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关于地方政府国有土地差异化出让行为动机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主导的经济行为之一是国有土地出让。在对我国市场化进程以来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影响地区竞争格局下地方政府行为动机的解释方面,现有的文献形成了两种互不相同的分析框架,即基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加的财政激励框架和重视地区经济增长的晋升激励框架。在对上述文献进行总结和梳理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可检验的命题,从而为合理判断我国地方政府国有土地出让行为的动机奠定了计量基础。依据该命题,采用System-GMM法对我国1999~2008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回归后显示,我国地方政府的基于不同土地类型所采取的差异化出让方式存在显著不同的激励。  相似文献   

2.
2010年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91万亿元。从地方来看,这项收入占当年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的89.3%,是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的71.7%;从全国来看,其占当年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的81.4%,是全国财政收入的35.0%。这表明,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达到了新高。  相似文献   

3.
分税制改革加大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运行压力,为缓解地方财政困难,地方政府产生了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基于F市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数据,实证考察了2004-2007年F市土地出让金、房地产税收、房地产收费的增长情况及其在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研究结果表明:2004-2007年F市土地出让金、房地产税收、房地产收费的增长速度都非常快,房地产业所带来的财政收入在F市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相当高,但建立在房价上涨过快之上的财政增收是不可持续的.应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经验,采取相关措施来破解地方财政对房地产业过度依赖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税改革是在中国城镇化改革不断深入、地方财政收入体系急需完善的宏观背景下提出的,同时也是在房地产价格上涨迅速、财富分配进一步失衡的背景下提出的.本文从中国房地产税税收体系的构成、房地产税税收收入的水平、房地产相关收费等方面对中国目前的房地产税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按照模拟的房地产税收改革的三种方案,对中国14个省份进行了城市房地产税税收收入测算,探讨了城市房地产税在未来能否成为中国地方政府主要税收来源等问题,并对房地产税相关制度设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土地财政现象是在中国大陆特定土地管理、财税体制等制度背景下,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而出现并发展演变。由于地方政府发展冲动、预算软约束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土地出让收入规模急速扩张的同时,引发了土地资源粗放利用、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扩张、国有土地权益流失、房地产市场泡沫、征地拆迁矛盾冲突、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等经济社会问题。当前,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研究和探索解决中国土地财政问题十分迫切、意义重大。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考察了我国土地及土地出让制度的发展演变、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依赖程度、土地财政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及面临的挑战,进而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和国际相关经验,提出解决土地财政问题的总体思路,具体为:从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和公共财政建设的要求出发,在保持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流量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立足降低和弱化当前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坚持短期调整与长期改革相结合,综合考虑土地制度、税收制度、预算管理制度、债务管理和土地收益分配制度改革,在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同时,有效防范和化解土地财政相关风险。文章最后在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和相关财税体制、加强政府土地相关收支管理、深化相关改革等方面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国的城镇化为背景,运用公共品资本化原理,分析了地方土地财政制度,包括土地出让金收入制度与房地产相关税收制度,对地方公共品提供激励的传导机制。城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土地财政对地方公共品提供具有结构性的激励效应,但该激励机制建立在土地和房产交易之上,地方财政努力程度被交易时点截然分割。改革土地财政制度,完善房地产税收体系,实现从交易型向保有型“土地溢价回收”制度转换,将有助于建立对称的、可持续的地方财政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7.
基于财政收入视角,本文回顾了我国财政改革历程,认识到宪政背景、意识形态和地方可支配财力对财政分权的重要意义。分税制改革是政府间财力的重新分配。分税制改革至今,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分享不断调整。中央通过扩大共享税范围,增加了分享比例,集中税收,上收财力。分税制规定了政府间的预算内财政收入,并没有规定支出,实质上增加了地方政府财政支配权。地方政府预算内财政收入减少,却不断扩大财政支出的规模。地方政府通过增加非税收入规模,提高中央转移支付额度,实现收支平衡。地方政府提高财政可支配收入的积极性和经济建设的积极性相互交织,成为地方非税收入膨胀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针对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经济和社会稳定的背景,本文选取市场化程度高、财政收入数据全面而明细的京、津、沪、渝四个直辖市,基于1997—2009年面板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研究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地方财政收入的效应。研究发现,房地产价格波动与地方财政收入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地方财政收入与房地产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不同地区(即京沪两市和津渝两市)的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地方财政收入与自身滞后效应和产业结构显著相关。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国的主要财政收入都是依靠财政税收为主,财政税收成为我国经济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随着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在当前情况下,需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财政税收框架体系。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财政税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对强化我国财政税收的具体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模式在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和财政收入超高速增长的背后,积累了财政风险、金融风险,社会矛盾激化、粮食安全风险、投资和消费结构失衡等问题,影响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设.促使地方政府摆脱"土地财政"模式,关键在于改革和完善现有财政体制,构建地方政府"税收财政"模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房地产行业近年来异军突起、畸形发展、房价高企的民生背景,探讨当前的房产税改革是否能够有效调控房地产市场,解决房价高企问题,纾解民生困局,最终化解财政风险、培育地方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研究过程表明,第一,鉴于房产税作为一种财产税的特殊性以及房地产市场的特殊复杂性,房产税改革过程本身就步履维艰。第二,我国社会经济、人口、城市化等因素的中长期发展,可能使房价丧失长期上涨的动力,从而使房产税丧失其未来成为地方税主体税种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2.
本文借鉴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将中央政府的若干治理手段嵌入到地方政府地价决定函数中,对财政收入最大化与地方政府地价竞争的治理策略做比较制度分析。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在地价决定中具有产业间边际财政总收入均等化的动机,适度提高农地征收价格以及服务业税负,有助于压缩地方政府的恶性竞争空间。产业性税收优惠政策可能只对那些租赁而不是持有地产的经营者才有效,可以考虑适度增加住宅所有者的税负来实现“增税降费”的财政收入结构调整,同时继续维持对营业场所以租赁为主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税收优惠。  相似文献   

