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省“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过半的新要求,而在服务业增长的驱动力中,金融支持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在归纳近十年金融支持山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研读文献、数据观察等得出金融深化及其支持作用是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并从内生效应和外生效应两个角度的八个因素全方面剖析了金融支持的作用机理.然后选取2006-2015年的相关数据对金融深化与山东省现代服务业的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山东省的金融深化过程推动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但金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有很大的制约,需要进一步推动金融深化改革.最后针对性地从关键领域、金融创新、金融产业、金融环境和政策引导五大方面提出了促进山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2.
平湖市通过"三个坚持",成功推动从楼宇工程到楼宇经济的升级发展.但也面临着楼宇"二次招商"困难大,专业楼宇发展滞后等问题.因此,要把引进和培育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平湖楼宇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发展方向,强化"三个平台"、"三个集聚"和"三个措施",全面推动楼宇经济成为创业创新的重要平台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3.
为检验"成本病"假说,文中在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基础上,对1992-2008年期间我国东部地区及各省市服务业增长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地区服务业已显露出"成本病"问题,具体体现为:相对于第二产业,东部地区服务业生产率增长滞后3%;在两部门实际产出比例不变情形下,服务业就业份额快速增长,表明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进步部门转移到滞后部门,被服务业吸纳;服务产品价格年均增长速度快于商品价格增长速度,其上涨幅度与服务业生产率滞后程度大致相当;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与经济增长速度呈负相关关系,表明服务业比重提升不利于整体经济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对服务业发展进行改革,以解决"成本病"问题.  相似文献   

4.
蔡娟娟 《经济论坛》2014,(11):42-44
目前,上海正着力进行国际航运和金融"两个中心"的建设,为推动上海国际航运金融中心的建设,本文在研究航运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意义基础上,分析了航运金融服务业在机构和业务这两方面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发展上海航运金融服务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郑荐平 《当代经济》2006,(13):34-35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台州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1978-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递增15.0%,分别高于全省全国同期1.9个百分点和5.4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9.5%,分别高于全省全国同期2.2个百分点和6.4个百分点.近年来,台州市居"中国最佳商业城市"百强榜第19位、城市竞争力排名第42位(包括港澳台7个城市)、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比第6位,并被评为中国十二大品牌经济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6.
已有研究表明,城市等级影响服务业的发展.本文研究不同等级城市中影响服务业发展的各项要素的差异,进而总结城市等级与服务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基于对1996年至2009年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的研究,本文发现城市等级差异导致服务业的增长速度、服务业对地区经济贡献率,以及服务业内部结构都存在差异.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人力资本、本地市场需求、外部投资,以及地方政府的扶持程度等要素对服务业发展均具有正向作用,且不受城市等级差异影响;而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则因城市等级差异而异.基于上述结果,本文提出了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6-2016年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动态面板模型,将金融发展、金融"脱实向虚"和金融结构因素引入模型中,采用差分GMM估计方法,检验了金融发展、金融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阐释变量之间的影响机制。研究结论显示: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受到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部门增长差异的影响,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正,金融"脱实向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负,考虑二者交互项的情况下,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作用强于金融"脱实向虚"的消极作用,暂时掩盖了金融与实体经济非协调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金融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即资本市场比重的提升和发展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金融发展更多的是通过技术进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金融结构主要是通过技术效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金融"脱实向虚"主要是通过技术进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因此,金融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金融发展,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基础上提升资本市场融资占比是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对近年来我国金融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加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描述了“十一五”期间影响金融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变动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结合这些因素,本文还对金融服务业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和预测,并给出了一些促进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按照发展经济学的现实价值取向和研究中国区域金融问题的需要,从金融规模总量和金融效率两个方面重新界定了区域金融发展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中国东北地区区域金融发展的重要特征及其深层次的原因.针对东北地区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低均衡"问题,提出了东北地区区域金融深化发展的"两阶段"战略及其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许多国家和地区借助发展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保持经济增长,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离不开金融企业集聚和金融信用发展.本文比较分析国际上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模式与金融企业集聚的共性及其效应,以上海经济和金融发展为例分析金融信用活动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变化关系,探索通过金融企业集聚与发展金融信用促进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商品金融化的趋势日益显著,各种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也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制度缺失、监管缺位等原因,市场中也出现了多次风险事件,产生了一系列不利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阐述了商品金融化的含义以及其产生的影响作用,明确了商品金融化现象的本质和特征;其次,梳理了我国商品金融化的发展历程;最后,针对当下我国部分交易平台定位不清、制度缺失、监管缺位的情况,对市场中投资者保护问题进行研究,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十三五"是辽宁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对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消费需求端对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诉求、科技创新催生出服务业新业态、自贸区建设倒逼服务业转型升级三个视角论证了促进辽宁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并根据辽宁服务业发展的总体形势,提出促进辽宁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服务业利用外资:印度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一五"规划中,政府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而发展服务业的手段之一是吸引更多有效的外资.在服务业利用外资方面,我国与印度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如比重偏小,结构不合理,服务业人才短缺等等.本文通过比较这些差异,提出了我国改善和提高服务业利用外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由此可见,服务业在"十一五"乃至更长的一个时期,都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心.结合太湖镇服务业发展实际,笔者作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5.
