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牛利民  徐洁昕 《经济论坛》2010,(10):124-126
文章研究了安徽对香港的出口与安徽服务业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经典最小二线性回归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结果显示二者之间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安徽对香港的出口贸易的确能够促进安徽服务业的增长,但在统计上还不是很显著,说明安徽同香港之间经济联系还不是很紧密,在香港经济对内地新的一轮产业转移中,安徽应设法抓住机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中医药学是世界医学体系不可或缺的诊疗技术。目前中药出口贸易过多依赖于初级产品,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缓慢。国内外学者对中药产业发展做了一定研究,但仍停留在概念和评述上,缺乏系统性。文章基于文献研究和中药学科体系结构,构建"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的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其影响因素包括:中药产业现代化因素、中医药基础理论因素,以及哲学层次问题与国际政治经济地位因素。  相似文献   

3.
按照污染强度不同,本文将中国16个制造业部门划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污染三大类,就环境规制对三类企业1996~2010年出口贸易竞争力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检验,并力图从促进出口贸易竞争力的角度找出不同产业最优规制水平的拐点.研究结果显示,重度、中度和轻度污染产业环境规制强度与三者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关系均呈“U”形,相对于重度、中度污染产业而言,轻度污染产业能够更早突破“U”形拐点,而且目前大多数制造业尚处于各自拐点的左侧.  相似文献   

4.
马淑琴  杜华俊 《经济地理》2011,31(4):636-641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区域出口贸易影响主要来自需求因素、供给因素与阻力因素的冲击。通过面板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外部需求锐减、劳动力成本上涨是导致我国出口贸易骤减的重要原因。从区域层面看,国外收入水平下滑、劳动力成本上涨、投资下降对东部地区出口波动影响显著,需求减少与原材料价格波动是中部地区出口受挫的主要原因,劳动力成本上涨与FDI是西部地区出口下滑的重要因素。在后危机时代,我国应加快对外贸易转型升级,优化东部地区出口贸易结构,培育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服装出口贸易在过去三十多年里发展迅速,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服装出口国。本文从全球生产网络类型和升级层次入手,分析全球服装生产网络背景下我国服装出口贸易的现状,探讨影响我国服装出口产业升级的因素,根据不同的服装产品类别和领导厂商规模,提出了四种升级路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中韩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不断扩大,其农产品贸易在进一步增长的同时,贸易摩擦和争端也不断地出现,并有升级趋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方贸易关系的健康发展.本文在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现状的基础上.从要素禀赋、需求要素、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政府的政策和要求、地缘因素方面分析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潜力及促进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因素;根据现状还分析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对促进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皖江城市带的优势产业在出口贸易中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与其他省市相比,支柱出口产业在规模、结构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却呈现出低水平态势。在中部加速崛起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背景之下,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必将为皖江乃至安徽的出口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在对皖江城市带的典型出口产业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皖江城市带出口产业结构存在外贸规模较小、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加工贸易发展滞后等问题,并提出优化产业布局、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及整合产业结构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2002年到2012年间中国对30个人造板产品出口贸易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人造板产品出口贸易流量及流向的影响因素与发展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经济规模、出口对象国的经济规模、两国平均人均收入水平、两国是否同属于APEC组织等因素对中国人造板产品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两国之间的距离、两国之间森林资源的差异、人民币对出口对象国货币的汇率等因素对中国人造板产品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测算了中国对样本国家(地区)人造板产品的出口贸易潜力系数,并提出了促进中国人造板产品出口贸易稳定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自中韩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不断扩大,其农产品贸易在进一步增长的同时,贸易摩擦和争端也不断地出现,并有升级趋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方贸易关系的健康发展。本文在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现状的基础上,从要素禀赋、需求要素、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政府的政策和要求、地缘因素方面分析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潜力及促进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因素;根据现状还分析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对促进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现状分析 (一)安徽农产品出口规模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是安徽省农业出口贸易稳定增长的时期,农业出口额以年均18.8%的速度递增,规模较小但出口贸易总量稳步上升。据统计,安徽省农产品出口在1992年仅为1.69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该文针对长三角地区企业社会责任认证与民工短缺问题,分析了两者通过劳动标准与劳动要素两个因素给长三角制造业带来的影响。