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逆行切除术治疗萎缩性胆囊炎临床体会。方法45例胆囊炎患者给予腹腔镜逆行萎缩性胆囊炎切除术。结果没有发生肝外胆管受伤、胆囊漏、出血和腹腔内感染等并发症。经过2~4周随访B超检查显示腹部无积液,肝内和肝外胆管也未发现异常。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逆行手术有其独特的预防肝外胆管损伤,降低转化率为开放手术,容易掌握,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再次手术的原因及手术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04年2月至2010年6月本院接诊的10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再次手术患者,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给予肝外胆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主,联合肝叶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术、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以及胆肠内引流重建术对其进行治疗。结果术后对10例患者随访5个月~3年,平均随访时间(52.3±21.2)个月,其中3例患者胆道感染,无结石复发以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胆总管囊肿诊断失误以及手术方式选择不当极易导致多种并发症发生,因此需再手术,肝内外胆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在胆总管囊肿的再次手术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ERCP、EST、LC三术联合治疗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12月收治的108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ERCP、EST、LC三术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三术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结果两组在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采用ERCP、EST、LC三术联合治疗的手术效果显著,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结石同时合并胆管狭窄患者的临床手术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接收的92例肝内胆管结石同时合并胆管狭窄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治疗组同时联用纤维胆道镜进行残余结石的清理,对比两组整体手术效果以及临床不良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4.0%和83.3%,显效率分别为60.0%和30.9%;另外,治疗组所有患者均未行二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6.0%;对照组行二次手术患者占4.8%,并发症发生率11.9%;治疗组手术效果更佳(P<0.05)。结论肝内胆管结石同时合并胆管狭窄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的同时,联合使用纤维胆道镜进行残余结石的清除,利于手术效果的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胰胆管造影-括约肌切开-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为其临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240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治疗时间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治疗,观察组给予胰胆管造影、括约肌切开、胆囊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胰胆管造影-括约肌切开-胆囊切除治疗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38例,均实行肝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 38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死亡病例出现,总有效率为100.0%,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其中切口感染2例,胆瘘1例,胆道出血1例,均给予保守治疗痊愈出院。结论肝部分切除术的疗效确切,术后残石率低且结石复发率低,手术操作简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12类医疗广告禁上报刊2006年11月1日,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工商总局要求,所有报刊一律不得再发布包含性病、癌症、人工流产等12类内容的医疗广告,并提出7项禁止性规定。这12类禁刊广告包括:尖锐湿疣、梅毒、淋病、软下疳等性病、牛皮癣(银屑病)、艾滋病、癌症(恶性肿瘤)、癫痫、乙型肝炎、白癫风、红斑狼疮等疾病治疗广告、无痛人工流产广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某院32例患者,对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并给予抗菌类药液、口服激素类药物作为术后辅助治疗。结果通过回访,32例患者手术痊愈27例,复发3例,联系不上2例。结论手术治疗是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最好治疗方法,并附有抗真菌类溶液和口服激素类药物辅助术后治疗;医护人员定期对患者进行回访,对患者的痊愈有一定帮助,并可有效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经胆囊管切开胆管取石及T管引流术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4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双镜联合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及T管引流术。结果该方法有效避免了术后胆管结石残留,所有患者均未出现T管相关并发症,术后均恢复顺利,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通过应用双镜联合经胆囊管切开胆管取石及T管引流术,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患者的手术损伤,不但有效避免了术后胆瘘,而且有效预防了胆囊管内泥沙样结石进入胆管,使患者再次发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取措施对胆道结石再手术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性观察与研究。方法从医院收治的胆道结石患者中随机选择36例,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胆道结石患者首次手术资料与诊治结果进行分析,探寻胆道结石再手术的因由、处理措施以及临床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36例患者未出现术后并发症,在术后半年的随访中有2例患者的效果较差。