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经济研究》1982年第1期发表了李光远同志的《劳动力所有制论质疑》(以下简称《质疑》)。该文在论证“劳动力所有制论”不能成立的过程中,认为雇佣工人对自身的劳动力并没有真正的所有权,从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不存在劳动力所有制。我认为,否认雇佣工人是自身劳动力所有者的观点,既不符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客观  相似文献   

2.
<正> 李光远同志的《劳动力所有制论质疑》(以下简称“质疑”)否定劳动力所有制的主要论据有三:第一,劳动者是“生产的主体,因而也是占有和所有制关系的主体”,这适用于“撇开一定的社会形式”的生产一般。既然劳动力不是占有的客体,当然不存在劳动力所有关系问题。第二,在奴隶制和农奴制下,劳动者直接属于生产资料之列,生产的主人(奴隶主和农  相似文献   

3.
<正> 胡瑞梁同志是我所敬重的老经济学家。近年来《经济研究》先后发表了他的三篇有关劳动力商品问题的力作:《论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载1987年第12期,以下简称《一论》)、《论劳动力价值、按劳分配和劳动力商品化的历史意义》(载1988年第1期,以下简称《二论》)、《关于劳动、所有制和等价物交换的一些理论问题》(载1989年第1期,以下简称《三论》)。再三研读以上“三论”,我感到作者在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问题的讨论中独树一帜,既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和按劳分配,又肯定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的商品  相似文献   

4.
<正> 在“劳动力所有制”问题的讨论中,有同志说,根本否认存在劳动力所有制问题,会妨碍我们更深入地探讨按劳分配问题;有的同志则明确地说:“劳动力部分个人所有关系是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劳动力个人所有权是按劳分配的基础”。我认为,把社会主义条件下按劳分配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归之于社会主义下存在劳动力个人(部分个人)所有(或说是原因之  相似文献   

5.
论社会所有制──兼答于光远同志在《关于“社会所有制”》一文中提出的有关问题丁建中经济学界的老前辈于光远同志在最近发表的《关于“社会所有制”》一文的结尾说:他对社会所有制的探索已有十多年,“现在可以有把握地下某些判断,但仍然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这是很自...  相似文献   

6.
劳动力所有制论质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近年来一些报刊关于“劳动力所有制”的讨论,在我国是第二次了。第一次起因于1959年批判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共产风”,“一平二调”;展开于1962年。当时,经济学界一些同志从理论上提出了这样的观点:除了通常所说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外,还应该有一个“劳动力所有制”范畴,只有把二者共同作为生产关系的基础,才能完整地理解任何一种生产关系,把不同类型的生产关系加以区别。现在。问题再提出的历史背景,主要是经济的调整和改革要求人们对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以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等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究。主张“劳动力所有制”的同志认为,这个提法不仅是理论上一个新的突破。而且有助于回答社会  相似文献   

7.
<正> 林子力同志的新作《论新型等价交换》在《文汇报》首先摘要发表时,该报编者推荐说,这是一篇对社会主义和商品经济理论“作出了与传统的、人们熟知的观点有很大不同的解释”,“令人耳目一新的论文”。我读全书后对此话有同感。受此书启发,我想对其中涉及的关于劳动、所有制和等价物交换等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读者和子力同志。由于这本书是子力同志对他历年形成的基本观点的概括和发展,在讨论中自然也要顾及他的其他论著。劳动和物质生产条件劳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本质的实践活动。人一旦开始生产自己赖以生存的物  相似文献   

8.
<正> 《经济研究》1979年第8期上发表了孙冶方同志的题为《论作为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生产关系》一文,对斯大林同志关于生产关系的定义,首先冲破传统观念,提出了不同意见,读后既受启发,又有疑问。现就所有制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一马克思对蒲鲁东的批判孙冶方同志不赞成斯大林同志把生产资料所有制列为生产关系中的一个独立组成部分。他提出的根据概括起来就是两点:一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没有列上所有制;二  相似文献   

9.
<正> 梅文杰同志在《经济研究》1979年第12期上,发表了题为《马克思明确地提出了“集体所有制”这个概念》的文章,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正确地提出了马克思在写作《哥达纲领批判》之前,就已经使用了“集体所有制”这一概念。但是,他却据此推论《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低级阶段,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也包括集体所有制。他说:“很多文章都说马克思没有设想过集体  相似文献   

10.
<正> 孙冶方同志在他的《论作为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生产关系》一文中,对斯大林关于生产关系的定义,提出两点批评意见。对此我有不同意见,在这篇短文中,我先谈一谈所有制问题。斯大林关于生产关系的定义,第一点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如果依照孙冶方同志引用的恩格斯的定义,那么恩格斯的定义第一点是“生产”  相似文献   

11.
<正> 罗季荣同志在《经济研究》1984年第12期发表的《论技术进步与内涵扩大再生产》一文指出“应该坚持用技术进步作为根本标志来区分外延与内涵扩大再生产”,并认为“增加投资但采用传统技术,应归入外延扩大再生产;而增加投资又采用先进技术,则应归属内涵扩大再生产,或称之为资金密集型(积累型)的内涵扩大再生产”。对此,我有两点质疑。  相似文献   

