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以江苏苏南地区的212家工业出口企业为例,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研究了工业出口企业低碳生产意愿与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78.8%的工业出口企业具有低碳生产意愿,而企业的R&D投入能力、销售规模、管理者年龄、所有制性质等企业特征,强制性的制度安排与政策体系等外部因素与低碳生产的现实意愿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验证了目前国外研究结论对中国工业出口企业基本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虽然是以出口工业企业为案例,但由于出口工业企业的层次总体高于非出口企业,其研究结论在较高的层次上揭示了影响工业企业低碳生产现实意愿的主要因素,因而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能源强度、能源消费、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以及滞后一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基础,利用改进的STIRPAT模型,采用面板固定效应进行回归分析,对中国工业39分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以能源强度为代表的能源技术、产业结构、能源消费是影响工业碳减排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相关政策和建议,以适应中国的节能减排以及低碳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3.
探究企业低碳化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与管控要素的识别是探讨企业低碳化发展路径的关键。通过相关性和逐步回归分析,研究发现:政府和公众的外部压力等情境因素成为企业低碳投入环境行为的驱动因素,企业低碳投入主要是外推型行为;而低碳运营中低碳行为能力等企业个性因素影响最大,低碳运营主要是内拉型行为;环境价值观与两种低碳环境行为显著相关。因此,应加大企业环境宣传以构建自然和谐的环境价值观,加强企业环境能力的培养和增强环境行为意愿,积极发挥政策法规在企业低碳行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利用调研所获取的陕西省烟草农业393个分散农户数据,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低碳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烟农住址距乡镇距离对其低碳生产意愿呈负向显著影响,烟农对施用化肥、农药、农膜污染的认知对低碳生产意愿呈正向显著影响,农技员和示范户对低碳生产的态度对其低碳生产意愿呈正向显著影响,烟农对政策补贴的满意程度和低碳行为保护环境的感知对其低碳生产意愿呈正向显著影响。因此,提高烟农对绿色环保行为的认知水平、促进低碳技术的良好示范与推广以及低碳政策的有效落实与引导将有助于烟农更积极地选择参与低碳生产。  相似文献   

5.
低碳产品的购买行为是低碳消费的主要行为,对缓解碳排放、保护自然环境有着重要影响。文章研究了低碳意识和低碳生活方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和推荐意愿的影响。研究显示:低碳认知、节约能源行为和处理废弃行为对购买意愿和推荐意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碳危机意识表现出边缘显著影响;而低碳责任意识和低碳出行方式则未发现对购买意愿和推荐意愿有显著的影响。文章基于低碳意识和低碳生活方式将消费者分为低意识弱行为、高意识弱行为、低意识强行为和高意识强行为4类,为企业展开更具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低碳生活的工业产品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工业设计和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及低碳生活的概念,通过分析影响产品设计的因素,探讨在低碳生活时代背景下设计师如何依靠产品设计手段来改变人类生活习惯和方式,并具体提出实现这一目的的策略,达到减少人类日常生活的浪费、降低生活中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低碳出行行为是低碳城市、低碳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城市居民低碳出行行为的影响因素,提高城市居民低碳出行行为是发展低碳城市的重要环节。将结构方程模型应用到城市居民低碳出行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中,通过选取低碳出行自我效能感、行为价值观、行为责任感、行为感知行为控制、行为偏好、行为相关认知程度、出行行为意愿、出行行为、出行行为能力九个潜在变量,采用问卷调查获取数据,构建城市居民低碳出行行为SEM模型。结果表明,基于SEM的城市居民低碳出行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拟合效果较好,为城市低碳交通、低碳城市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江西省规模农户的调研数据,以农业低碳技术应用意愿为研究视角,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规模农户应用农业低碳技术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生产组织形式、农业生产地是否处于传统产粮区和政府是否发放农业低碳技术应用补贴与规模农户农业低碳技术应用意愿显著相关,户主是否担任村干部、地形条件、政府是否组织农业低碳技术推广培训和规模农户能否从农技推广部门或农技人员处获得有关农业低碳技术信息的差异未显著影响规模农户农业低碳技术应用意愿。  相似文献   

