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以来,日本对其科技体制进行了系统改革,建立了凝聚企业、社会共识与加强一元化领导的决策机制,建立了各司其职又分工合作的创新模式.目前正努力建设以科学家为中心的科研体制.通过改革,实现了“日本式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合理的机制带来了高效的创新,日本在各国激烈竞争的战略性科技领域名列前茅,成为维持其第二大发达国家地位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深刻把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视角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们对企业需承担社会责任已达成共识,但理论上对企业社会责任争论很大,国内外不少学者分别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等角度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文章从法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我国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立法建议,以希在制度上寻求突破点.  相似文献   

4.
正本次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以国际视野和全球智慧,就共建共享丝绸之路经济带充分交流看法、发表意见,在求同存异中凝聚最大共识,奠定复兴丝绸之路、打造沿途各国利益共同体的基础。凝聚共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多赢战略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最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并得到沿线不少国家的响应和支持。然而,作为一个涵盖40国30亿人口的战略构想,显然需要凝聚最大共识方可付诸行动,  相似文献   

5.
赵安顺 《经济师》2001,(9):232-233
文章从系统论的角度 ,通过对农业、工业经济社会以及知识经济社会的生产要素的分析比较 ,提出了知识经济社会的生产要素应为知然、知所以然、知法、知人以及企业家才能 ,亦即“四知一能”的论断。并结合加入WTO ,提出了我国经济建设应做好的准备  相似文献   

6.
中国学术界常以20世纪末为分界线,将中国的公民社会研究进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并且认为:第一阶段的研究主要是对中国公民社会的建立以及西方公民社会理论译介和移植进行讨论;第二阶段的研究主要是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对作为实体的公民社会进行实证研究。这种中国公民社会研究进程的“两段论”在中国学术界已成共识。从1992-2007年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的统计结果来看,这一“两段论”的划分共识具有真确性。  相似文献   

7.
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关系到社会稳定、企业安全的基本的社会基础,也是以人为本,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的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文章对如何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新常态下如何构建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提出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指出,"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碎片化将是我们下一步改革与制度重建的起点与突破口,对社保制度碎片化的探讨与反思,将有助于我们凝聚共识,努力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在工业化进程中,由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节能减排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对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的行动的重视与日俱增.从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的世界环境大会到2009年哥本哈根达成没有法律约束的碳减排协议,人类社会必将在碳减排问题上凝聚共识:历史现实原则、公平正义原则、区别对待原则和伦理道德原则等更多的共识,取得更多的成果,必将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夏小莉 《当代经济》2016,(36):72-73
全面推进项目兴市、改革兴市、实干兴市是吉首市委提出的三大兴市方略,目标是建设“武陵山区文化旅游中心城”.文章结合“三个兴市”战略的内涵和要求,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角度进行了诠释,并对如何在建设“武陵山区文化旅游中心城”中落实“三个兴市”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退保:短视还是利益博弈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退保,是对中国正在逐步建立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削弱。分析愈演愈烈的农民工“退保潮”,有效解决农民工退保问题,对于完善中国养老保障体系,促进中国新农村建设意义深远。从农民工自身角度以及政策角度分析农民工退保的主要原因,提出政策制定应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2.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共享发展理念,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建设意蕴.落实共享发展是“十三五”时期池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实践命题.破解共享发展本土化、实践化难题,要从中央的决策部署出发,对照“十三五”时期共享发展的实践要求与价值方向,认清全市落实共享发展、推进社会建设的主要瓶颈.在实践中坚持以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从民生建设、发挥生态优势、载体建设等方面,持续推进池州社会建设新实践.  相似文献   

13.
论学习型社区的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鸿鸿 《发展研究》2003,(2):51-52,56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讨论与发展现实,在我国,“学习化社会”的讨论也日益火爆,“学习化社会”正成为一个使用频繁的概念。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因此,学习化社会的根本是学习型社区的建设。本文拟就学习型社区建设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作些探讨。 一、国际上学习型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一番由高校扩招带来的快速外延式扩张之后,必须转向内涵式发展道路已经成了社会各界的共识。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办高等教育,在经历大规模硬件建设和生员扩张后。也面临着如何加强内涵建设、苦练“内功”、不断提升办学质量、逐步凝聚和彰显办学特色、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更为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比较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转型经济中“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作了初步比较分析。“华盛顿共识”不仅曾对拉美国家经济发展产生过不利影响,而且曾作为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初始阶段的重要政策,在俄罗斯等转型国家广为推行。这一政策导致这些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发生衰退。2004年5月“北京共识”的问世,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华盛顿共识”政策的失败。“北京共识”是中国转型经验的概括与总结,它表明,对于发展中的转型国家来说,实施什么样的转型政策决定着一个国家转轨与发展的绩效。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际上逆全球化思潮泛起,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孤立主义凸显,难民危机、恐怖主义等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这些复杂变化在欧洲、中东表现得尤为明显.为此,我们于2017年4月赴法国、波兰、以色列进行调研,与法国战略与预测总署共同举办了中法圆桌研讨会,与法国、波兰、以色列三国政府部门和智库进行了11场座谈交流.从调研情况看,这些国家应对全球经济变局的主要做法是:加快经济社会改革重塑国家竞争力;推动经济转型应对内外环境变化;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制高点;创新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增强发展活力.研究和总结这些国家的经验,我们应坚持把供给侧改革作为应对全球经济变局的根本途径,更加注重凝聚社会共识推进改革,更大力度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合作,并加快推进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7.
随着“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理论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建设法制社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稳定的行政监督机制,但目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其监督效能远未达到预期.本文从如何对行政权力进行有效制约与监督的角度,分析我国现行行政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一个国家既定经济制度下的不同经济组织形式都带有政治、社会和价值观属性,混合所有制经济也不例外.从宏观制度看,西方国家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不仅具有政治与社会属性,而且凝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和“国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双重价值观.从微观市场看,在企业资本组织形式上,西方国家一方面因遵循市场经济一般规律不在一个企业里搞“国有私有资本混合”,另一方面又在资本主义价值观支配下坚持企业的资本私有性质的完整性,甚至有时不惜“违背”市场经济规律.这表明,在政治、社会和价值观属性上,世界上没有所谓“纯粹”或制度“中性”的企业资本组织形式,也没有什么“纯粹”或制度“中性”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二手衣物市场潜力巨大,然而巨大的市场潜力目前仍尚未得到有效开发.从资源的角度分析,大量闲置资源未得到合理配置,同时造成大量资源浪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背景下,本文基于调研从大学生二手衣物市场角度切入,介绍目前大学生二手衣物交易情况,从卖、卖方以及交易平台三个微观主体角度探析我国校园二手衣物交易“冷淡”原因,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促进大学生二手衣物市场的建立与完善,实现资源有效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20.
美丽中国之“美”既是天蓝水绿的生态美,更是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政通人和的和谐美.如何选择“美丽中国”建设的合理途径,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基于对“美丽中国”内涵和表现形式,以及党中央多次会议中提出的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本文论证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质和核心在于推进生态文明融合发展,从行政区和类型区两个角度,对分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