12.
看了《经济研究》第6期王瑞荪同志的文章《一个历史唯心论的黑标本》,感到有些糊涂,尤其是所有制性质与领导权归根到底谁决定谁这个问题更令我不解。为了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我把不解的地方提出来,请王瑞荪同志或其他同志帮助我解决。王瑞荪同志认为:“所有制性质决定领导权的归属”,“在社会主义社会,企业领导权的归属,也只能由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性质决定。”社会主义企业的领导权到底应该归属于谁呢?按照文章中“所有制性质决定领导权的归属,而不是领导权的归属决定所有制的  相似文献   

13.
<正> 本刊88年第一期发表了我和叶焕庭老师的文章“关于NPV和IRR的若干理论问题综述”(以下简称《综述》)。我们根据个人的理解,综述了西方关于NPV和IRR的几个理论问题,旨在向国内同行提供一些理论背景资料。程希骏同志在本刊同年第五期上撰文对其中的基本命题提出质疑(“对‘NPV和IRR评价结论相矛盾的原因’的质疑”,以下简称程文),断言NPV和IRR在采用相同再投资假设条件下仍无法消除方案排序的彼此矛盾性,表明了与我们对立的见解。程文提出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并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论证。然而,我们认为程文对《综述》的理解有失偏颇。程文的失误部分是由程同志对《综述》的主旨的误解所致,部分是由《综述》简化过甚引起。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NPV和IRR的若干理论问题再做讨论,以扩展和深化《综述》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4.
<正> 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问题,在六十年代就讨论过。但是开始引起我对这问题的讨论发生兴趣的,是1980年2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的肖灼基同志的《应该把教育看作生产部门》这篇文章。同年5月19日《文汇报》发表了孙凯飞同志的《教育实际上也是一种生产》。同年第12期《经济研究》发表了湖北财经学院张寄涛,夏兴园二同志的《论社会主义下生产劳  相似文献   

15.
<正> 中国劳动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于1982年1月14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现将会议对有关问题的讨论情况介绍如下:一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所有制问题(1)是否存在劳动力所有制。①认为劳动力是社会生产的一个条件,它同生产资料一样都存在所有制问题。资本主义社会是如此,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②认为劳动力要发生所有制关系必须以劳动力和劳动者相分离为前提,而这种分离又是以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分离为条件。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不存在劳动力的转让和出卖,从而也不存在劳动力所有制问题。(2)社会主义劳动力所有制的形式。①认为劳动力归社会公有。劳动力所有制是随  相似文献   

16.
<正> 列宁在1913年对罗莎·卢森堡:《资本积累论》一书中的某些错误观点曾作过批注:“胡说八道!!”。在我国经济学界讨论生产资料生产较快增长规律的过程中,对列宁究竟是批评卢森堡的什么错误观点以及怎样理解列宁的批注,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如王慎之,王绍顺同志分别发表的文章认为,列宁批评的是卢森堡这样一句话:“……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比较起来(以劳动时间作为计算单位),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将比今天增长得快得多。”(以下简称“将比今天增长得快得多”)并据此认为列宁否认生产资料生产较快增长规律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任微同志在《经济研究》上发表的文章则不同意上述的理解,认为列宁批评的是卢森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制度下价格形成的基础問題展开了討論。楊坚白同志在1963年第12期《经济研究》上发表了《国民经济平衡和生产价格問題》一文;何建章和张玲两同志在1964年第5期《经济研究》上发表了《試論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生产价格》一文。他們都主张把生产价格(部門平均成本加上按平均  相似文献   

18.
<正> 读了《经济研究》1980年第8期上刊登的张朝尊同志写的《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涵的商榷》一文(以下简称“内涵”),觉得这的确是个需要弄清楚的问题,我也愿意就此发表一些看法,和同志们共同研究。一如何理解斯大林同志的表述斯大林同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说:“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不是利润,而是人及其需要,即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是‘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如何理解斯大林的这段话?我的理解是:第一,斯大林对社会  相似文献   

19.
我在1979年第2期《财务与会计》上发表《记帐方法没有阶级性》一文以后,有着两种不同的反应。有的同志来信说:文章“进发出许多年来会计界很大一部分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的心声”;有的同志来信说:文章“直言不让”,“看后很兴奋”。叶荫松同志在1979年第8期《财务与会计》上发表《记帐方法有没有阶级性?》一文(以下简称“叶文”),认为记帐方法有两重性——阶级性和技术性,与我商榷。我读了叶文以后,依旧认为记帐方法没有阶级性。因为叶文的那些论点都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20.
<正> (一) 余上同志在《技术经济》1987年第6期上撰文,对本人发表于该刊1986年第4期上题为:《技术经济学还应发展成为“经济的技术方案学”》一文提出质疑,读后颇受启发,但对其观点却不敢苟同。看来我们双方的分歧主要在于他不同意我的下述观点:即技术经济作为“技术的经济效果学”已不能满足实践需要了,还要进一步发展成为“经济的技术方案学”。他尤其不同意我把“发展”二字用于学科本身,他认为之所以出现“技术经济学目前即为技术的经济效果学”这样一种“错误印象”是由于存在客观原因(专业设计人员和技术经济工作者互不通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