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2007年135个部门投入产出表,采用55个三位数制造业的数据,选取卖方市场势力、买方市场势力、所有制结构和进入壁垒等重要变量构建跨行业多元回归计量模型,重点检验我国制造业买方市场势力是否对卖方绩效产生影响。实证结果部分支持了买方抗衡力量假说,集中度较高的制造业中买方市场势力与卖方绩效呈显著负相关,高集中度制造业的卖方集中所产生的市场势力大部分被买方集中度的上升所抵消,买方集中度是衡量买方势力的较好指标,而卖方利润率与买方部门离散度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魏花  李骏阳 《经济师》2009,(2):88-89
如今拥有市场势力的零售商对快速消费品供应商采取各种纵向约束策略,文章通过测算两方的市场集中度来对比分析双方的市场势力。并找出形成市场势力不平衡的原因,为今后研究这种现实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及政府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纵向关联市场中,市场势力和资产专用性是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2012-2016年我国121家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从买方与卖方双重视角探究市场势力、资产专用性与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的关系。结果表明:买方势力、卖方势力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均呈现“倒U型”关系,即当买卖双方市场势力较小时,市场势力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正向“激励效应”占主导地位;在市场势力超过一定水平后,市场势力对企业研发投入的负向“挤出效应”占主导地位,且相比于专用性资产投资强度较低的医药企业而言,卖方势力与买方势力对具有高资产专用性强度的医药企业研发投入所产生的“倒U型”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市场势力是竞争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拥有较高的市场势力可以扭转市场竞争弱势地位,促进产业持续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市场势力程度可采用市场集中度指标来测算。选取中国产业分析平台提供的4位数产业作为研究样本的测算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总体处于低集中水平,7个子行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最高,行业内大企业的规模优势相对明显。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创新活动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短时期内,创新对装备制造业的影响效果不明显,在中长时期,创新对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是起促进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国煤炭产业的买方市场势力的量度,得到趋势向上的结论。目前买方市场势力与煤炭产业集中度高度正相关、与利润率显著正相关,与后者的关系与大多数实证结论相悖,究其原因是中国目前煤炭需求的特殊性和产业"边际"集中度增速较快。通过测算煤炭细分市场———炼焦煤市场的集中度,认为其市场结构特征是寡占型;追踪最新的钢铁行业市场结构变化特征,研究结论是钢铁产业集中度的提高推动了炼焦煤市场价格。国家产业政策应鼓励电力企业后向一体化,加快钢铁、水泥等产业兼并重组,促进产业均衡良性发展,确保国民经济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李凯  赵球 《技术经济》2017,36(5):74-81
在考虑上游市场结构的情况下,利用2002年、2007年和2012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行业面板数据,利用投入产出表中的直接消耗系数构造下游市场势力变量,通过构建计量模型从行业层面考察了买方抗衡势力对上游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并讨论了该影响在不同行业的差异。所得结论如下:从整体回归结果来看,买方抗衡势力对上游企业的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从分行业回归结果来看,买方抗衡势力对采矿业企业、轻纺制造业企业和机械电子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有负向影响,对资源加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正向影响,对公共生产服务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R&D活动提高企业市场势力的途径是什么?R&D活动改善社会福利的途径与机制是否存在行业差异?本文利用2004-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在市场势力的度量模型--新产业组织生产法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企业的R&D活动因素,直接测算我国工业企业的市场势力,并基于企业所在行业、企业所有制和企业行为特征的不同视角,考察R&D活动对企业市场势力的影响,以及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价格两条路径对不同行业的社会福利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反垄断和政府管制的实践中,关键问题之一是对企业市场势力直接有效、科学准确的测度.本文采用2003--2007年我国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企业的面板数据,引进实证产业组织中最前沿的生产法,并根据我国药品市场购销特征进行修正,直接测算我国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企业的Lerner指数及其变化趋势,考察制药企业的市场势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即便考虑支付"回扣"对制药企业市场势力的折损,我国制药企业仍存在系统性的市场势力.不同所有制、规模、研发状况以及药品销售渠道的企业,其市场势力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中国在2002年实施的所得税分享改革为背景,将纵向财政失衡纳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互动的理论模型,分析纵向财政失衡引致的地方政府行为对企业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并利用1998—2012年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采用强度DID的识别策略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纵向财政失衡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能源消耗强度,在一系列稳健性与有效性分析后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讨论发现,长期纵向财政失衡将通过能源要素市场和劳动力成本影响企业的要素投入决策,最终影响企业能源消耗强度。本文为形成以财政制度为核心的能源环境治理政策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政府应认识到能源要素市场扭曲背后的制度原因,从财政制度设计角度解决公共治理问题,发挥财政工具的激励、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业存在纵向一体化的趋势,表现为医药制造业企业自营批发或零售;医药批发业企业自营零售或自行生产;医药零售业企业自营批发或自行生产;医药制造业等企业与医药科技产业或药品原料产业之间的纵向结合.研究纵向一体化的权威学者威廉姆森指出,作为范围经济的医药业一般不发生纵向一体化.发达国家的医药业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医药业"反常"地出现纵向一体化,是因为中国医药业的"医药合一"的体制和这个体制影响下市场(组织和机制)的不完善.  相似文献   