13.
邓菊秋 《财经科学》2007,(7):118-124
不完善的分税制财政体制经过十多年的运行,其负面影响日渐突出,已经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根据我国地方财政运行的现状,结合房地产税的理论分析,提出房地产税改革的主要目标应定位为地方政府提供稳定可持续的收入来源,并以成都市为案例来说明改革后的不动产税是否能够成为市级财政的主体税种.  相似文献   

14.
完善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收制度是健全中国地方税体系、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在中国城镇土地国有制的条件下,对包括土地和房屋在内的房地产征收统一的物业税存在法理上的障碍。中国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收制度,必须立足于城镇土地国有制的背景,正确认识和处理土地出让金与房地产保有环节税收的关系,应将现行一次性收取的土地出让总成交价款分解为一次性收取的土地补偿金和分年度收取的土地年租金,在房地产保有环节建立以土地年租金和房产税为主体的地方财政收入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城镇化扩张现象比较突出,造成土地闲置、资源浪费,致使失地农民生活缺乏保障。房地产税,作为调节房产和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理应发挥其积极作用。我国房地产税的改革方向应为:在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条件下,通过合并部分税种、完善部分税种的课税要素等措施来适度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一方面满足地方财政的正常开支,另一方面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提供充足的资金,同时,增强其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抑制对土地资源的过度需求以及房地产的过度开发,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中国省际土地财政收入①增长的影响因素,分别利用动态效应模型和阈值效应模型进行了估计,探究各因素在空间和时间发生变化时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各因素在不同时间、不同阈值效应下对土地财政收入的影响不尽相同:土地财政收入增长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前期的增长会形成惯性而影响后期的增长;一个地区财政压力较大、事权和财权不平衡程度加深、房价上涨会导致该地区土地财政收入增长,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这些影响又会有所不同。因此,财税体制改革需要充分考虑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在不同发展程度的地区采用不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国房地产业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国家开始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2005年整个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不断下降,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发展态势。应对中国房地产业未来市场需求、投资等状况进行分析,做好房地产业税收制度,及金融体系等方面的规范和改善,以促进中国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房地产的价格日益高涨,出现了过高的房价与消费者过低的收入问的矛盾.产生这一矛盾的根源是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远远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分税制改革直接导致中央与地方财权与事权的不统一,财政收入大部分流向中央.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地方政府凭借其在土地市场的垄断而与房地产开发商的合谋,提高土地的拍卖价格,通过土地财政来增加地方收入.而投机者的大量入市,客观上增加了对房地产的需求,使得房地产的价格加速上涨.要遏制房价过快增长的势头,需在严格调控投机者入市、严格控制异地买房,建立全国统一和完善的住房信息统计系统方面做进一步的努力,房地产问题还是一个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它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的财政税收体制,从制度上制约房价的进一步上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这一现象引起了世人的普遍关注,并由此引发了对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是否协调、企业负担是否加重等问题的思考。从税收负担、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转移支付的公平效果进行分析,可得出结论:新疆财政收入增长过快的同时也加重了企业负担,且受新疆特定产业结构和分税制的影响,地方财力有所削弱。对此应当从产业政策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等方面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