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简称ABC)是西方国家于八十年代末开始研究、九十年代以来在先进制造企业首先应用起来的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旨在弥补传统成本管理会计的缺陷,努力提高及时、准确、相关的成本信息的新型成本会计方法。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是: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产品消耗作业。  相似文献   

2.
资源消耗会计融合了美国作业成本法和德国弹性边际成本法的成本管理理念,同时对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做出了较大的改进,是一套灵活、集成、全面综合的成本管理系统。因此,阐述了资源消耗会计的内涵、原理、实施步骤及其与其他成本管理方法的区别,分析了资源消耗会计在我国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 cosing,简称ABC)最早是在80年代初期作为一种计算高技术产品和服务成本的成本计算方法而获得企业青睐的。由于其适应现代企业的制造环境,弥补了传统成本会计在成本核算和控制上的不足,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业成本法对传统的成本会计理论、责任会计理论等都产生了巨人的影响。本文拟在对作业成本法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特点认识的基础上,探析作业成本法对传统责任会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由于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一种能够有效控制成本的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在西方国家,作业成本法得到了良好的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分析了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和联系,作业成本法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成本法的缺陷.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是成本会计科学发展的大趋势,在我国研究与推广作业成本法有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业成本法从产生到现在,其理论发展与实际应用都受到了会计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它是对传统成本核算的改革,它作为一种全新的成本核算方法,能提供准确的成本核算信息、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随着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高新技术的广泛使用,作业成本法必将在中国企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分析,提出了中国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旨在弥补传统成本管理会计的缺陷,努力提供及时、准确、相关的成本信息的新型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近十年来,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这种有效的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是否具有可行性呢?本文仅通过对作业成本法对传统成本会计的创新及我国企业环境变化的分析来阐述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由于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一种能够有效控制成本的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在西方国家,作业成本法得到了良好的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分析了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和联系,作业成本法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成本法的缺陷。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是成本会计科学发展的大趋势,在我国研究与推广作业成本法有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浅析作业成本法的优点及核算流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映红 《经济师》2011,(10):158-159
在现代制造环境下,传统成本计算系统的局限以及作业基础成本会计对此的改善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业基础成本法在精确成本信息,改善经营过程,为资源决策、产品定价及组合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等方面,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在中国,作业成本法在理论上的研究比较深入,然而在具体应用上尚处于探索阶段。为此。文章对作业基础成本会计的理论、计算程序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变动成本法在本世纪三十年代起源于美国,现已普遍在西方国家的内部管理中应用。随着企业环境的改变,竞争的加剧,决策意识的增长,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的成本法提供的会计信息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内部蝗需要,必须重新认识变动成本法,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50年代,美国一些会计专家又重新研究并开始在实务中试行变动成本法,并将变动成本法中的贡献边际概念应用于本量利分析等方面。实践使人们认识到,变动成本法不仅有利于企业加强成本管理,而且对制定利润计划,组织科学的经营决策也十分有用。在甸,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越来越注重成本管理、预测、决策,只侧重于事后核算的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用现代的成本方法--变动成本法所取代。  相似文献   

10.
刘森 《当代经济》2010,(11):45-47
相对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是一种较为新颖、较为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其理论基础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其本质是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进而选择成本动因对资源费用进行分配,最终计算出相对真实的产品成本。本文从作业成本法的概述出发,分析了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最后分析研究了作业成本法在供水企业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1.
水务事业单位的水利项目在成本核算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由于核算制度的不健全,管理者在进行经营决策时,缺乏基础性数据的支持,致使对供水生产成本、期间费用和水价核算方法不明确。基于此,提出水务事业单位应该建立水利项目成本核算制度,并以刘川工程管理局为例,将供水定价成本核算方法应用于水务事业单位的水利项目成本核算。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也有成本问题,高等教育培养成本核算问题也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主要对象,但迄今为止,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一直没有得出系统的结论,其主要原因是高校采取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实行预算管理,其内涵和估算方法极为复杂。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工作还没有有效开展,但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及多种所有制办学局面的形成,加强教育成本核算,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也是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因此,需要改变观念,更新会计制度,强化部门管理以实现高校成本的有效核算。  相似文献   

