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城乡关系问题是经济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在马克思的论著中有丰富的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某些地区城乡关系的日益密切,我国学者在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的指导下,创造性地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并就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城乡关系的阶段划分、城乡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有自己的货币数量理论。马克思经济学侧重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利用历史逻辑分析货币的起源、本质,沿着商品——货币——资本的逻辑思路,从货币产生的必然性及货币数量规律展开讨论。西方经济学侧重研究货币数量与商品价格的关系、价格传导机制、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及利率在货币收缩与扩张过程中的作用等内容。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货币数量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对推动我国货币数量理论研究和深入理解货币政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不少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与马克思经济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他们或对马克思及其经济学进行过评价;或在其著述中介绍或提及马克思经济学说;或其相关理论受到过马克思经济学影响;或马克思实际上是其相关理论的先驱者之一;或曾经学习过马克思经济学。这种关系表明,他们中的很多人实际上将马克思视为经济思想史上一位重要的经济学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马克思是全人类的马克思,是现实的马克思。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之间的关系进行再认识,以探讨二者之间所存在的共性。  相似文献   

4.
经济制度动态发展理论既是马克思制度经济学也是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通过对二者在经济制度动态发展理论的研究目的、制度发展的动因、制度变革方式以及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制度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经济制度动态发展理论既存在差异,也有相互融通之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二者科学地结合起来并加以完善,对于我国目前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际贸易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梳理两大理论体系国际贸易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国际贸易的推动力量和国际贸易中各国关系问题等方面进行比较。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的比较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刻理解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的科学性,以及在借鉴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的科学成分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而且对我国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马克思经济学检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经济学中的资本是一种生产关系,劳动力在这种关系中是资本赖以存在的前提性生产要素。马克思经济学分析范式中"人力"不是劳动者的资本,劳动力商品化并非是劳动者将自己的劳动力资本化,可变资本只是资本所有者的资本,而不是归属于劳动者的资本。马克思的资本理论和西方的资本理论分属两种不同的理论分析范式。舒尔茨等人将"人力"称为资本,使生产过程中所有投入要素都皈依于资本并通过货币进行计量,技术分析的需要是其主要原因,而且该理论在理论框架、理论进路、方法论与前提假定等方面都有内在缺陷。人力资本理论植入马克思经济理论会导致两种理论间范式冲突。  相似文献   

7.
孙凤仪 《财经科学》2006,(12):59-64
作为制度经济学的两种范式,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理论在意识形态的本质和功能、意识形态的根源与变迁、意识形态与制度变迁的关系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分歧.整体来看,马克思的分析框架迄今仍是最有说服力的.这些分歧的根源是方法论: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是制度个体主义和建构理性主义,马克思的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是制度整体主义与制度个体主义的统一、演进理性主义与建构理性主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西方经济学对新古典范式的反思主要体现在重新将分工引入研究视野,而社会分工理论同样也是马克思经济学甚至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新制度经济学、新产业组织理论和新兴古典经济学等西方经济学流派主要研究社会分工在生产力层次或生产关系层次上所扮演的角色,并没有像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那样将社会分工看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联系纽带和中介环节。马克思经济学的社会分工理论不仅从生产的物质和技术方面考察分工,更把社会分工看做一种制度关系,从而取得了相对于西方经济学更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与西方经济学国民收入理论比较的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民收入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和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在国民收入理论上存在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宏观经济学两大理论体系,前者以马克思国民收入理论为核心,是马克思微观经济矛盾理论分析在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中的逻辑发展和结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国民经济宏观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后者则是以凯恩斯开创的宏观经济分析理论框架为最原始模式,形成了西方经济学中独立的宏观经济学体系。两大体系的国民收入理论,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联系,另一方面又具有一定的差别。通过对其一致性和分歧性的分析,有助于把握两大理论体系的发展走向,更好地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相似文献   

