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省制定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要实现规划和完成目标,需要对新能源产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从三个方面探索湖南省新能源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途径:①分析了新能源生产企业的商业模式:对于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采用“产品租赁”的商业模式;对于生产新能源装备的企业,采用“融资租赁”的商业模式.②对于太阳能光伏产业,采用“科技支撑+政策支持(保护电价)+政府采购”的商业模式创新.③对于能源节约服务型企业,采用EMC商业模式创新.针对湖南省新能源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途径,提出了有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酒店业如何通过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实现降本增效的绩效目标,是目前酒店业管理者和学者们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从J酒店成本控制和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阿米巴+TKR”降本增效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并分析了通过构建和实施“阿米巴+TKR”降本增效模式来提升自身的总体经营目标的可行性和管理优势,从而进一步加强酒店业生存、创新发展的适应能力,以期为酒店业管理层提供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郑新天 《经贸实践》2013,(10):52-52
以加快发展模式创新为主攻方向,仙居县大力实施了“产业帮扶”、“腾笼换鸟”、“机器换人”、“产品换代”、“电商换市”这“一帮四换”措施,全县工业经济实现稳中有进、创新转型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4.
蔡勇志 《发展研究》2013,(11):61-65
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衰退,为了促进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欧美发达国家推出了“再工业化政策”.本文分析了这一政策的出台背景、政策内容和实施成效,重点分析了它对中国吸引外资和商品出口的双重影响,并提出四点对策建议:发挥中国大规模制造的优势,提升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发展,实现向“中国智造”的转变;合理利用“两个市场”,拓展发展中国家市场.  相似文献   

5.
论创意旅游——兼谈上海都市旅游的创新发展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全面论述“创意旅游”这一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概念,强调对传统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和改造,提倡用创新产业的思维方式重塑旅游产业体系。探讨了创意旅游如何开启旅游价值“蓝海”、结合“产业链”、“空间链”、“价值链”、“主题链”四维链条、提出上海都市旅游升级的“有智增长”新模式,同时也为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创新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吴琦 《当代经济》2005,(2):91-92
一般认为,商业银行“三性”原则之间既有相互统一的一面,又有相互矛盾的一面一一盈利性较高的资产,流动性和安全性就比较差。本文通过对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产品运作机制的阐述,提出了现代商业银行运用金融创新产品有可能实现“高安全性、高流动性、高盈利性”的“三高”目标。  相似文献   

