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推动新疆生产建设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下,兵团城镇化的发展符合党和国家的号召,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新疆整体稳定,从而带动其经济进一步增长。兵团人口分布对于兵团城镇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分析兵团人口分布状况、各团场人口发展情况等,研究其存在的问题,在加快人口迁移及人口流动角度提出对于优化兵团人口分布的策略,从而为兵团合理规划人口迁移及其城镇化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人口就业与经济增长密不可分.本文基于1978-2018年四川省人口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构建人口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并结合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对人口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人口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的正向冲击作用,并提出推进人口就业和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就业人口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记者从2013年2月21日召开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兵团主体功能区规划》经兵团批准,近日正式发布实施。这是兵团第一部国土空间开发的基础性、战略性和约束性规划,是科学开发兵团国土空间的行动纲领和远景蓝图。该《规划》的实施,旨在统筹谋划兵团未来产业布局、人口分布、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规范开发秩序,引导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实现兵团科学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和特殊的人口环境使得用就业弹性和奥肯定律均无法有效反映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更无法刻画经济波动对就业的冲击。本文从宏观经济景气波动影响就业增长的三个路径: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和政府公共就业政策来建立系统的分析模型,以探析经济波动与就业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和滞后冲击效应。在劳动力供给系统中,经济波动使经济活动人口增多,加快了就业增长;在劳动力需求系统中,经济波动不利于经济增长,从而不利于劳动力需求增长;在政府就业促进政策系统中,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投入缓和了经济波动对就业增长的冲击。  相似文献   

5.
古典二元经济理论将非正规部门视为一种边缘现象,认为其就业规模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缩减。而在中国,非正规部门已成为四元经济结构的重要部分,但尚无经验研究探讨中国的经济发展与非正规就业存在何种关联,原因之一在于缺乏对非正规就业规模的认识。本文以"经济活动人口-失业人口-正规部门就业人员"的思路估算31个省区市1990、1995、2000、2005、2010年城镇非正规部门的就业规模,研究表明:2000-2010年中国城镇的非正规部门就业人数维持在1.2亿人左右,2010年占城镇经济活动人口的32.3%,是吸纳城镇就业的最大部门。以估算结果为基础,拟合面板数据模型表明:就中国而言,古典二元经济理论并不适用于人均GDP低于2.2万元的发展阶段,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非正规部门的就业规模存在逐步缩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新疆兵团民族人口是联系兵团与地方的重要纽带。当前,在兵地经济融合发展背景下,兵团民族聚居单位也面临了新的发展环境。立足兵团民族聚居单位发展现状问题,对其发展对策进行研究和探讨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兵团中小企业在促进兵团经济持续增长、满足社会需要、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结合新疆兵团统计年鉴的数据,运用Excel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了兵团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详细地分析了兵团中小企业在融资、员工素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兵团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影响我国劳动力就业状况的诸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朝黎 《现代财经》2000,20(9):56-59
我国失业人口激增、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对大量的失业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是处理就业问题的关键。本文通过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教育活动、劳动力流动等几个影响就业的因素加以分析研究,以期对影响我国劳动力就业状况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政府促进就业:目标、制度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将始终伴随就业的巨大压力,“政府促进就业”是解决失业、实现充分就业的关键,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课题。充分就业是宏观调控的优先目标,促进就业则是政府首要的经济职能。政府促进就业的目标人群将不再局限于城镇人口。政府促进就业要着力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帮助就业弱势群体就业和再就业、协调城市就业与农业剩余劳动人口就业以及维护公正、有序的就业市场环境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笔者基于我国1991年~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和面板模型检验等方法,构建了就业与经济增长、人口、工资之间的个体固定效应变系数面板模型,从全国层面分析了经济增长、人口、工资因素对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存在较明显的地域特征,就业—经济增长弹性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较强的负相关性;工资上升对就业表现出正面影响,就业—工资弹性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较强的正相关性;总人口变化对就业的影响没有很明显的地域差异,就业—人口弹性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相关性较弱.  相似文献   

11.
兵团“十一五”期间劳动力供求状况的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时期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市场化、壮大经济实力、调整经济结构、产业发展重点与布局的关键期,而劳动力供求问题又是影响兵团这一系列目标实现的突出问题。文章对兵团"十一五"时期的劳动力供求状况变迁的情况进行预测分析。比较准确地量化出兵团在目前及未来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将会面临的劳动力供求矛盾问题,为政府进行人口发展战略决策和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可行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就四川省的人口现状和趋势,尤其是人口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最为突出。因此,为了探求四川省人口结构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从人口的产业结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就业弹性逐渐降低,各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参差不齐,适龄劳动人口负担重,对经济增长抑制作用凸显,尤其是对第三产业的抑制突出,人口的文化素质总体上比较低,抑制了产业经济的优化升级。最后,针对分析结论结合现实情况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关于“隐性就业”若干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隐性就业”的界定 对隐性就业大致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界定。广义的隐性就业主要包括:公开失业者、下岗职工的隐性就业;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从事第二职业或兼职活动;地下经济活动等。狭义的隐性就业主要特指下岗职工隐性就业。鉴于目前我国再就业问题的严重性,大多数研究针对狭义的界定。 一般研究认为,隐性就业就是劳动者在失业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伴随着兵团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的加速发展,兵团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从总体发展状况看,兵团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仍面临着诸多问题。文章在分析兵团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索制约兵团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对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经济享受了30年的"人口红利"在逐渐衰退,开始进入后人口红利时代。在新的时代,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中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就业呈现出择业标准多元化、择业方式自由化、就业形式短工化等趋势,同时也凸显了就业过程中的"制度荒"、"权益荒"、"技能荒"带来的严峻挑战。因此,从制度、社会保障、就业培训等层面提出相应对策,对于有效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与城乡就业问题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刘伟德 《经济地理》2001,21(4):427-430
本文通过对就业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关联分析,提出我国低人口城市化水平是导致当前城乡高失业率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认为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将从控制劳动力供给速度,刺激经济增长以增加就业需求,改善劳动力配置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就业能力等四个方面提高我国城乡就业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将由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转变,农村人口就业非农化转移的主要空间和根本出路在城镇。我国农村城镇化也开始引入市场机制,选择了加速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人口非农化的战略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国家更加明确了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政策方针,人口问题的解决依赖于经济问题的解决,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越来越成为人口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人口就业、教育与人力资本、收入分配、人口红利、社会保障等是关系到人口和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对2007年的相关重要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而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9.
利用武汉市2007—2011年的人口和就业面板数据,通过ArcGIS方法探索人口与就业的分布与扩散在空间上的差异性,再运用异速增长模型和人口—就业相互作用模型分析二者的空间协调性及其引致关系。结果发现,武汉市就业主要集中于中心城区,而人口近一半集中在近远郊区;2007—2011年,人口和就业仍向中心城区集中的同时也向外围扩散,各圈层人口与就业扩散同步性较差,特别是在内部圈层,就业先于人口向郊区扩散;总体上武汉市各圈层的人口与就业发展相对独立,并不存在相互的引致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最近十几年来,我国经济出现了高增长和高失业并存的现象。可分劳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促进了产出增长,同时也促进了就业增长,但对就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小于对产出增长的促进作用,同时与技术进步相伴的资本投入也对劳动起到了替代作用。在经济活动人口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技术进步对产出和就业增长影响的不对称性,是我国高增长和高失业并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