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自2013年我国人均GDP突破7 000美元,正式进入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以来,国家相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双创发展”等战略目标,各级地方政府更是密集出台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创新公共政策,标志着我国政府公共经济政策手段的重心已逐步实现从产业到创新的转移。通过比较二战后东亚地区的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制度—政策”演变历史发现,创新需要制度和政策双轮驱动,其中制度发挥基础性激励作用,是主导性的;政策仅发挥诱导作用,是辅助性的;政府实施产业政策和创新政策的目标、工具、过程差异决定了基础制度变革必须先行。  相似文献   

2.
雷小苗 《经济学家》2021,(12):14-21
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是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现代科技强国的战略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既传承了传统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内核,又在力量、方式、导向三方面有所不同,增加了多元化的"市场力量"和可统筹的"外部力量";"政府主导"转向"政策引导";"产品导向"转向"商品导向".科技新型举国体制遵循的理论逻辑是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作用的更好发挥;举国体制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创新实践中普遍存在但模式各异.发挥我国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协同配合;治理体系与创新体系双轮驱动;体制改革与模式转型同步推进;国际合作与自立自强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3.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当前我国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升级转型,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增长的必由之路。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技术创新到了新的阶段,技术模仿的空间和收益越来越小,培育自主创新能力迫在眉睫。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亟须实现三个转型;一是大量的商业技术创新需要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型,以充分发挥市场在探索未知领域创新阶段的强大优势,避免政府选错路径带来重大损失和贻误时机;二是创新的驱动机制需由技术模仿向体制改革释放创新主体活力转型,政府需要把主要精力放到通过改革体制机制创造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制度环境方面去,而不是直接组织科研和生产;三是创新理念由"精英型创新"向"包容性创新"转型,努力创造平等机会,使创新的收益和成果为更大范围的人群所享受。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从我国的人口红利、土地红利、投资贡献、资源环境状况和防范"中等收入陷阱"的角度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有深刻的现实根源。创新驱动包括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及技术创新。从政府政策的角度推动创新驱动型增长,应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保护知识产权及重视教育和人才制度等。  相似文献   

5.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简称"双创")是新时期我国政府的重要战略决策。当前我国"双创"事业迎来良好的发展态势,政策环境得到优化、创业主体潜能获得释放、创新创业载体发展迅速、社会资金聚焦创新创业、创新创业带动效应明显。各典型地区积极探索特色发展模式,通过改善制度环境、加强载体建设、优化财税金融支持机制、提升创新创业服务能力、打造地区创新创业品牌等措施促进"双创"发展。当前我国"双创"实践面临着政策落实、能力建设、风险防控、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公共服务,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弘扬优秀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创新创业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刘畅  李建华 《经济纵横》2019,(3):122-128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实现转型发展、建成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创新生态系统是以生物学隐喻的方式研究形成的创新系统范式,被看作是创新3.0时代的核心要义。基于社会与自然协同发展的视角,借鉴五重螺旋理论构建的"政府、企业、科研、用户、自然"五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通过各要素间的生态互动、创新联结及知识转化等方式,可形成遗传、变异、衍生和选择等协同创新机制,推动整个系统的协同升级。对此,需要发挥政府创新政策的指导作用,大力支持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发挥企业对技术创新的主导作用,全力推动创新生态系统优化升级;发挥科研组织的原始创新优势,助推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升级。  相似文献   

7.
中国已进入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关键期,能否成功转换增长的"发动机"直接关系到中国能否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政策在创新行为中通过改变竞争水平或影响资源配置方式,对创新起着重要作用。制度的创新需要成本,先行国家的经验可以降低后发国家的探索成本。文章以美国和日本支持国内企业创新政策比较为轴线,以企业创新模式的相对独立性为逻辑起点,分析美国支持国内企业创新引领世界经济和日本追赶美国时期推行的创新政策,并从中获得有益的经验来指导我国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以“双创”驱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处于关键期,支持我国农业经济长期发展的人口禀赋、投资禀赋及自然资源禀赋等条件均发生新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在增强科技驱动力的同时,积极发挥文化生产力的"引擎"作用。文化的核心是创意,科技发展的核心是创新。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简称"双创")的耦合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路径。因此,应从文化生态构建、创意人才培养、风险规避、组织化建设、制度创新等方面,对"双创"驱动路径进行"顶层设计",以在统筹全国各地创意农业发展的较高层次上,寻求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系列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背景下,产能过剩已是世界主要经济体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发挥大国经济主导优势,通过全球战略转移、技术创新、制度保障等途径化解过剩产能;而以韩国为代表的国家发挥后发优势,通过体制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等途径化解过剩产能。总结国际经验,我国有效化解过剩产能的措施包括: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制度创新;完善市场机制;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技术进步;刺激消费,扩大有效需求;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战略效应。  相似文献   