同时胆道结石再手术的原因为患者的胆管残余结石,并和胆道的病变、结石的位置、手术的操作与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患者的体质具有一定的关联。结论胆道结石再手术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坚持科学纠正胆管狭窄、有效清除结石、构建通畅的引流通道为原则,为患者的生存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在胆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胆管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ERCP联合EST取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5.0%、7.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7.5%、2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管结石患者入院后行ERCP联合EST取石治疗,临床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老年原发性胆管细胞性肝癌与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相关检查后,将确诊为原发性胆管细胞性肝癌18例为胆管性肝细胞癌组,肝细胞癌患者38例为肝细胞癌组,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肝硬化、AFP阳性率、CA19-9阳性率、误诊率、淋巴结转移、数目、包膜、肿瘤位置、病灶等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术后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根据患者的影像检查和实验数据确诊病情,采用可靠的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腹腔镜在普外科疾病中的应用种类中,分析胃部手术和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手术、肝脏和脾脏切除术、胆管胆囊结石手术、小肠手术、阑尾切除手术、结肠和直肠手术、疝修补术这几个方面的各自特点。并对腹腔镜在普外科疾病中的应用特点与传统的手术方式做比较,手术的损伤较小和术后恢复速度较快、减少血液疾病的传染、参与联合治疗和创口具有更好的美观性这几个特点。对腹腔镜在普外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分种类和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胆囊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晚期胆囊癌患者30例,将其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顺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吉西他滨治疗。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与活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铂联合吉西他滨进行化疗治疗胆囊癌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患乳腺癌,50万人死于乳腺癌。乳腺癌的治疗重点在于如何提高治愈率,保持机体功能,恢复劳动力,对不能达到这种目的的晚期患者则着眼于改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乳腺癌的治疗有手术、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四大治疗手段,但手术仍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6.
据报道,洛杉矾Cedars-Sinai医疗中心的朱莉·柳比莫娃及其同事在1998年11月3日发表的一项声明中说,新近发现于乳癌。肝癌、结肠癌和其他肿瘤中,但是不见于健康组织中的一种“恶性”基因也许会指出一条诊断和治疗癌症的新途径。这种被称为MAG(系“恶变相关基因”的缩写)的基因,可能是导致癌症扩散的实际原因。研究人员从恶性肿瘤和恶变前肿瘤中共取得组织样品51份,其中90%发现有MAG基因。该研究小组正在为这种基因排序;分析其成分并确定内部顺序。一旦完成排序工作,他们希望能够或者通过药物、或者利用基因工程找到阻断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24例恶性肿瘤患者。经确诊患有恶性肿瘤后,口服中药调理,给予补气、调理脾胃、解毒等中药调理,并配合中成药以提高血象,辅助治疗的顺利进行。结果 24例恶性肿瘤患者经过治疗,显效14例(58.33%),有效8例(33.33%),无效2例(8.33%),总有效率91.67%。其中有12例患者在进行化疗治疗的过程中,用中医药进行调理,未出现脱发等副作用,至今各项化验及检测指标均正常。结论采用中医药来治疗肿瘤,扶正不助邪,祛邪不伤正,副作用少,尤其适用于体质差、晚期癌症的患者,治疗效果较为明显,便于患者带瘤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8.
肝癌患者发病隐匿,发现即处于中晚期,多数患者已经失去手术机会,胆道梗阻,高胆红素导致的肝功能损害,使患者的生存期明显缩短。肝动脉介入治疗是在医学影像技术的监控下,采用动脉内介入的方法对肝动脉疾病进行直接诊断,治疗的操作技术。是一种不用开刀的手术。简便,安全,有效,微创和并发症少的特点,让越来越多人选择介入治疗。一般只需几毫米的皮肤切口,就可完成治疗,表皮损伤小,外表美观。使患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抗生素在普外科手术中预防切口感染的效果,分析抗生素在预防普外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不同抗生素对不同切口、不同用药方式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不同作用效果。结果 546例患者中,手术切口感染者共有34例,感染率6.23%。三组不同类型的抗生素中,对Ⅰ类手术切口的感染预防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Ⅱ类、Ⅲ类手术切口,在使用效果上,喹诺酮类抗生素效果最佳,与其他的抗生素种类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不同用药方式上,术前术后分别半量优于术后全量方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抗生素在预防普外手术术后感染,提高治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手术患者切口引发感染的因素很多,且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和手术的类型不同,均会使抗生素的使用效果不一样,应正确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carcinomaofesophagus)是我国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食管癌的死亡率仅次于胃癌。手术治疗为治疗食管癌的首选方法,而手术前后呼吸道的管理可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对于早期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的患者,呼吸道优化护理同样是增加救治成功率,减少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治疗措施。充分综合应用各种气道护理措施,不单纯依靠某一种或几种措施,明显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和辅助呼吸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