素进行分析 ,进而探讨环保产品定价适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7,(5)
环保产业是我国"十三五"时期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从界定环保产业、环保产业发展现状等概念出发,分析了当前环保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具体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而环保产业的"被动式"需求拉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效性、产业链上下游市场结构的异质性、环保产品和服务的广泛化与非标准化等特征,决定了环保产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政府导向的市场化环保产业链体系。本文运用产业链理论,结合中国环保产业的实际情况,首先提出环保产业的发展应该以政府导向作用为逻辑起点;其次建立一套基于产业链内市场环境与企业能力的产业链整合体系;最后得出结论,即引导环保产业合理集中、完善融资体系、搭建综合性环保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将是政府推动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治理的任务繁重,但环保产业却存在着技术基础落后,结构体系不合理、产品技术含量低,开发后劲不足,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等问题。治理环境污染需要我们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总结目前我国环保产业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认为中国环保产业的要想得到理论研究的指导,就不能回避对几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即当前我国环保产业内涵的界定;环保产业的价值和评价体系;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特有规律;中国加入WTO对我国的环保产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外部性、产权不分是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源;公众环保意识低、环保产品需求不足而不具有竞争优势,是企业选择污染环境而不是生产环保产品的重要原因,也是环境问题不断恶化的催化剂.为防止环境问题不断恶化,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界定产权、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以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7.
节能环保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和主导产业,政府应根据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具体特征,科学界定政府职能和作用,完善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市场机制等机制体系,促进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壮大,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单永贵 《经济师》1999,(6):53-54
环境保护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环境保护产业的形成。起步于本世纪70年代的我国环保产业,20多年来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程。当1988年宋健提出促进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的时候,全国环保厂家仅2000家,职工30多万人,产品2000多个,年产值40亿元左...  相似文献   

9.
潘理权 《技术经济》2000,19(7):9-11
一、环保产业的内涵环保产业是指其产品和服务用于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 ,以利于提高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新兴产业。污染的治理、资源的综合利用、环保产品和设备的生产开发构成环保产业的主体。环保产业是人类环保意识觉醒的产物 ,它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 :( 1)内容广泛性。环保产业广泛渗透在一、二、三产业的各个领域 ,包括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品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施工、设施运营等等。 ( 2 )外部经济性。环保产业具有正的外部经济效应 ,它通过与其它产业的投入产出关系 ,可以用自己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由此产生了与环境治理相关的环保产业.目前,很多学者就如何发展环保产业以便更好地为环境服务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但环保产业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间接地影响了环境治理的进度和效果.文章在分析了长江三角洲环保产业的现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产业集群来发展长江三角洲环保产业的新思路及发展环保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对环保产业的财税扶持政策现状,指出我国环保产业在财税扶持方面存在着财政支出不足、财政补贴手段单一、税制不健全等弊端;提出综合运用财政工具、配置税收政策等对策,为环保产业架构一个有利于发展的空间,使我国环保产业跨越式发展,以吻合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杨羽頔  綦勇  杨硕 《技术经济》2021,40(11):122-132
环境规制既能促使工业企业增加环保投入,也会加重其财务负担.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弱化环保投入造成的财务负担,是科学处理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关系的关键.本文从源头端政府创新激励与末端产业化环保治理两个维度,讨论企业环保负担的弱化机制及国有企业的异质性,并手动收集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源头端技术创新激励及利用专业企业进行末端产业化环保治理两种机制能够缓解环保投入给企业财务造成的压力,但机制的有效性存在一定条件约束.国有企业的政策工具属性,会弱化源头端创新机制的激励效果.政府为发挥国企的环保示范作用,可能造成国企的末端环保投入过大,降低末端产业化治理的效率.随着更严厉的环保法规出台,地方政府可能给予企业过度的环保激励,进而降低产业化治理的收益.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立一个CGE模型,并对该模型在存在和不存在环境税优惠政策两种场景下的社会产出、产品供应和社会福利状况进行模拟分析,考察环境税优惠政策的环保效应。结果表明,环境税的税收减免在长期内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不大,但是,它却会对环境税的环境保护效果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在使用税收减免工具时,政府要从社会福利和环境保护、能源使用等方面加以考虑,避免社会总福利的净损失。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森林公园是森林旅游的主要载体,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第一个森林公园,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景区。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业“重发展,轻保护”的错误思想,导致公园旅游从业人员及管理人员生态环境意识的薄弱,公园内的生态环境教育及保护措施缺乏,环境监测、生物多样性监测、旅游发展监测和游客体验监测等生态环境保护的科研支持体系更是空白。通过建立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制度,建立森林公园环境解译系统,建立环境监测体系、生物多样性监测、旅游发展监测和游客体验监测体系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教育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科研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保护税的征收,有效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同时也会对经济和碳排放产生一定影响。通过构建包含环境保护税模块的CGE模型和江苏省2018年环境社会核算矩阵,模拟分析不同环境保护税税率对江苏省经济发展和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1)征收环境保护税会给江苏省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当征收税率上升时,江苏省GDP、出口、省际调出等会下降,而居民和地方政府收入几乎没有变化。(2)环境保护税税率上升时,不仅会增加环境保护税收入,还会减少江苏省碳排放水平。(3)对于大多数行业,环境保护税税率上升会造成行业产出下降,但是对于污染物排放强度较低的行业,行业产出会上升,碳排放会增加。(4)为了更好地完成碳减排目标,建议江苏省可以适度增加环境保护税税率或加征碳税,对于污染物排放浓度较低的行业,可以采取补贴措施鼓励发展;对于污染物排放强度较高的行业,要推动转型升级,降低排放强度。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环境税收体系的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贤敏 《经济经纬》2005,(5):133-135
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的税、费措施存在许多不足:排污收费的随意性很大,不能充分发挥保护环境的作用,缺乏专门系统的环境保护税,环境保护的目的难以实现。为此,必须完善现行的环境保护税收措施,开征环境保护税,以重构我国的环境税收体系,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国家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扶持的领域。武汉市发展环保产业既有国家政策支持、宏观环境良好、市场前景广阔、科教资源丰富和区位优势明显等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又存在市场信息资源整合不够、科教资源整合不够、政策资源整合不够与制度创新不足等发展障碍。武汉市发展环保产业必须实施资源整合,创新制度和体制,从而更好地促进武汉市环保产业集群的大力发展,把其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环保压力,因此环境保护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对进口商品实施高标准的环保要求已成为大势所趋.欧盟的"双绿指令"正是在此背景下诞生和实施的,是欧盟环境保护理念和贸易保护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介绍了欧盟"双绿指令"的主要内容,并对其作出评析,重点提出了对我国环境立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市场手段与政府管制的环境保护策略使企业与政府成为环境保护的两支基本力量,但是二者的终极目标并非保护环境,不能从根本上维护社会及其成员的环境利益,而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则以保护环境为根本目标。在实践中,它具有推动环境法律与政策发展、维护环境污染受害者利益、提供信息与咨询服务、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的积极作用。当然,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也有其消极作用,它自身的发展也面临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