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农村税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素琴 《经济经纬》2005,(1):124-126
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的负担减轻了,但税费改革中新出现的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税费改革的进程和效果。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存在着城乡之间、城区与非城区农民之间负担不均衡、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村级经费短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应采取加大农村政府机构改革的步伐和力度、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加大中央和省级两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  相似文献   

2.
赵瑞芬 《经济与管理》2004,18(11):76-78
农村税费改革是事关农村、农业、农民的一项重要决策。自2000年农村税费改革开始在全国试点,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这项改革确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理顺了农村分配关系,促进了农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改革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一些配套改革不到位,严重阻碍了税费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因此,进一步深化税费改革势在必行。当前关键要积极推进"三项配套改革",建立健全"一项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3.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是现实迫切的需要,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加快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税费改革要实现突破。就必须化解税费改革中的两大矛盾,即农民税费负担减轻与乡镇政府行政事业费短缺的矛盾和农民税费负担中的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只有深化改革,有效化解这两大矛盾,才能达到规范秩序、减轻负担、公平税负和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4.
卓立筑 《发展研究》2001,(10):50-52
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建立规范的农村税费制度,是规范国家、集体、农民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松溪县作为福建省首批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县之一,自去年6月以来,根据中央7号文件精神,本着“减轻、规范、稳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农村税费改革与“乡政”角色转换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农村税费改革的初衷和基本目的是减轻农民负担,2000年在安徽省以省为单位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这次试点的主要内容是:三个取消、一个逐步取消、两个调整、一项改革,即取消现行按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一定比例征收的乡统筹费;取消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征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用三年时间逐年减少直至全部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政策,农业税税率最高不超过7%;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采用新的农业税附加或农业科技特产税附加方式统一收取,农业税附加比便最高不超过改革后农业税的20%。由于农村税费改革规范了农村税费征收行为,进一步调适了农民、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分配关系,从而揭制了面向农民的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和各种摊派,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一年来,安徽省废除农村不合理收费项目50多项,全省共减轻农民负担16.9亿元,改革后农民年人均负担由原来的109.4元减少到75.5元,与上年相比减辐达31%。  相似文献   

6.
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农民的负担得到了切实减轻,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规范。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乡镇政权的运转出现了财政困难,特别是在经济落后的地区这一现象特别明显。本通过分析认为,乡镇政权运转困难这一现象的出现并不是税费改革本身带来的。  相似文献   

7.
关于农业税制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民背负着沉重的负担。其沉重性已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采取切实措施规范农村税费,减轻农民负担,是解放“三农”问题的当务之急,文章阐述了农村税费改革实践的成效和问题,提出了农业税制彻底改造的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规范的农村税费征收制度,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2000年4月中央决定在安徽全省及其他省区的一些县(市)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一年多的实践证明,农村税费改革的方向、方针和政策是完全正确的,规范了农村收入分配关系,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基层机构职能转变,由于农村税费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从试点地区的情况看,在收入分配方面也反映出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解决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9.
当前“三农”问题的尖锐化已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一大障碍,其突出表现是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广阔的农村市场难以开拓、“扩大内需”的政策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达到预期目标。围绕着“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这个中心,近年来把“费改税”作为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而且,以安徽省等地为试点的农村税费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目前试点的情况看,通过上级政府的硬性规定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由于农村税费改革的制度环境并没有改善,这种改革不仅没有达到农民减负、农民增富的自的,相反改革的成果会很快丧失,出现“越减负担越重”的反弹或超反弹局面。因此,本文认为农村税费改革成  相似文献   