9.
工业企业是减少碳排放的核心主体,其进行低碳生产的动机和行为是决定碳减排效果的关键。以典型的六大高碳行业工业企业为例,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了工业企业低碳生产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在利润动机、社会责任动机、满足政府监督动机和满足社会监督动机的四种动机中(前两种是内在动机,后两种是外在动机),企业的主导动机占比从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是利润、满足政府监督、社会责任、满足社会监督;(2)动机影响企业低碳生产行为的方向、强度和效果,体现在由内在动机引发的企业低碳生产行为的强度要高于由外在动机引发的行为的强度。据此结果,提出采取措施强化企业减排的内在动机以及对于不同类型、规模企业的低碳生产实施差异性引导策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构建企业选择低碳土地利用方式的一般经济分析框架,确定影响低碳土地利用方式的因素,为政府部门制定低碳土地利用政策提供理论支持。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完全竞争市场模型、生产函数模型、等成本曲线、等产量曲线以及成本-效益的分析方法。研究结论:低碳土地利用方式对企业来说意味着一种新投入要素的选择或者新生产函数的选择。企业的低碳土地利用方式选择行为主要受到成本-收益、市场、技术、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碳排放模型框架内,利用测算的全国省际二氧化碳排放数据,通过设定多种模型形式考察了各种因素特别是产业结构变动对二氧化碳排放产生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工业化进程直接加剧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产业结构变化是中国碳排放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其影响程度较大;同时,FDI环境效应的合力是负面的,贸易并非国际碳污染转移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不同类型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工业企业生产效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各种类型企业由于所有制形式不同,其运作机制和效率也有差异,本文通过应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并利用充足的数据分析了分省加总的不同类型工业企业的生产及其效率。研究得出我国1999~2002年,对几乎绝大多数省份而言,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生产效率最低,而生产效率最高的企业是三资企业,同时研究也表明,在区域层面上来看,东部地区的各种类型企业生产效率比其他地区的生产效率高20%以上,这要求以后在研究区域差异时应更多关注区域生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业部门的能源效率与减排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全要素能源效率框架,本文通过引入方向性距离函数和数据包络分析,测算了中国工业部门2000-2009年的能源效率和CO2减排潜力。实证结果表明,以既定最优生产前沿为参考,中国工业部门的总体能源效率偏低,减排潜力较大;各行业能源效率与减排潜力存在较大差异;不同行业能源效率与减排潜力呈现差异性动态变化。本文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实施差异性碳税政策、灵活利用碳市场机制、强化节能技术研发和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加强企业环境执法监管等举措来推动中国工业部门提高能源效率及减少CO2排放。  相似文献   

14.
叶娟惠  叶阿忠 《技术经济》2022,41(10):12-23
为了实现碳减排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在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基础上,构建半参数空间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SSPVAR),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导数散点图实证分析了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碳排放之间的双向空间传导效应,以及环境规制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1)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碳排放之间存在时间滞后效应和空间传递效应。科技创新和碳排放存在显著的正向自强化效应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2)科技创新促进本地和邻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但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均对本地和邻地的科技创新产生不同程度的时间滞后性的抑制作用。(3)科技创新减少本地二氧化碳排放,但不利于邻地的碳减排;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有利于邻地碳减排,但增加了本地的二氧化碳排放,且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碳减排效应比产业结构合理化更显著。(4)环境规制对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碳排放都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国煤炭企业传统的生产模式,存在着许多严重问题,如环境污染、煤炭资源的产出率低等。因此,本文从集约化生产、清洁生产和构筑煤基产业链网三方面构建我国煤炭企业低投入、高产出、少污染、零排放的循环经济生产模式,以期实现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引入工业“三废”和CO2等指标的情况下,本文基于共同前沿理论,利用规模报酬不变和可变的DEA模型测度分析2003-2010年各省份企业绿色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效率以及区域间的技术差距,并对无效率值进行分解,最后检验两阶段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考察期内中国企业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偏低,且均呈现下降趋势,各阶段纯技术效率持续减少是其主要原因。与传统效率相比,绿色效率值更低,绿色与传统成果转化效率省际排名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表明经济效率不高省份在技术环境效应转化中依然落后。②各省份、区域间效率差异明显,TGR值显示,东部地区两阶段创新技术水平均高于中西部,且存在差距继续扩大的风险。大多数东部省份两阶段无效率主要受制于企业管理水平低下,而生产技术差距和管理无效率则是中西部省份的共同制约因素。③国有经济比重、外商投资和技术交易环境对科技研发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企业规模则起阻滞作用。技术交易环境优化显著促进成果转化效率的提升,而企业规模和国有经济比重具有负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全球变暖问题日益突出,世界各国纷纷倡导低碳经济加以应对.企业碳信息披露也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选择2010—2018年沪深A股上市工业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了碳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长短期价值的关系及股权融资成本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企业提高碳信息披露水平不能显著提升企业短期价值,但可以显著提升其长期价值,这也间接说明碳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不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是经过厚积而显现的.另外,企业提高碳信息披露水平可以通过降低股权融资成本来提升企业的长期价值,从而证明了股权融资成本的部分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在提高企业碳信息披露的积极性,推动我国低碳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碳税的产业竞争力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在减排的同时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已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碳税是减少碳排放的一种重要手段。碳税开征与否的一个主要争论在于:征收碳税是否会影响产业竞争力。在制定碳税政策时,需要考虑碳税实施后对产业竞争力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及程度,采取相应补偿措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产业政策的执行对企业间工资差距有何影响?文章首先考虑加入了产业政策因素的异质性企业模型,从理论上将产业政策对企业工资影响分解为补贴转移效应与竞争效应两种机制,并提出如下假说:企业将部分政策补助用于生产,此时支付的更多工资等同于财政的直接补贴;同时,企业工资水平也取决于企业的生产效率,产业政策通过促进或抑制行业竞争改变企业效率,从而对企业的工资水平产生一种间接影响,即竞争效应.使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可以发现:"中国式"产业政策抑制企业效率带来的负向竞争效应超过了正向的补贴转移效应,最终造成了企业工资水平下降;然而,一旦产业政策的施行促进了行业竞争,竞争效应则为正,那么企业的工资水平也会随之提高.文章研究的结论有助于理解经济改革过程中产业政策对企业工资的影响,对推进企业工资体制改革也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房屋建筑实现工厂化、产业化生产,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要实现房屋建筑工厂化、产业化生产的健康发展,首先应由政府牵头,合理布局、宏观指导,使建筑企业实现转型,逐步建立以现代工厂化生产为基础,组织专业化、社会化生产部品、构件供应为中心的房屋建筑工厂化、产业化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