10.
创新驱动战略是创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剖析创新驱动战略内涵,构建"创新驱动四力系统"模型,分析市场、政策、创新、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武汉东湖示范区创新驱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调整人才引进政策、科技金融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等政策因素,发现创新政策对创新驱动具有较强推动作用,创新政策的实施时间、力度与组合不同,对创新驱动的影响效果也不同,据此提出推进东湖示范区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剖析二战后主要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模式以及政府政策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为我国"十四五"时期及中长期科技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经验总结。从已有文献出发,本文通过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三组国家科技发展的模式和转变,得出结论:(1)构建高效率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是推动创新链深度融合,特别要实现军民高水平融合;(2)政府需要通过足够多的公共研发投入等方式,确保引领科技创新总体方向;(3)政府需要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模式。  相似文献   

12.
国家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鲜有研究针对国家实验室体系构建进行理论阐述及体制机制探讨。以我国布局国家实验室体系为研究背景,探讨国家实验室体系构建的现实逻辑,结合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协同创新理论和合作博弈理论,剖析国家实验室制度创新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①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行动指南,也是推动国家实验室发展的重要依据;②协同创新理论强调各类创新要素协调合作与相互作用,有助于国家实验室体系实现整体效应最大化;③合作博弈理论探讨决策主体均衡问题,对于实验室与外部单位建立良好互信决策机制大有裨益。基于理论分析,围绕政策引导、运行成长、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4个方面体制机制创新,提出国家实验室体系构建的政策建议。未来,国家实验室体系研究需要进一步围绕基础理论和实证研究(驱动因素、运行成效和科学评价)等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探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政府扶持的一般理论,分析政府扶持的成因、内涵及政策取向,对于进一步推进政府从财政激励、金融支持等方面进行更有效的政策扶持,促进创新驱动战略持续、快速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是应对环境污染风险的有效方式。我国已在部分省市建立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尝试运用保险制度控制企业环境风险,但成效并不明显,阻碍因素主要是立法缺失、缺乏责任认定和风险评估机制、保险公司经营难度较大、政府作用发挥不足等。结合我国已探索的经验及国际上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经验,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落实应选择"自愿保险为主、强制保险为辅"的模式,并从法律保障、技术及政策支持等方面给予保障,进而使其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经济增速是衡量一国经济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但并非在任何时候都是越高越好。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中国政府适应国内外发展要求而主动进行调控的结果。考察一国经济问题不能仅看速度高低,重要的是增速背后的质量,其中结构与效益对速度有着较大的制约和影响作用。按照"新常态"的要求,"十三五"时期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工作:转移重心,着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调整宏观调控政策模式,更加重视就业和民生服务;在增长动力方面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加大改革力度,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2012年以来我国微观经济结构变化的趋势表明,以"双创"为导向的新经济正处于加速形成和发展中。与制造经济不同,新经济以第二次信息科技为主导的新科技产业革命为基础,通过"双创"活动的发展变革,供给侧结构主动适应消费结构的变迁,形成创新经济新形态。创新资源高度聚集的新型创新区是新经济发展的引擎,平台是新经济资源配置的主导机制,互联网与硬科技的融合是新经济发展的方向,培育和完善创新生态系统是政策设计和制度创新的重心。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9,(4)
随着"双创"政策的持续有效推进",双创"已经成为推进实体经济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发展现代乡村旅游,就需要顺应我国旅游业有开放驱动、市场驱动以及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动力转化上,充分发挥"双创"在就业、人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巨大推进作用,使乡村旅游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成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型城乡一体化改革的重要推手。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双创"、乡村旅游及其转型升级等的内涵,然后就"双创"背景下河南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当前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最后给出了"双创"背景下河南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因素是结构性因素。面对人口老龄化严重带来的劳动人口减少、资本回报率递减及资源能源约束趋紧,通过创新驱动促进技术进步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从长期提升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逻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现内生性的创新驱动发展,不仅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及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应有之义,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选择,需要政府、市场、企业等多元主体全方位、深层次引领创新发展,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推动我国向创新型国家迈进。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资源配置的市场调节、政府调节、双重调节机制,以及我国技术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双重调节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选择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日本的政府协调型主导市场经济模式和韩国的政府干预型主导市场经济模式等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模式为分析对象,通过对上述国家四种模式中的双重调节作用进行比较,基本结论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有效发挥对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的双重调节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技术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发挥和完善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技术创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是我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之一;充分发挥政府在技术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导向性作用,以迅速提升我国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顺次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十三五"时期产业结构变化趋势,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作用面临的挑战,基于上述分析,文章认为"十三五"时期,新阶段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方向,就是以追求更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由价格竞争向质量技术品牌服务竞争提升,由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型,推动我国产业由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跃升,实现创新发展、高效发展、绿色发展。最后,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与完善市场并重;(2)创新政策模式,由结构性政策为主向功能性政策为主转变;(3)完善政策和体制创新,促进创新驱动和效率驱动;(4)放宽行业准入,扫清服务业发展的体制障碍;(5)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