10.
农村税费改革中的问题不容忽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经济已经进人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但是,近几年农民增收幅度逐年下降,而负担却有增无减,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既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又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因为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调整,农村税费改革试点遇到了一些难点和问题,必须认真研究,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确保税费改革的成功。 一、河北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成效与问题 2000年,河北省在沙河市等14个县(市)开始进行农村税费改…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城乡收入差距也随之扩大,不利于我国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分析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采用协整检验方法实证研究了城市化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化发展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在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应通过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培育农民的市场意识、积极发展乡村的特色传统产业、鼓励富裕人员和知识分子回乡创业等政策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2.
基于随机抽样的来自中国6省116个村庄2000年和2004年农民负担的变化,本文重点考察了农村税费体制改革前后村庄公共融资机制的变化及农民组织发育对完善村庄公共融资机制的影响和作用。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民政策外负担影响甚微,一些地区政策外负担不减反升。村庄组织因其良好的内部信任和资源动员能力,在公共融资中表现出对村委会积极的补充作用,有助于降低政策外负担;而税费改革则凸显了政策外负担薄弱的合法性基础,加上粮食征购制度取消后征税难度和成本都大幅上升,农民对税费的抵制强度也构成了对政策外负担的重要制约因素。建立村庄新型融资体制需要充分考虑农村除"两委"外的其他社会力量的作用和村民对公共融资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在农村市场化进程中农村的公共管理服务发生了深刻变化。基于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调查数据构建计量经济模型,通过控制实验方法解决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验证了政府经济发展服务、社会管理服务影响农户收入的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以乡镇企业、村办企业数量衡量的政府经济管理服务显著影响农户收入,企业数量越多的村庄农户收入也越高;以村基层组织干部素质衡量的政府社会管理服务也是影响农户收入的重要因素;与经济管理服务相比,政府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力较弱。政府应当通过公共服务购买改革等方式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市场在农村经济领域中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培育新型农民。加强文化建设是当前培养新型农民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家在南疆三地州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公共文化设施闲置率较高,文化设备配套设施供应不足,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单一,私人文化活动单一、文化娱乐支出较少等。在今后的建设发展中,应创新思路、创新内容,全面推动南疆三地州农村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培养知识型新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困扰经济发展、阻碍国家现代化实现的主要问题。就现在农村的情况而言,农民也难以富裕起来,更难以和城市居民相比。在农村,仅靠农业来解决农民问题是很难有出路的,因为农民占有的农业生产资料太少,尤其是耕地。在有限的耕地资源条件下,要想让农民富裕起来,减少农民数量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主要途径在城市化,就是把大部分农民变成城市居民。  相似文献   

16.
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制度变迁成本与收益角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成功的关键是力求新制度形成自维护机制,保证农民相对负担不断下降。税费制度改革收益巨大,同时也要支付一定的成本,尤其是摩擦成本。在短期,完善农业税收制度,改革财税体制,加大对基层的转移支付力度可以缓解改革的摩擦力,而完善农村的政治民主建设、农民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才是减轻农民税费负担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17.
张晓亮 《生产力研究》2012,(3):39-41,261
文章从城乡居民文艺生活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农民文艺生活枯燥单调、农民文艺生活缺乏领导三方面概述了近三十年农民文艺生活现状,同时从毛泽东对文艺家创作的要求和政府两个视角对改善农民文艺生活的路径做了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一个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解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新农村建设是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一个积极回应,它包含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两个层面.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出发,在经济增长方面,户籍、土地、保障等制度性因素制约到农村劳动力的有效流转,从而对劳动生产率提升和农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在社会福利方面,农民的数量优势没有转化为谈判优势,对市场价格和政策制定的影响力较小,其社会福利获取以及发展程度处于不利地位.据此,新农村建设必须对相关制度性、组织性因素进行完善和改革,部分农民的真正流转和留守农民的自发组织将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回顾近些年的食品安全事故;然后阐述我国近年来城乡差距扩大的过程以及基尼系数的表现;再从博奕论的角度分析,在现行监督制度不健全的条件下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最后说明食品安全问题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化所导致诸多社会问题的温和表现,并指出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三农政策的落实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性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合讨论了村干部和宗族组织对农地经营权流转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且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对理论分析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农地产权配置和流转交易市场现实约束条件下,村干部和宗族组织作为村庄权威,均对农地流转具有显著影响。其中,以经商能人为代表的村干部对农户家庭农地有偿流转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宗族组织为维持组织网络结构稳定,对农地无偿流转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对有偿流转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此外,村干部和宗族组织显著抑制了农地撂荒现象的发生。本文的发现对理解村干部和宗族组织在农地流转市场化进程中的行为特点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