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进程的推进,为适应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化,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扩大公众参与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参与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对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做了简要的论述,以期能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退休人员独生子女补助费政策对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执行不同的标准,反映出公共政策在价值取向上偏离了公共性,在目标取向上的不公平性以及在政策制定上缺乏有效的公众参与.因此在公共政策制定时要以实现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要坚持公平公正的目标,要保证公众的有效参与.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成为一种趋势。但在我国的税制改革领域,决策方式仍呈现出精英决策的特征,公众参与极少被引入。目前,学界和实际部门对该现象还缺乏应有的重视及深入研究。该文运用公众参与的有效决策模型,论证在我国税制改革决策中引入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分析确定公众参与的程度及相应的决策方式,并提出突破观念和制度障碍、落实参与途径等保障公众有效参与税制改革决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社会的绵延发展中,公民参与是国家走向政治民主和政治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公民进入公共领域生活、参与治理、对那些关系他们生活质量的公共政策施加影响的基本途径.随着社会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我国公民参与政府公共决策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政治现象,不断扩大和完善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对于推进我国政府公共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政府不是万能的,这就要求公民要积极参与政府决策,监督政府的失职及缺陷.当前,公民参与政府决策却存在着诸多困境,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在不断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增强公民参与的物质基础,构建公民的文化建设,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加强政府与公民的沟通.当下公民社会的发展还不完善,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意识薄弱,参与机制短缺以及制度的不完善等导致了公民参与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困境.这些困境的存在阻碍了公民参与进程和民主治理的推进.因此,依据公共政策性质和合法性要求,选择适度且均衡的参与途径与策略,辅以具体的完善公民参与的措施,是消解公民参与实践困境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对公众可持续发展基本意识人群差异的认识,是制定科学的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政策的基础。基于互联网调查数据,以地方21世纪议程南阳试点为例,利用T-TEST和ANOVA模型的分析表明,公众可持续发展基本意识在年龄、职业和收入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性别和行政区之间则差异不显著。因此,除了强调宣传、教育、培训和提高文化素质等措施外,还应关注年龄、职业、收入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赵巍  甄贞 《经济论坛》2005,(10):131-132
公众参与的理论与实践起源于美国和加拿大,最初是为了宣泄市民的“不满”情绪,以保持社会安定,而后上升到寻求公共政策的高度。欧美国家与部分亚洲国家社区发展中的公众参与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已经比较成熟,如美国、加拿大、北欧与西欧国家以及亚洲的新加坡、韩国、香港等地,尤其是在物业管理公众参与的制度化、规范化方面比较先进,其各种社区组织、  相似文献   

7.
吴俏 《经济师》2005,(4):12-13
公共政策揭示了公共政策与公众利益、政府、政治的关系 ,调整着公共利益的分配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 ,实现政府的利益分配目标 ,这决定着公共政策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公共政策在现实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的分析 ,剖析了目前我国公共政策应对机制的现状 ,并对如何建立完善我国公共政策应对机制提出了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从制度经济学的三大核心即结构性无知的认识论、多元价值论、自发秩序观的角度来探索公共政策的社会功能。文章认为现代公共政策在解决社会公共问题过程中具有三方面的作用:弥补公众的部分无知,代表其利益;协调基本价值,避免冲突;维护和创新规则,保障行为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许多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公众参与是社会管理的基础,高效的社会管理离不开公众参与,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但从参与的现状分析,尚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与困境。因此,针对当前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完善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机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贺蕴 《当代经济》2007,(10):78-79
公民参与是公共政策合法性的重要来源和公共政策过程合法化的重要途径.民主政治的发展推动了公民参与在实现方式上取得了丰富的成就,已经成为公共政策过程中无法忽视的因素.同时也必须意识到,公民参与在主体能力上存在严重的缺陷,在客观方面也存在着阻碍其发挥作用的制约力量,这对实现理想状态的公民参与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1.
保障和扩大公众参与是确保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于民族地区来说,在政府公共决策过程中扩大公众参与,对于构建地方服务型政府、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当前,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公众文化素质较低以及特殊的行政文化等因素制约,民族地区公共决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这对民族地区发展非常不利.今后应当从政府、公民、制度等层面采取措施,切实把公众参与融入到公共决策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公民参与在公共政策的整个运行过程中,充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真正贯彻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原则,制定出科学、合理、公正的公共政策,以实现公共政策的有效性中的意义是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公民参与也是民主程序的核心概念,“真正的民主,需要通过‘公民不断的参与’,方能领略什么是民主,在心理上融会和建立民主作风,在行为上获取民主办事的技巧和方法,这样才可以保证社会运作是真正由人民主宰。”  相似文献   