11.
龚彦方 《经济前沿》2012,3(4):56-65
新经验产业组织分析(NEIO)是研究产业竞争性行为与绩效关系的一种实证范式。本文以目前传媒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作为取样对象,运用NEIO模型重点分析保持产品差异前提下的市场势力和规模经济。结果显示:中国的传媒业上市公司存在显著的市场势力;在考虑企业之间生产差异率时,传媒产业上市公司显著地规模不经济;在考虑多年改制而带来的技术进步时,企业呈现出比较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过兰 《时代经贸》2010,(8):30-31
中国医药业存在纵向一体化的趋势,表现为医药制造业企业自营批发或零售;医药批发业企业自营零售或自行生产;医药零售业企业自营批发或自行生产;医药制造业等企业与医药科技产业或药品原料产业之间的纵向结合。研究纵向一体化两权威学者威廉姆森指出,作为范围经济的医药业一般不发生纵向一体化。发达国家的医药业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医药业“反常”地出现纵向一体化,是因为中国医药业的“医药合一”的体制和这个体制影响下市场(组织和机制)的不完善。  相似文献   

13.
肖龙文 《技术经济》2003,22(12):58-59
<正> 一、中国铁路货物运输向现代物流方向发展的可能性 1.国内物流需求的潜在市场巨大。物流管理对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还是新概念,“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各单位形成部门自给自足的格局,同时也使物流市场呈现封闭状态。然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品的生产能力迅速提高,买方市场的形成使企业间竞争空前激烈。工业企业间的竞争正在从生产领域扩大到非生产领域,物流管理成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创造竞争优势的新领域。据有关资料,目前我国一般工业品从产品出厂经过装卸、储存、运输等各个物流环节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费  相似文献   

14.
市场的竞争促使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成为劳工认证供应链的一部分。本文基于买方主导型市场结构,运用信息租模型分析劳工标准在中国移植状况。研究表明,高劳工标准的存在,是供应商追求信息租金和采购商追求真实剩余博弈的均衡;当供应商类型分布不满足单调风险率性质时,会出现低标准混同均衡,也是采购商借助买方市场势力极大化真实剩余的结果;当采购商风险偏好属于规避型时,最后均衡劳工标准较之风险中性时要高,同时买卖双方福利都会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木质家具出口第一大国,但快速的数量扩张并不意味着中国木质家具产业在国外的市场势力增强。本文选取美国市场,以木质厨房家具为例,运用剩余需求弹性模型,分析了中国木质家具在美国市场的市场势力。回归结果表明,中国木质家具在美国市场的市场势力较弱,与其在美国市场上所占的市场份额不相匹配。本文对制约中国木质家具国际市场势力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中国木制家具国际市场势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两部收费制策略引发的反垄断案件频发,下游买方势力的逐渐增强使得纵向控制规制问题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以往研究对买方势力动态变化影响企业策略性决策以及弱化上游市场竞争的问题关注不足。基于此,构建由上游在位者、潜在进入者和下游零售商组成的纵向产业链模型,以下游零售商买方势力的递进变化为切入点,深度剖析两部收费制策略的内在规制机理。结果表明:当下游企业没有买方势力或者具有较弱的抗衡势力时,两部收费制策略从本质上并未弱化上游市场竞争。然而,一旦潜在进入者无法打破在位者建立的进入壁垒,在位者便会充分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实施转售价格维持、搭售等一系列纵向控制手段,进而弱化上游市场竞争,以期实现“一家独大”。当下游企业主导交易时,在满足一定条件下,通道费合约会产生排他效应,其弱化上游竞争的程度有限。因此,政府反垄断部门制定规制政策应充分考虑企业纵向控制和逆纵向控制行为。  相似文献   

17.
李凯  李伟 《技术经济》2015,34(2):21-26
针对零售市场中大型零售组织买方势力不断增强的现象,研究了制造商的技术创新决策。在由上游垄断制造商、下游主导零售商和边缘零售商组成的纵向市场结构下,构建了四阶段的技术创新决策模型,提炼了主导零售商的谈判势力特征和市场份额特征,给出了主导零售商买方势力背景下制造商的最优创新决策,分析了主导零售商的谈判势力和市场份额对制造商技术创新决策的影响。最后通过具体算例探讨了参数变化对主要结论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余秀江  王秀娟 《经济问题》2007,330(2):63-65
对中小企业群落的网络关系进行了横向与纵向视角研究.横向视角从静态角度入手,探讨了中小企业群落网络的各种关系类型,并比较分析了"椎型"与"市场型"中小企业群落网络关系的结点、联结特征及其发挥的不同网络功能.纵向视角从动态角度入手,研究了与中小企业群落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相适应的网络关系的演变及其特征,同时,对其演变动因作了微观分析.  相似文献   

19.
里宁 《新经济》2009,(6):36-40
1993年,消费票证退出流通市场,宣告我国商晶短缺状态结束。16年后,中国已完全进入买方市场。市场在变化,消费在升级。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心理的不断发展,倒逼企业和监管必须重视消费者和质量监管。在涉及14亿人口生命安全的食品业,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网络的视角透析中国城市间的流通体系,选取中国连锁百强企业的店铺网络为样本,应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测度方法,对中国城市间流通网络的整体属性及其层级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联结全国主要城市的完整流通网络已初步形成,但网络密度不高,并且网络区域性特征明显,区域网络之间存在重叠,也存在结构洞.(2)中国城市间流通网络的不均衡性较强,层级结构明显,北京和上海是城市间流通网络的核心.(3)流通网络在空间分布上很不均衡,也呈现明显的层级结构,东部地区的网络密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城市在网络层级中的位置较高,而网络结构洞主要存在于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