13.
碳会计是一种新兴的会计核算和管理方法,它可以实现企业经营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但在我国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引进阶段,主要集中在对碳会计的确认、核算体系、计量和披露等的研究。为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校正企业发展方向,我国应充分借鉴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尽快制定可操作性的碳会计准则,加快建设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碳会计实施的外部支撑条件,同时增加碳会计专业人才储备,为碳会计的发展夯实基础,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4.
在会计主体假设下,商品生产、流通、消费的会计核算一般不具有连续性。而商品生产、流通、消费是前后逻辑相关的连续过程,若以商品为主体来分析,商品生产、流通、消费的会计核算在逻辑上也具有连续性,并可全面完整反映商品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相关、全面。  相似文献   

15.
成本管理会计的发展及其技术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生产经营环境不断变化,加上其他交叉学科如信息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等的发展,对成本管理会计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本管理会计的发展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密切,现代成本管理方法的应用环境的变化使其在应用中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企业必须结合各自的特点及其竞争环境的不同来选择其适用的成本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6.
在有效市场假说下,股票价格总能及时、准确、充分地反映所有相关信息。也就说,股票价格是绝大多数投资者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的均衡值,反映了资本市场上绝大多数投资者根据已有信息对公司价值的总体预期。有效市场假说对信息与价格的关系认知,推动了对会计信息作用的再认识,促进了决策有用性目标的确立,促使会计研究由规范研究转向实证研究,实证检验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绿色GDP核算方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绿色GDP核算是通过将资源环境成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中来实现环境管理的一种有效的经济手段。如何合理地计算资源环境成本是绿色GDP核算的技术难点,也是生态经济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充分分析了已有绿色GDP核算的两种思路,即或在GDP核算体系中扣除环境污染、资源损耗的成本,或增加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展望了绿色GDP核算的新的方向,即将环境污染、资源损耗成本和自然生态系统服务所带来的环境效益都纳入绿色GDP核算之中。  相似文献   

18.
基于会计环境特征的会计准则制定导向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我国的会计准则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以2006年颁布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为标志,我国的会计准则已初步与国际会计接轨。新会计准则执行一年来,其效果受到理论与实务界的普遍关注,又一次兴起了对会计准则的制定导向的讨论,它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如何选择合理的会计准则导向,不仅关系到会计准则的质量,而且直接关系到会计准则的推广应用。笔者在对我国会计环境特征进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选择会计准则制定导向,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的会计环境特征,进而提出了应采用规则导向基础上的原则导向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中美税务会计理论总体上表现为结构的不平衡。采用归纳与实证方法,针对中美税务会计理论事实上的差异提出一个解释视角的假说,从引致的制度基础、理论需求与剩余、会计研究选题约束等方面进行推断,结论是美国税务会计理论是各种原因综合作用下一个实用主义观念的结果,中国税务会计理论体系不是杜撰的虚无,而是一个诱致性的理论变迁。  相似文献   

20.
Summary. Following Arrow et al. (2003), this paper considers green national accounting when population is changing and instantaneous well-being depends both on per capita consumption and population size. Welfare improvement is shown to be indicated by an expanded "genuine savings indicator",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value of population growth, or by an expanded measure of real NNP growth. Under CRS, the measures can be related to the value of per capita stock changes and per capita NNP growth, using a result due to Arrow et al. (2003).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to those arising when instantaneous well-being depends only on per capita consumption.Received: 30 January 2003, Revised: 31 March 2003, JEL Classification Numbers: D60, D90, O47, Q01.This paper is inspired by the recent investigation of the genuine savings criterion and the value of population by Arrow et al. (2003). I thank Kenneth Arrow, Partha Dasgupta, Lawrence Goulder, and a referee for helpful discussions and comments. I gratefully acknowledge the hospitality of the Stanford University research initiative on the Environment, the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Welfare, and financial support from the Hewlett Foundation through this research initia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