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曾冬生 《时代经贸》2008,6(8):123-124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从量化的角度分析新疆产业结构。通过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来分析新疆经济的产业结构及各产业间相互依存度,各产业的优先发展顺序以及波及效果问题。  相似文献   

2.
主要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及其模型,依据江苏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数据资料,计算出金融业及各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感应度系数等有关指标,从总产出及其使用情况、总投入及其结构、直接产业关联和完全产业关联等角度,就金融业对江苏省经济的直接影响和完全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金融业是江苏省经济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产业组成部分,但与其他产业关联度不高,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较弱,属于强制约力、弱辐射力的产业。  相似文献   

3.
任晓辉 《经济视角》2012,(4):14-15,28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房地产业过热、过快发展,房价居高不下,举国关注。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基于我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利用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投入结构等指标,定量测度我国房地产业的产业波及效应及产业关联,从而明确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构建重庆市产业结构优化模型——投入产出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投入产出从量化的角度研究国民经济体系中或区域经济体系中各个产业部门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 ,本文通过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生产诱发系数及生产的最终依赖系数来分析经济的结构比例、各产业间相互依存的程度、各产业的发展顺序以及产业的波及效果问题 ,为重庆市经济结构的优化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新疆2002年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依据,从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以及投入产出乘数效应这三方面对新疆旅游业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后发现,新疆旅游业对新疆经济的推动作用有限,旅游业自身的发展依赖于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及交通运输设备业的发展,且旅游业的发展并未带来交通运输业的显著发展。  相似文献   

6.
韩斌  刘朝明  李亮 《生产力研究》2007,(16):115-117
对产业关联强度的研究在产业经济理论上是一个新的进展。文章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揭示一个区域经济体系中不同省级行政区产业间投入和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为制定相关的区域产业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文章以MRIO模型为原型简化了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推导出两个新的系数,使得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区域间产业关联强度研究成为可能,并对四川和重庆之间七部门的产业关联强度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高雷  李芬香 《财经科学》2008,(5):95-102
文章通过对我国2002年122个部门投入产出表重新计算整合,得到15个产业部门投入产出表,由此计算出各部并门的直接消耗系数、列昂惕夫逆阵、直接前向关联指数和直接后向关联指数、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生产诱发系教.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我国保险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并提出加快发展我国保险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基于“行业—教育水平”就业投入产出框架,综合考虑产业结构、教育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联动关系,研究发现:第一产业当前仍是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创造的主要贡献者,但与其他产业协同效应受到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在第二、三产业中,职业教育在多个行业的就业创造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在低等教育水平到中等教育水平区段中,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越高,其推动和拉动就业的关键行业越多。因此,应根据产业结构动态变化进行继续教育机制创新,继续扩大试点推行12年制义务教育,健全职业教育培养体系等措施以解决我国现阶段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基础设施部门所处于位与其他部门之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础设施作为一个部门,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向前诱发(拉动)效应,即基础设施部门的发展需要其他部门提供必要的原材料、资金、技术、服务等,体现为基础设施部门对其他部门的依赖,一个是向后波及效应,即基础设施部门的发展为其他部门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服务,体现为基础设施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支持。无论是依赖或支持都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其他部门的经济发展,前者可用影响力程度或影响力系数来表示,后者可用需求感应程度或感应度系数来表示,1997年山西省基础设施部门的影响力系数为0.9531,感应度系数为1.0057,两者都说明山西省基础设施部门对整个山西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惠娟  蔡伟宏 《经济前沿》2009,(2):48-53,64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技术,从最终需求的角度出发,计算和分析服务业内部各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程度和影响力系数、感应程度和感应度系数、各项最终需求的生产诱发额和诱发系数、各部门对最终需求的依存度,以此分析我国服务业最终需求与内部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特征,并提出需求管理政策,以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琪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156(1):120-122,127
本文利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两个指标,分析了山西省2002年产业关联特征,并与1997年山西产业关联和2002年全国产业关联特征进行了对比.主要结论是:山西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化工、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等传统重工业部门依然是双高产业;通用、专用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等制造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也越来越强;同时,交通运输及仓储、教育、科学研究事业等第三产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新疆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出发,依据主导产业指标的选择原则,选取主导产业的相关指标系数,然后由投入产出表计算主导产业的相关指标系数,从产业关联方面分析新疆各产业的影响力、感应度、技术、劳动投入结构、经济效益等指标系数与主导产业的关系,综合备因子的影响力大小,依据排名得出主导产业,最后对新疆主导产业的选择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常态下,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攻坚阶段,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成为保障经济持续中高速增长的关键.根据多年投入产出表,利用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诱发系数等分析,发现我国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升级,工业发展正在由原料和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金融业作用迅速提高;利用动态归因矩阵模型,分析发现2002-2007和2007-2012时期需求拉动增强型的产品部门,由机械制造业、化学工业等第二产业逐渐转向商务租赁服务业、金融业等第三产业.同时,发现制造业生产效率不高、高技术产业发挥作用缓慢、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影响力低且不敏感、消费需求拉动不足且城乡新消费热点存在差异等问题.因此,按照“有效顺序”发展原则,提出完善科技创新制度、大力发展旅游业、引导居民消费转移等对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相似系数、区位商对天津滨海新区、北京与河北的产业相似程度、专业化程度和优势产业进行了比较,运用投入产出弹性模型,对滨海新区、北京和河北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了回归分析.结合各地区的区位优势与资源要素禀赋,实行跨行业的区域产业合作,实现区域内各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是未来天津滨海新区、北京与河北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程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基于湖北省2005年投入—产出延长表,运用直接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产业关联指标分析了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程度。结果表明: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二者之间的直接消耗情况看,制造业不仅对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如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的依赖性较大,而且对技术及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的依赖程度较高,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平均直接消耗水平不高,而且明显低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平均直接消耗水平;从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及其分解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以及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不强,同时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引力作用十分微弱。上述研究结论表明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发展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6.
屈大磊  王雨 《经济论坛》2007,(20):17-19
产业关联分析从量化的角度研究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中各个产业部门之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主要通过产业的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生产诱发系数和最终依赖度,来分析经济的结构比例、各产业间的相互依存程度以及产业的波及效果.  相似文献   

17.
马琳 《经济论坛》2012,(7):33-35
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基于此,本文利用新疆1978~2010年期间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样本数据,通过运用协整理论的相关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新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同时得出了各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具体关系.并在此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何永芳 《财经科学》2006,(9):119-124
根据各产业几年的增长率、需求收入弹性、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以及四川省情等几个基本原则,经多次筛选,最后确定四川"十一五"时期的主导产业为化学工业、医药工业、电力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和旅游业六个产业.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1990~2011年新疆三次产业产值和就业数据为依据,运用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各个指标,对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认为新疆最有发展潜力且吸纳劳动力能力最强的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次之。  相似文献   

20.
施金亮  周德力 《经济师》2007,(12):27-28
文章从产业关联角度对房地产业、旅游业进行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房地产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发展找到理论上的依据。旅游房地产业是房地产业与旅游业结合的产物,其吸收了两者的各自所长,形成自身的独特优势,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