服务业发展并不必然导致成本病,企业家注意力配置效率与技术吸收能力是影响服务业产出效率的两个重要因素。通过计算"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发现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没有伴随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文章以企业家注意力配置效率与技术吸收能力为自变量构建了一个服务业产出效率的理论模型,并以"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发展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一个地区企业家注意力配置效率与技术吸收能力越高,则该地区的服务业产出效率就越高;清除影响企业家注意力配置效率的制度壁垒,提高企业家技术吸收能力,仍然是"长三角"地区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产出效率的重要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周念利  魏倩  沈铭辉 《财经研究》2015,(11):133-144
在制造业企业中间投入"服务化"的趋势下,文章聚焦于考察"中国服务业(运输、电信、分销、金融)市场竞争"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服务市场上竞争的引入和增强,会基于"投入-产出"关系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提升作用.(2)大型制造业企业"服务内置化"现象严重,中小企业因对外部服务投入依赖更深,更易于从运输、电信及分销服务业市场竞争中获益;但另一方面由于大企业多聚集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且受制于中国金融产权改革滞后,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国企是目前中国金融业竞争导向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受益者.(3)受中国制造业企业地理集聚特征影响,提高中国电信和分销服务市场竞争,将更有利于劳动及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聚的东部地区企业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而运输和金融服务市场竞争增强会更有利于资源依赖型制造业企业集聚的中西部地区.(4)运输、电信和分销市场竞争加剧,更有利于制造业内生产效率领先企业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由于中国金融业仍属于国有控股体制,金融改革的效率红利更易被位于生产效率低端的国有企业所获得.该现象虽在一定程度上能为中国制造业行业内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走向收敛提供一个技术性解释,但其本身也彰显出中国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实施金融产权改革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7.
金融生态环境是个仿生概念,从广义上讲,是指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生态环境有了长足的改善,但仍有缺陷和不足,而且呈区域的差异性.一般而言,欠发达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发达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表现要差一些,致使金融生态环境"水土"流失,对地方经济和金融和谐持续快速发展都将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要构建法律保障有力、社会信用良好、银企关系融洽、服务体系健全、体制机制完善的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18.
要素的合理配置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人力资本纳入经典钱纳里模型进行扩展,首次研究了1994—2011年间中国服务业增长过程中的要素再配置效应。结果表明:我国服务业的快速增长主要源自要素尤其是资本的驱动,要素再配置的"结构红利"几乎不存在。资源错配导致了要素再配置效应的低下,而造成我国资源错配的本质原因在于政府主导的具有金融垄断性质的投融资体制以及用工机制扭曲和供求失衡的劳动力市场。提高要素再配置效应,释放"结构红利",关键在于不断突破制约我国要素市场发展的制度藩篱,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苏龙 《当代经济》2010,(15):64-66
我国金融服务业向大中城市聚集的趋势,造成了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障碍.本文探讨了农村金融服务业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关系,分析了其中的主要障碍,对解决城乡协调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罗嘉庆 《产经评论》2013,(3):141-148
近年来,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商品金融化趋势愈加显著。商品金融化并非新生事物,早在近代欧洲,一些大宗商品贸易已开始被赋予金融属性。本文从近代欧洲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形成过程的历史视角研究商品金融化与产品定价机制变革关系,对荷兰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发展过程及商品金融属性的表现特征研究发现,各类金融衍生工具在近代初期已从商品交易中发展起来,并在阿姆斯特丹商品市场上大量应用。由于过分依赖资本收益,国内产业衰落,荷兰商品交易中心地位没能保持下去,在工业革命前半个世纪甚至更早,欧洲商品交易中心从阿姆斯特丹转移至伦敦。从交易中心的形成与转移,可以看到商品金融化进程中基本条件的意义与作用,以及商品金融化问题的本质。这同时揭示出当代商品金融化趋势与产品定价机制变革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