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虽然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可再生能源法律体系,但这个体系仍然很不完善,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本文对我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立法与相关制度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对我国相关立法与制度仍有其不完备或应当改进之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能源安全包括能源供应安全和能源环境安全.国外通过实行可再生能源促进制度、节约能源制度、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一体化制度为保障能源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我国应当借鉴国外能源立法的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源安全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3.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障碍分析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云 《经济问题》2007,334(6):27-30
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回顾了我国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障碍,最后从支持开发可再生能源市场,尤其是消费市场的视角来探讨我国可供选择的可再生能源政策.  相似文献   

4.
欧盟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近年来欧盟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着重介绍了欧盟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在简要评论我国可再生能源法规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借鉴欧盟经验,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构建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文章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提出了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
首先根据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城市政府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需求,包括制度环境的变迁、行动团体的缺失、城市政府的领导者对可再生能源预期收益的认识发生了变化等制度需求。然后基于上述分析,分别从制度变迁的需求和供给层面详细地探讨了城市政府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上的政策。在制度需求层面,政府可以运用自己的力量促进相对产品和要素价格、技术、市场规模等因素的变化,从而影响制度变迁;在制度供给层面,政府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以较低的成本快速地实施制度供给,解决可再生能源政策制度短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意大利能源资源匮乏,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意大利的战略选择,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本文介绍了意大利可再生能源管理和发展战略,分析了其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最后根据意大利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经济学分析——基于租金理论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常规能源资源逐步耗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常规能源成为大势所趋.但是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不仅没有与经济同步发展,甚至出现了常规能源对可再生能源的反替代.试图通过租金理论,分析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滞后的经济学原因,从而为我国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宁 《经济纵横》2019,(2):111-120
丹麦为确保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制定了明确的能源发展规划和目标,建立职责清晰、统筹各方的能源监管部门,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时推动能源供给的多元化,综合利用多种能源以提高能源效率,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和促进可再生能源交易的国际化,有力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能源结构的优化。我国与丹麦虽然国情不同、能源资源禀赋差别较大,但同样面临能源结构调整和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迫切需求。借鉴丹麦经验,我国有必要加强对能源产业的统筹规划和协调,不断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能源的综合利用,完善电力系统和电力市场以适应可再生能源持续发展的需要,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加强对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的引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对能源的需求量又急剧上升,对可再生能源进行开发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并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另外,面对我国发展迅速的经济浪潮,传统能源的供需矛盾已经显现。所以,未来我国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就是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发展。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能源供应中存在的问题及全球能源供需情况,指出了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加强开发利用的迫切性,提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开发与发展的对策、现状、问题以及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