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戴德铸 《当代经济》2007,(21):96-98
武汉作为武汉城市圈的中心极,其产业(制造业)竞争力的高低将对圈内产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分析武汉产业(制造业)竞争力的现状及提升路径,对推动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武汉城市圈是国家确定的促进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区域经济发展圈。统筹武汉城市圈城乡残疾人事业发展,对于统筹圈内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圈内城市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城乡残疾人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促进武汉城市圈残疾人事业发展,武汉市要继续推进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龙头示范作用;要开展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试点工作,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积累经验;要构建统一的、共享的残疾人就业服务平台,促进圈内残疾人就业;要构建统一的残疾人就业、康复、教育、文化体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推动城乡残疾人事业协调发展;要加强残疾人干部队伍的交流和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品质;圈内应建立合作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仙桃市按照"经济外向型,产业轻结构"的发展定位,抢抓"1 8"城市圈发展的历史机遇,积极推进与武汉城市圈及圈内城市的产业联动、市场联网、设施联通、科技联姻和开发联片,主动承接武汉辐射,打武汉牌,走昆山路,唱开放戏,求大发展,为融人武汉城市圈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武汉城市圈一体化的功能及其发展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区域一体化,增强发展的协调性是武汉城市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把武汉城市圈打造成为优势产业发展的集聚区、走新型城市化和工业化道路的先导区、创新的示范区和中部地区的先锋城市圈,充分发挥其功能,是实现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戴德铸 《当代经济》2007,(11S):96-98
武汉作为武汉城市圈的中心极,其产业(制造业)竞争力的高低将对圈内产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分析武汉产业(制造业)竞争力的现状及提升路径,对推动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武汉城市圈科技人才流动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挥武汉城市圈科技资源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这需要依靠科技人才.而现实中,人才流向和分布上出现了不均的现象,这已成为当前圈内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认为,武汉城市圈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仅依靠高层次人才是不够的,需要建立多层次的科技人才流动机制.其思路为:发挥武汉地区国家实验室、科研所、设计院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才优势,根据科技人才的特点,按市场导向,由政府提供服务扶持来建立武汉城市圈初、中、高不同层次的科技人才流动机制.实现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小企业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在引领科技创新、增加国家税收方面,还是在促进就业、增加人民收入方面均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小企业已成为促进国民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融资难问题一直是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禁锢着中小企业的成长壮大.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外部原因,探究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李薇  王逊 《时代经贸》2012,(22):20-21
随着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两型社会”建设的逐步深入,为武汉城市圈粮食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新的历史起点下,加快圈内粮食经济发展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到实施科技创新与名牌工程,为推动粮食企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成都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邦英  罗爽 《财经科学》2006,(10):112-118
成都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成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成为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融资难这一矛盾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日益突出,而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成都市中小企业融资难为例,从中小企业集群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武汉城市圈产业集聚发展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宇慧 《时代经贸》2007,(2Z):50-52
本文通过对武汉城市圈产业集聚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并结合产业集聚理论模型,提出了武汉城市圈产业集聚发展的若干问题,并且针对圈内产业集聚规模较小、专业化及其分工不强、科技创新能力薄弱的情况,提出了关于巩固传统支柱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核外竞争力等一系列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中小企业的发展已成为该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在剖析甘肃省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的基础上,试图构建一种以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为中心,强化政府职能和金融机构制度创新为两翼的多元化融资模式,从而推动甘肃省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在繁荣经济、推动创新、扩大出口、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是长期以来,融资难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本文首先阐述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然后从微观、宏观的角度再现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情景.最后从企业、银行、政府三个角度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措施进行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13.
钟兵 《当代经济》2007,(21):130-131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迅速增加,素质不断提高,活力显著增强,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却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通过对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金融生态环境、融资渠道、自身特点等成因分析,从融资条件、融资平台、融资基础等视角,提出了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加快发展信息化是把武汉城市圈的信息化科教优势和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采用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对武汉城市圈信息化水平进行测度,得出该城市圈信息化水平相对不高的结论,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是都市圈建设的重要发展路径。本文以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为例,从区域空间的角度,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北省9个武汉城市圈城市和5个非城市圈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量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整体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对高于省内其他城市,但圈内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并不均衡。本研究给出的政策建议是:各地应发挥地域比较优势,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结合湖北省主题规划,合理确定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强度;大力提高存量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等。  相似文献   

16.
彭泽 《当代经济》2010,(5):84-85
湖北省长江经济带、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两圈一带构建了湖北新的战略格局,开拓了湖北发展的新境界,是助推湖北科学发展的新蓝图,为鄂西发展提供了一个整合开发当地丰富自然资源、鼓励创新创造的平台,为处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内的恩施州发展特色产业丰富了路径思维。  相似文献   

17.
余再鹏 《经济师》2011,(9):200-202
在建设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咸宁市县域经济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积极探索咸宁市对接武汉城市圈的新思路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咸宁市县域经济发展进行SWOT分析与诊断,在此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咸宁市县域经济进行定量深入分析并构建咸宁市与武汉城市圈对接模式;最后提出咸宁市县域经济与武汉城市圈互动发展的创新驱动、城市化带动、体制引导机理及体制、经济、社会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18.
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各个国家和地区政府实行了各具特色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通过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不同政策,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提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波特假说从动态角度提出,环境规制能产生创新补偿效应,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与生产率提高,并减少甚至弥补企业的遵循成本。以波特假说为理论依据,基于武汉城市圈2003-2014年面板数据,选取3种不同废弃物规制强度,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定量测度武汉城市圈内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拟合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①武汉城市圈环境规制能够有力推进武汉城市圈经济绿色化发展,促进绿色技术进步,但不同污染物的环境规制效果应有所区别;②圈内环境规制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呈现U型关系,说明短期内环境规制产生的遵循成本抑制了企业创新,而从中长期看,环境规则会倒逼企业提升生产率,通过技术创新减少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优化经济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创新企业制度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融资难的问题也日益成为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本文就我国金融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