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供应链中一方成员企业存在资金约束时,供应链上的其他成员企业也将会受到损失,最终导致供应链总利润的减少。文章提出两种供应链商业信用融资模式:针对资金约束供应商的预付款融资和针对资金约束零售商的延期付款融资,分析了两种融资模式的特点及风险,并研究了其风险防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行政审批改革是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优化市场主体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本文以200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供应链稳定的视角,分析行政审批改革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行政审批改革中心的设立显著增加了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说明行政审批改革有助于发挥稳定供应链的功能,优化了供应链层面的资源配置。机制分析表明,降低供需波动偏离度是行政审批改革影响商业信用融资的现实路径。进一步研究表明,在行政审批改革的治理红利下,企业获得了超额商业信用;进驻部门、进驻事项与窗口数量的增加则是审批中心发挥治理效能、提高商业信用融资水平的关键举措。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需求不确定性较高、数字化转型程度较低或者行业竞争更为激烈的企业而言,行政审批改革的治理红利会更为明显。经济后果分析显示,行政审批改革通过增加商业信用融资促进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研发活动的高风险特征决定其必然受到融资约束。商业信用作为企业短期融资方式,是否影响研发投入?以我国2009-2016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商业信用融资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及产权性质在其中的作用。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越多,越不利于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商业信用带来的短期偿债压力会抑制企业研发投入;商业信用融资对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结论表明,商业信用融资对企业研发投入主要表现为偿债压力带来的风险效应,而不是融资支持,对民营企业的风险效应更为显著。在金融市场不完善情况下,短期融资难以支持企业长期投资,因而政府需要通过完善金融市场、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降低短期负债偿债压力对企业研发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有序logistic模型的企业供应链融资风险预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供应链融资中的企业信用违约风险主要来自于融资企业自身、运作项目、核心企业、产品供应链等诸多融资参与对象.笔者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建立了企业供应链融资信用违约概率模型,并提出了不同等级的信用违约概率估计方法.基于违约贡献度,建立了企业信用违约风险预警模型,设计并详细说明了风险预警流程,通过实证举例,论证了预警模型的可行性,为企业风险预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研发活动的高风险特征决定其必然受到融资约束。商业信用作为企业短期融资方式,是否影响研发投入?以我国2009-2016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商业信用融资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及产权性质在其中的作用。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越多,越不利于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商业信用带来的短期偿债压力会抑制企业研发投入;商业信用融资对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结论表明,商业信用融资对企业研发投入主要表现为偿债压力带来的风险效应,而不是融资支持,对民营企业的风险效应更为显著。在金融市场不完善情况下,短期融资难以支持企业长期投资,因而政府需要通过完善金融市场、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降低短期负债偿债压力对企业研发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郭晶  余玲琳 《经济论坛》2023,(3):105-120
文章基于供应链上下游的纵向关系,从供应商集中度、客户集中度和双向集中度三个维度分析了供应链集中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商业信用融资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供应链三个维度的集中度对企业创新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双向集中度对企业创新的负向影响最大,客户集中度对企业创新的负向影响最小;非国有企业创新受客户集中度和双向集中度的负向影响更强,而国有企业创新受供应商集中度的负向影响更强,但供应链三个维度的集中度对创新的负向影响只作用于强行业竞争性企业,对弱行业竞争性企业创新没有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商业信用融资是供应商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影响企业创新的中介路径,但不是双向集中度影响企业创新的中介路径。供应商集中度通过减少源自上游供应商的商业信用净融资来抑制企业创新,客户集中度通过减少源自下游客户的商业信用净融资来抑制企业创新。  相似文献   

7.
现有关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割裂了其金融属性与供应链属性的有机统一,同时也缺少对核心企业这一关键参与方的关注,特别是供应链金融与核心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为此,文章基于2010-2017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样本,实证研究供应链金融对核心企业创新的影响,并基于融资效应假说和关系效应假说验证其内在作用机理,同时还检验了不同的供应链金融开展方向和供应链金融能力对创新提升的差异影响,以及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后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能够显著提升核心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同时面向上下游企业开展双向供应链金融和具有高供应链金融能力的公司,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提升效应更强.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供应链金融对技术创新的提升作用在高融资约束组和低供应链关系组中更显著,而在低融资约束组和高供应链关系组中不显著.这支持了供应链金融激发创新的融资效应假说和关系效应假说.经济后果检验发现,供应链金融有利于创新产出的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和企业价值增殖,同时也能提高供应链绩效.文章拓展了供应链金融经济后果的研究边界,也丰富了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为供应链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证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供应链金融企业是在第三方物流服务革命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它们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认可下,以企业自身信用为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对融资客户资产(或项目)未来现金物流量做24小时的全流程封闭监管,保证总体价值高于银行授信所要求的最低价值,而实现银行向企业提供融资,将供应链上交易双方及资金提供者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以供应链间的真实贸易背景和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信用水平为基础,对供应链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提供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服务,是将供应链融资与国际贸易融资融合的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国际贸易供应链融资业务参与主体众多,涉及不同的贸易环境,因而银行在提供服务时将面临企业信用风险、银行内部操作风险等多种影响融资安全的业务风险。为更好控制风险,银行应采取包括完善相关流程和审批制度,充实融资担保等措施来保障资金安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5—2010年的数据根据金融危机爆发前后平均划分三年,通过产权性质的分类,对上市公司商业信用配置及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金融危机爆发前后,商业信用始终作为银行信用的替代融资方式大量存在;且危机前国有产权性质的上市公司获得的商业信用配置明显高于民营上市公司,而危机后产权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的研究结果发现,常态下商业信用的使用提升了公司价值,而危机时期商业信用的获得却损害了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