10.
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人口划分、过剩人口、人口素质等方面,比较了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人口经济思想,认为应按照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科学合理地解读和评价西方经济学的人口经济思想,借鉴和吸收其中的有益成分,将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人口经济理论与中国人口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经济理论,以更好地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思想在我国不断传播,并得到了许多国内经济学者的大力推崇,而马克思经济学产权理论的研究发展相对缓慢,理论创新较为滞后。产权问题一直都是马克思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两种研究范式虽然在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上存在诸多差异,但是两种理论各有所长,并不是完全的批判与被批判的关系。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转型时期,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东西,因此,针对不同的产权理论在学术上进行深入探讨和比较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商贸流通理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对商贸流通理论进行过研究,但两大理论体系对流通问题研究的视角、重点和研究范式都有不同。马克思经济学将流通作为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行研究;西方经济学对流通问题主要从财富的源泉、交换的实现等视角进行研究。马克思经济学将流通作为社会再生产的一个环节,通过理论抽象来研究流通问题;西方经济学对流通理论的研究是从应用范式角度展开的。通过比较可知,我们应以马克思经济学的流通理论为主体,结合流通领域的现实变化,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流通理论,建立新型的商贸流通理论。  相似文献   

13.
肖勇 《生产力研究》2006,(1):37-38,60
文章从马克思经济学、增长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创新经济学等经济学分支学科角度出发,对经济学视野下的知识经济理论根源进行了探寻。  相似文献   

14.
批判实在论增进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的创新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批判实在论对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创新的贡献是外部援助式的,本体论援助是前者推动后者创新的关键切入点,也是我们把握二者关系的基本理论视角。这个切入点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它阐述了社会经济实在的分层性、超验性、突现性和转化性本质特征,这些内容丰富了唯物史观的科学内涵;另辟蹊径,用一般科学实验方法解析了马克思揭示经济规律的研究方法;为有机整体地理解和发展马克思经济学中的辩证方法提供了新视角;剖析了在流行的定量、定性分析中的方法论误区,化解了它们之间的张力并使之成为马克思经济学方法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论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存在一些错误认识,这是导致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重要主观原因。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实质上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理论,一百多年来的资本主义发展,在一些最重要的方面证实了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理论分析。同时,当代世界的发展在某些重大问题上超越了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结论,只有发展和创新马克思经济学,才能使之更好地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作为致用之学的经济学理论在中国已经形成了西方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流派,从而打破了20世纪80年代以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统天下的格局,实现了经济学理论的多元化。但是,由于中国具体的经济实践和制度环境上的原因,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三大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批判,特别是对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批判,是他经济学理论研究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审视和评价了资产阶级经济学。马克思认为,只要经济学附着在资产阶级的皮上,那就只能在阶级斗争尚处于潜伏状态或仅仅表现为个别现象的时候,才能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便属于这个时期的经济学,因此,尚有一定的科学性。由于古典学派经济学家的阶级的局限性,其理论带有致命的缺陷,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便是由这些缺陷演变而来的。在阶级斗争尖锐化以后,便不再有自由的科学研究条件了,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开始大行其道。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不过是将资本主义生产当事人的动机、观念翻译成学理主义的语言。从各方面看,当代西方经济学也具有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两大范式一经形成,再没有随时代变化而进行过整体理论范式的变迁,两大范式均受到了理论与现实的冲击.在两大经济理论体系对立的背后,其逻辑前提、基本假定、核心概念以及研究方法等基本构成要素均存在着相通之处,进而存在着范式耦合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本与劳动力的关系——两种理论观点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经济学的资本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的资本理论分属两种不同的理论分析范式。马克思经济学分析范式中"人力"不是劳动者的资本,劳动力商品化并非是劳动者自己将劳动力资本化,可变资本只是资本家的资本,而不是劳动者的资本。舒尔茨等人在人力资本理论中将"人力"称为资本,只是意味着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生产函数中又增加一种原本不为人知的生产要素,技术分析的需要是主要原因。加之该理论的理论框架、方法论与前提假定等方面的内在缺陷,将其植入马克思经济理论会导致两种理论范式的冲突。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私有制度的效率出发,对马克思的私有制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私有产权在不同语境下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提出马克思的私有制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私有产权理论的重大差异、制度效率观的差异阐述了马克思同新制度经济学对私有制认识的不同及原因。提出马克思私有制的观点同新制度经济学不能简单的谈互补,而是要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来分析两者的关系与作用,关键的问题是形成什么样的互补关系,以此科学界定公有制与私有制的范围,制度选择和制度效率问题要考虑最终的结果即社会分配问题。既要坚持公有制的主导作用,也要不断完善私有产权的运行过程和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