7.
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系统框架结构的分析导出了该学科应实现的两个目标:维持系统平衡和实现系统效益最大化。围绕这两个目标讨论了该学科的研究内容,提出了应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大系统建设成为灵敏的自组织系统,引入“生态人”新观念,以系统效益最大化为新的价值判断标准,并应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论证了“生态人”价值判断标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实现“十二五”规划,把装备制造业打造成河北经济“擎天柱”的目标,本文从区域内产业优势的角度,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河北省装备制造业七大行业间的产业综合竞争力状况,分析了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各行业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结构要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不在于“升级”本身,而在于要构建创新型经济、实现知识技术与制度体系的创新(即经济创新)。经济要创新、产业要升级,相对整体金融联系实体经济更加紧密的区域金融发展就需要做出更深入的改革。金融发展改革的基础是金融发展制度创新,本文基于区域金融发展的理论逻辑和构造发展的总体框架,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制度创新问题做了多角度的对比分析。在金融功能提升和金融效率检验目标的约束下,本文提出以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经济创新金融支持,以系统适应效率实现金融体系协调发展的结论及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10.
奋力冲破苏北地区的“贫穷恶性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苏北地区确实存在“贫穷恶性循环”状况,打破这一状况的决定性力量在于制度创新。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探讨苏北地区如何脱贫致富,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瑞典制造业产业增加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16%,是就业与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由于不断采用新技术与创新,制造业保持了一定的全球竞争力。本文主要介绍与分析在全球化背景下,瑞典如何利用研发与创新推动制造业发展,以实现到2030年成为全球可持续制造领先国家这一目标的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12.
结合工业经济的实际情况,以及“到2015年要争取实现‘创新强工”’的发展目标,杭州提出以“推进四种创新”为主要任务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一足推进政策创新,即理清发展思路和创新路径;二是推进技术创新,增强产业产品核心竞争力:三是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四是推进产业融合,促进两化、双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江浙沪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仁开 《江南论坛》2009,(8):13-15,58
一、江浙沪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现状及特点 上海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特点 目前,以产学研合作创新和特色产业基地创新为典型特征的集群创新模式已成为上海城市创新的主要模式。同时,1997年以来,上海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目标,以信息、现代生物医药、新材料为重点,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基地,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要载体,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支柱产业高科技化,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14.
文化创意产业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潮流。它与“文化经济”、“内容产业”、“版权产业”、“休闲体验产业”等概念相交错,形成了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新的发展模式。本文将文化创意产业与金融创新有机结合,阐述了一种非传统的金融创新途径,挖掘文化创意产业金融创新的新模式,在经济危机的现状下为文化创业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培育旅游产业集群促进云南旅游二次创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旅游业面临着“不进则退、慢进也退”的严峻形势,云南省审时度势,明确提出全面推进旅游“二次创业”。本文从中观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实施旅游产业集群战略将有助于实现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目标,同时说明了如何培育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旅游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6.
何炳华 《广东经济》2009,(12):12-16
清远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双转移”战略这千载难逢的机遇,解放思想,创新思维,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在“双转移”的推动下,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双转移”之路,转出了一片“新天地”。清远发展“一路领先”,实现了新的跨越发展,从邻近珠三角的发展“寒极”,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转型将是一场“持久战”.经济转型的核心是结构调整和增长动力的转换,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创新导向型的经济结构.这一目标的实现至少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重塑创新导向型的社会报酬结构,二是保持较强的企业纵向流动性,三是建立市场友好型的国有经济.本文详细论述了为什么要建立一个创新导向型的经济结构,并从上述三个方面对如何建立一个创新导向型的经济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数字产业创新能够实现软硬件及创新参与者之间的有效联结,由此技术标准化重要性日益上升。通过数理建模、案例分析等方法,本文从需求侧视角讨论技术标准化推进数字产业技术创新的机制,结果显示:第一,技术标准化对数字产业创新具有双重效应,在新技术主导条件下能够加速新技术扩散,在旧技术主导条件下能够提高创新门槛。第二,在新旧技术并存的条件下,技术标准化水平提升有助于推动数字产业创新和抑制数字产业创新中的“过量动力”和“过量惰性”现象。我们借鉴Malerba产业创新系统分析框架,讨论了技术标准化推进数字产业创新的作用路径。在数字知识累积、创造和价值实现变化背景下,数字产业市场特征决定了竞争企业间低技术标准化与互补企业间高技术标准化共存,并通过一定技术标准化水平来平衡消费者偏好与网络效应,成为推动数字产业创新的重要路径。知识产权制度和技术标准制度协同发展,有助于提升企业从创新中获利的能力,激发产业创新动能。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风险及其“内生性”化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勋来 《生产力研究》2005,(11):193-194,234
产业集群是一种独特的产业组织形式,具有多方面的竞争优势。但是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的侵蚀下也会衰退甚至丧失。本文从战略管理理论的视角,分析了产业集群竞争优势衰退的原因,并建构了产业集群持续竞争优势的培育机制,即知识流动、群体学习、协同创新三位一体,以此催生集群“内生”的持续创新力,形成技术创新链,实现竞争优势的连续和继起。  相似文献   

20.
竹林是福建省一大优势资源,其分布范围广,经营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竹产业既是富民产业、绿色产业,也是生态产业、碳汇产业。本文从竹林贮藏着巨大“四库”功能、“两山”理论引领福建竹产业绿色发展等方面分析探讨,提出高质量实现竹林“四库”价值的主要路径:一是因地制宜,提升竹林生态服务价值,增强“水库”功能;二是三产融合,提高竹林综合利用水平,增加“钱库”功能;三是定向培育,增加竹林食物供给能力,增强“粮库”功能;四是协同创新,增强竹林固碳储碳能力,增加“碳库”功能。旨在促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