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提炼企业基础研究行为驱动因素基础上,采用解释结构模型原理,构建企业基础研究行为驱动因素的层级递阶结构模型,从上到下依次为企业内部驱动、市场驱动、国家战略驱动、国际竞争驱动和社会驱动。划分企业基础研究行为的强关系驱动层、中关系驱动层和弱关系驱动层。选取在基础研究领域具有引领性的企业进行典型案例研究,得到企业基础研究行为驱动因素分层结构作用图谱。结论对我国企业基础研究驱动工作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驱动市场型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尚属空白。驱动市场型企业社会责任既具有和一般企业社会责任的共同特点,又具有自身的独特属性。本文首先介绍了驱动市场型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特点,然后提出驱动市场型企业社会责任的两个独特属性:行动的自主性和责任的自觉性,结构的重构性和责任的系统性。在对驱动市场型企业社会责任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社会责任对驱动市场型企业创新的驱动机制,并提出把道德嵌入驱动市场型企业的创新决策。  相似文献   

3.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内部动力与外部压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统一。本文在介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短期化、随意化现状的基础上,探讨驱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长效机制的因素,从企业角度提出企业社会责任长效机制的构建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2006—2010年中国12个城市295家企业的1 268个企业观察值为样本,从内部与外部两个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通过逐步分层回归,以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企业R&D投资为内部因素,以市场成本压力、失当行政行为为外部因素构建实证研究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R&D投资可以显著减少企业社会责任缺失行为,市场成本压力与失当行政行为显著增加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可能性;(2)在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表现水平上,港澳台企业较国有企业明显,外资企业低于国有企业;(3)相比服务行业,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在制造业中表现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社会责任、战略业绩与平衡计分卡框架的修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复海 《生产力研究》2008,(10):146-149
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方法已从业绩衡量体系发展到战略执行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将战略转变为企业的运营目标,进而驱动企业业绩和行为。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企业的经营环境,将社会责任作为影响企业战略的重要因素,对传统四维度的平衡计分卡评价框架进行了修正,以期为我国企业战略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资源型企业多以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加工为主营业务,大都伴随着高耗能和高污染等生产现象,也因此成为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型企业的绿色战略制定及实施顺应宏观环境,为企业生存及行业发展带来了转机。以湖北兴发集团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其发展历程研究,分析企业绿色行为特点,并着重从驱动因素和驱动力来源两个视角分析其绿色战略形成过程。在多种压力驱动影响下,资源型企业实施绿色战略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会和环境的责任。为了促进企业更健康、持续的发展,我们提倡企业加强社会责任感,并从企业的内部经济利益刺激以及外部的法律约束、社会舆论压力、道德评价体系、利益相关方的约束等方面,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8.
资源型企业多以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加工为主营业务,大都伴随着高耗能和高污染等生产现象,也因此成为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型企业的绿色战略制定及实施顺应宏观环境,为企业生存及行业发展带来了转机。以湖北兴发集团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其发展历程研究,分析企业绿色行为特点,并着重从驱动因素和驱动力来源两个视角分析其绿色战略形成过程。在多种压力驱动影响下,资源型企业实施绿色战略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企业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但大、中小型企业的驱动因素、动力机制与实现方式并非完全一致。文章在区分不同类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差异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强驱动因素与弱驱动因素,目的是为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水平提供决策参考与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技术经济》2015,(11):127-135
利用新制度主义理论、注意力基础观和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理论,研究了外部制度因素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采用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探讨了高层管理者的注意力和价值观在其中的作用机制,并利用来自161家上市公司的问卷调查数据和企业文本分析结果进行实证分析,从外部制度合法性的视角提出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驱动机制,并从企业高管者注意力和价值观的视角揭示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形成的具体路径。结果显示:制度压力能够直接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制度压力的3个维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制度压力通过企业高层管理者对社会责任的注意力这一中介变量正向影响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在此过程中高层管理者的价值观对制度压力与高层管理者注意力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商业模式创新是制造企业转型的重要路径。商业模式创新驱动是一个复杂系统,相关研究尚未饱和。基于内、外驱动视角,加入企业社会网络和企业组织学习两个过程驱动因素,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驱动机制。通过剖析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驱动组态,发现存在顺势而为型、运筹帷幄型和高瞻远瞩型3类商业模式创新驱动路径。通过分析每一种商业模式创新驱动路径中的典型企业,为制造企业探索和实施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2.
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自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要求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做出更多贡献的呼声越来越大,我国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也越发关注。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活动有了初步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样本企业的数据研究,分析了我国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知现状,并从员工、股东、客户、供应商、政府、社区、社会公益事业及反商业贿赂等方面研究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现状。通过对我国企业实施社会责任管理的现状分析,我们认识到我国企业在社会责任认知与实施方面与国外企业还有一定的差距,为缩小这一差距并提升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水平,我国企业应重视社会责任管理,把社会责任融于企业的使命、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及评价等各方面,实施企业的全面社会责任管理。  相似文献   