同时认为两者使得长三角制造业投资规模、出口贸易、经营绩效等短期内发展受到阻碍,但也将有效地促使长三角制造业经营模式的转变和产业组织的升级,为长三角制造业再次腾飞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因素分解法,结合计量分析方法与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04、2008和2012年三个时间点的数据,定量测算我国主要工业行业出口贸易通过规模、结构和技术三种效应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第一个计算期内,出口贸易对碳排放影响的规模效应为正,结构效应为正,技术效应为负,在第二个计算期内,出口贸易对碳排放影响的规模效应为负,结构效应为负,技术效应为负,并据此提出了促进我国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FDI(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和ODI(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直接投资发挥出口贸易效应的两个方面,两种贸易效应的差异变化反映了中国贸易结构和方式的变化.通过对FDI和ODI同一时期内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建立长期均衡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发现长期内FDI的出口贸易效应大于ODI,短期内FDI对出口贸易均衡的冲击大于ODI;长期来看,需求因素是FDI和ODI发挥出口贸易效应至关重要的媒介,ODI出口贸易效应对需求因素的依赖大于FDI,但短期内需求因素的冲击消失.FDI和ODI需要进一步适应需求和现实,实现贸易效应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FDI流入的产业结构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FDI流入的技术外溢、集聚效应和挤出效应对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运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对按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和要素密集度分类的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贸易结构调整的表象作用;通过分析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对按三次产业和按贸易方式分类的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实质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计量模型从外贸竞争力、贸易流量和贸易方式等三个方面考察了2003年1月到2009年6月间安徽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与安徽外贸发展变化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样本区间内,FD I对安徽外贸竞争力变化的解释能力有限,而对机电产品出口贸易和加工贸易影响最大。短期外资变动反映在加工贸易出口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变化上最为迅速,FD I与加工贸易出口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运用SBM模型测度2006—2015年沿海11个省份出口贸易碳排放效率的基础上,构建地区出口碳排放效率指数,研究出口贸易碳排放效率的空间特征,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沿海11个省份整体出口贸易碳排放Malmquist指数变化轨迹各异,上海市和海南省突变现象显著;各省市地区出口碳排放效率指数均值存在较大差异,形成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格局;技术创新与进步、外资企业"环境成本转移"效应、出口产品能耗对出口贸易碳排放效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测度世界39个经济体产业结构多样化水平,实证检验产业结构多样化发展对出口贸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伙伴国产业结构多样化对出口贸易稳定性呈有力推动作用,且对间接贸易出口的影响效能更为显著。提升出口国产业结构多样化水平可有效推动批发零售业出口贸易稳定性,进出口贸易经济体产业结构多样化均衡演进会对农业出口贸易稳定性产生积极影响。据此,应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坚持多元协调发展道路;发挥经济制度优势,优化外贸产业营商环境;延长国内生产价值链,聚焦间接贸易出口业态,推动出口贸易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8.
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对区域一体化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文章借助社会网络分析、QAP模型等方法,对长三角地区省域产业转移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总体以省内转移为主,虽然存在区域内跨省产业转移,省际协同性仍有不足;安徽省内城市间产业相互转移数量最多,合肥是中心节点城市;上海是产业转出的中心城市,与江苏的产业转移联系紧密。(2)农林业转移中安徽内部相互联系较为明显;制造业转移中江苏和安徽的集团化特征较为显著;服务业转移呈现出显著的网状特征。(3)产业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城市间的邻近距离、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房价差异,不同行业的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我国30个省份1996~2007年间的出口贸易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产业结构、要素禀赋、贸易开放度对我国出口贸易技术效率的提高具有负效应,而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则具有正效应。产业结构不合理,要素禀赋中K/L比率较低,贸易开放度过高(即贸易依存度过高),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技术效率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而FDI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技术进步对生产要素的节约及优化都对我国出口贸易技术效率的提高产生了正向效应。对东、中、西部的区域出口贸易技术效率差异进行分析,发现三个地区的技术无效率函数中,西部的产业结构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负效应,东部和中部的产业结构对于出口贸易的技术效率有正效应,但并不显著;FDI、技术进步对三个地区出口贸易技术效率有显著正效应,要素禀赋、贸易开放度具有显著负效应,但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产业间面版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1985—2006年间各主要产业的出口贸易结构变化,并对1989年以来影响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变化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经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是出口贸易变化重要的推动力量,资源禀赋并不显著影响中国出口贸易变化,规模经济尽管影响显著,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增加,贸易的增长却有不断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