13.
循环经济是21世纪人类经济行为的重大转变,是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手段.推行新的经济模式,既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也不能缺少政府的大力推动.公众参与对于循环经济十分重要,缺少公众参与,循环经济难以实施.但在循环经济尚未成为全社会共同理念,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政府行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重点讨论循环经济与公众参与的基本关系,说明公众参与在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政府在循环经济中应发挥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是我国政府当前的一个新的重大议题,国际社会已有这方面的成功模式和经验。从巴西、美国和北欧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模式中可以看出,一定程度的社会民主、政府信息的公开透明和公民社会组织的存在与发展对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成功经验对我国政府推动公众参与,完善社会管理格局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重大民生工程建设项目存在一定的社会稳定风险,公众参与可以有效化解社会稳定风险,对项目决策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公众对于重大民生工程建设项目的态度、对于公众参与的整体态度、对于公众参与时间窗口和参与方式的选择等问题,给出了重大民生工程决策过程中公众参与时间窗口选择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杨采芹 《经济师》2008,(1):63-64
文章从公众参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现状入手,全面分析了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制约因素,并从前提、支撑、经验保证等几个方面对公众参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途径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公共政策价值分析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政府一公共政策,其中主体是政府,客体是公共政策。政策之于政府的意义和效用在于它的实施推行过程中使政府得到满意的利益分配;第二层次:公共政策一群众,其中主体是公共政策,客体是群众。群众之于政策的意义和效用在于,群众中社会公共问题在公共政策的指引和推行中得以解决。就公共政策的价值而言,赋予公共政策利益优先的价值取向,在利益优先的前提下,选择、分配、综合和落实利益,最终达到平衡利益,解决公众问题。以利益为基础的公共政策价值分析无疑揭示了公共政策的本质,也为公共政策价值判断建立了一个客观参照系,为政府行为的良性循环引领方向。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迁、公众权利意识的觉醒以及公共决策模式的转变,公众参与科技决策势在必行。有序的公众参与是实现科技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基础和保障。但我国传统的体制和政治文化环境、公众参与制度的缺失、公众参与能力的缺乏等诸多现实障碍阻碍了公众参与科技决策。因此,我国应该采取转变决策理念、建构公众参与制度保障体系、提高公众参与能力等措施,努力推进公众参与科技决策。  相似文献   

19.
政府、企业与公众环保行为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凤 《经济问题》2008,(6):20-23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其中也包括公众参与机制建设和"全民环保"的新理念.将公众置于社会大系统之中,其参与环保行为多是依赖政府设计的制度框架,与企业环保行为间博弈选择的结果.在政府不参与模型中,公众也不会自觉参与环保,企业更不会停止污染,必将导致"公地悲剧";而在政府参与模型中,政府的奖励与惩罚力度又会直接影响到公众参与的人数和参与成本,进而影响到企业环保行为的选择.由此提出制度设计方面的政策建议,以期推进更广泛程度的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20.
严寒 《时代经贸》2014,(6):193-194
作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国,我国目前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这个问题日益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与重视,提上了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事实上,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绝不只是党和政府的事情,就公众而言,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既关系公众,也需要公众参与。唤起公众参与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的自觉性,创新公众参与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下的机制,培育公众参与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下的文化,是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客忽视的问题。那么,“公众参与”在二者不同条件下有什么不同以及如何转化呢?本文对此进行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