13.
在技术快速变化的开放经济环境下,装备制造企业如何强化组织和战略管理能力以获取竞争优势是当前的一项艰巨任务。结合动态能力理论,依据装备制造产业的特征和企业的特点,提出了应从战略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着重培育装备制造企业的动态能力体系。通过学习、协调整合和重构实现装备制造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核心流程;并进一步指出企业知识的链接、管理技能和简单化原则是发展和部署装备制造企业动态能力的主要驱动因素。对于在全球化开放的市场环境下,装备制造企业如何发展并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肖红军  阳镇 《经济管理》2020,42(4):37-53
本文沿着“认知—行为—评价”的基本思路,基于平台属性与平台情境的异质性,通过推演出四个核心命题厘清平台企业社会责任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实现平台企业社会责任逻辑起点的正本清源。在此基础上,从“目的属性—内容嵌入”和“组织情境—主体选择”两种视角解构了传统社会责任实践范式的内容构面,并基于“情境选择—战略导向—平台基础”三维框架,将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范式归结为“平台嵌入式”“平台嫁接式”“平台撬动式”与“平台新创式”四种类型。本文的研究为重新认识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一种新的逻辑框架,为平台企业更好地开展社会责任实践提供了新的范式选择思路。  相似文献   

15.
构建企业绿色制造驱动因素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和公众拉动为主导的三种企业绿色制造动力模式。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将驱动因素分解为企业绿色制造的影响因素指标量表,并构建企业绿色制造动力因素模型。通过调查问卷获得企业绿色制造动力来源的微观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修正和调整,拟合出我国企业绿色制造动力模式的路径图。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制造动力模式是以政府推动为主、公众拉动和企业主动为辅的动力模式。在绿色制造的驱动因素中,行政监管力度、政府制度建设水平和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偏好是企业绿色制造的三大驱动力。  相似文献   

16.
企业原始创新是解决科技“卡脖子”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举措。在TOE框架下,结合现阶段企业原始创新特点,提出分析企业原始创新绩效差异的整合性框架,并采用fsQCA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实现企业高原始创新的组态路径有5条,分别是技术与市场主导下的技术管理与原始创新氛围驱动型、技术与市场主导下依托政策的高管支持与技术管理驱动型、技术与市场主导下的原始创新氛围与政策驱动型、技术主导下依托政策的技术管理与组织因素驱动型以及市场主导下依托技术管理的原始创新氛围与高管支持驱动型;从企业高原始创新组态路径中发现,技术、组织和环境3个层面要素之间具有互补替代关系,可为处于不同场景下的企业获取高原始创新绩效提供有益参考;导致企业非高原始创新的组态路径有两条,且都包括非高技术能力、非高程度高管支持、非高市场导向和非高政策导向,表明技术、组织和环境层面要素的缺失导致企业原始创新绩效不高。结论可为驱动企业原始创新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立足于中国情境,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以143家企业为样本,系统研究制度环境、异质性知识来源和吸收能力不同维度耦合组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①存在3条高创新绩效驱动路径,即政府主导下依托外部知识—吸收能力的探索式创新驱动型路径、关系主导下依托外部知识—吸收能力的探索式创新驱动型路径和依托内部知识—吸收能力的利用式创新驱动型路径;②不同路径内部构成要素间存在替代或互补关系;③驱动高创新绩效的路径间存在等价性。基于组态视角探究中国情境下创新绩效内化机制及协同驱动路径,对企业提升创新绩效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企业家把社会公益作为一项风险事业来经营管理,通过商业管理的途径来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本研究选择中国知名社会企业,深圳残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主体,通过对社会企业定义与功能的界定,对残友软件在信息技术行业快速发展的历程与特征进行了总结。基于残友软件在过去十几年中招聘人才、提高产品及服务水平、扩大公司规模和得到社会广泛等重要事件以及相关数据,着重分析类似残友这样的中国社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诸如企业人力资源、财务以及战略管理等问题,并对残友的战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转型是把握时代方向赋能企业战略转型与变革的必然选择。在数字经济迭代更新的背景下,本文引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一理论视角,选取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这一结论在选取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及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第二,外部知识产权保护、组织内部冗余资源和管理者能力会强化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激励效应得益于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专业化分工效率的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和非高新技术企业样本中上述关系更加显著;最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能够提升企业市场价值。本研究助推了全要素生产率动因以及数字经济赋能企业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效应、机制和企业性质差异的理解,为更好的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