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工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古典经济学时期亚当.斯密第一次从经济学意义上对分工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新古典经济学时期的马歇尔用规模经济概念替代了专业化经济概念,同时期的马克思对分工与协作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研究。自19世纪末马歇尔对资源配置问题重视以来,分工问题就逐渐被主流经济学所忽视,经济学的研究重心转向资源配置问题。随后,杨格(1928)指出马歇尔的替代是个错误,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产业组织和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经济学家们才再次认识到分工的重要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家,用现代分析方法分析了分工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针对新的分工及贸易现实,一些学者对产品内国际分工理论(垂直解体)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劳动分工思想经斯密之手成为了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和灵魂,但自马歇尔以后,分工思想逐渐淡出了主流学者的视野,而只存在于异端经济学流派中。不可否认,斯密将分工思想与其古典均衡思想的结合,致使其理论解释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事实上,分工展开的内在规定性与现代演化经济思想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分工思想的未来只能聚焦于经济系统的分工与专业化演变分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全球第一;大量引进现代西方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特别是计量方法(包括数理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经济学的研究水平,缩短了我国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差距;我国经济学界扎根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致力于研究和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路和对策建议。但是,在我国经济学发展繁荣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经济学研究和经济学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轻思想、重技术”的偏向,并且这种偏向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一些论文直接照搬国外的计量模型而无视中国问题的特殊性和阶段性;有些论文甚至为了使用某种计量技术,或者为了得出作者想要得出的结论而设计问题和随意裁剪数据甚至编造数据,使得经济学研究成了“数学游戏”,经济研究过程变成了操盘统计分析软件的过程……
为了扭转上述偏向,使我国的经济学研究沿着正确的轨道不断发展,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编辑部牵头,获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六家高校主办的经济学期刊《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科学》、《经济评论》、《南开经济研究》、《经济学家》和《财经研究》的主要负责人,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的专家学者于2013年8月23日在吉林省集安市联合召开“经济学论文的思想性与技术性的关系”专题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就目前经济学研究中的偏向进行了分析,就如何处理好经济学研究中的思想性与技术性的关系展开了深入研讨。根据会议研讨的成果和达成的共识,参加会议的五家期刊向我国经济学界发出如下倡议:
1经济学研究应当坚持“问题导向”,而不是“书本导向”,也不是“技术导向”
经济学研究应当关注经济理论和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包括国内外经济理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国内国际经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政府、公众和学术界在不同时期讨论的热点问题。我们认为,这些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是推动经济学发展的原动力。经济研究应当是站在前人积累起来的理论高度,扎根实践,面向现实;研究课题的选择应当是“问题导向”而不是“书本导向”,也不是“技术导向”。经济学期刊应当优先选用那些从实际问题中提炼选题,运用现代经济理论和方法分析论证问题,能够较好地从某个视角回答问题的文章。我们特别欢迎那些对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进行深度分析解读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思路的文章。
2坚持“思想性优先”的选稿用稿原则
判别文章的优劣有许多标准,我们认为应当把“思想性”和“创新性”作为选稿用稿的首要标准或原则。所谓“思想性”,主要是指文章要有作者的独立见解,要有自己的观点,对文章提出的问题有自己的结论,同时文章的分析要有思想深度或理论深度,论证要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所谓“创新性”,主要是指文章在思想观点、理论、分析视角、研究方法、数据资料等方面有新贡献,而不是简单模仿套用别人的成果。当然,我们不能苛求一篇文章能在这些方面都有创新或突破;如果在借鉴别人成果的基础上,其中一两个方面有新贡献,这样的文章也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3正确处理好思想性与技术性的关系
计量分析是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是现代经济学区别于传统经济学的主要标志之一,它对于提高经济学的数学化和精确化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计量分析只是经济学工具箱中诸多分析工具之一,尽管重要,但其本身不能成为判别文章是否优秀的标准(专门研究计量或数理方法的论文除外)。任何分析工具都是为思想发现思想创新服务的,工具不能替代思想成为学术论文能否刊用的首要标准。我们欢迎那些既有思想性,又能恰当运用计量方法的文章。我们不倾向采用那些“计量复杂,思想简单”的文章,即我们不鼓励刊用那些计量方法高深复杂,但是得出的结论没有新意,或重复已有的观点,或说明的只是一个简单常识的文章,不提倡采用那些对经济问题没有理论或逻辑分析,单纯做“数学或统计分析软件模拟题”式的文章。
倡议者(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主办)
《经济评论》(武汉大学主办)
《南开经济研究》(南开大学主办)
《经济学家》(西南财经大学主办)
《财经研究》(上海财经大学主办)  相似文献   

4.
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性分析工具是供需曲线,而这一模型是对现实经济运行的“过度”简化,缺失的重要环节就是交易费用或制度安排。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对交易费用、制度安排的相关研究,在传统供需曲线模型所包含的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两项内容基础上,本文加入了交易费用曲线并对其做了结构化分析,构建了制度化了的供需模型,探索了当前认识条件下经济学供需模型的“统一场论”。进而,本文运用这一模型提出了资产增值的“不可能三角”,需求曲线的两个镜像关系,以需求弹性推导组织要素“侵蚀”能力及合约选择定律,交易费用限定资产交易边界、暗含市场规模的界定等创新性结论,体现出这一理论模型能够深刻诠释现实经济运行的能力,希望以此为我国经济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矛盾与争论提供统一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5.
专业化分工的企业制度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斌 《技术经济》2000,19(9):33-35
在经济学说史上 ,专业化与分工是个古老的话题。自从 1776年亚当·斯密提出分工理论开始 ,马歇尔、杨格等经济学家都曾对专业化与分工理论表现出相当的关注 ,进行过详细的阐述 ,可惜由于难以将理论数学化 ,影响了后人对理论深度的发掘和广度的传播。近年来 ,以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杨小凯教授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派 ,发扬了传统经济学中专业化与分工的思想 ,通过构建数学模型 ,将许多传统经济学难以回答的问题清楚、严谨地进行了表述和分析。尤其在企业组织理论方面 ,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点 ,汲取了科斯等新制度经济学派的精华 ,构造了…  相似文献   

6.
分工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关注资源配置的新古典经济学那里 ,分工问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这主要是因为新古典经济学以分工既定为前提 ,而且它的完全理性及完全信息的框架也无法分析分工这一制度范畴 ,这也决定了新古典经济学无法合理地解释经济的增长问题。相反地 ,只有在有限理性和有限信息的分析框架下 ,我们才能透析专业化分工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它通过促进行为人所掌握的理性知识水平及信息量的提高 ,进而带来其生产能力的提高 ,从而实现经济的增长与进步。新增长理论是对上述思想的模型化表述 ,它所设定的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函数是其整个理论分析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产业聚集理论回顾与评述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产业聚集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马歇尔,马歇尔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研究工业组织,间接表明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聚集。马歇尔在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发现了一种产生聚集的“新鲜产业空气”一协同创新的环境。以传统和现代经济地理学为基础的产业聚集理论。该理论有韦伯的产业聚集理论和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相似文献   

8.
今年我们《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杂志荣幸进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一批资助的(100种)学术期刊方阵,这是学术界和社会科学管理部门对我们杂志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同时也是对我们办好学术期刊、提高杂志质量的莫大激励。根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办资助学术期刊的目的和精神,特颁布本刊今后选稿和用稿的指导性意见如下:在我国经济类和管理类期刊阵营中,《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杂志的鲜明特色是“追踪现实,关注热点”,即关注经济理论和经济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包括国内外经济理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国内国际经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学术界、政府和公众在不同时期讨论的热点问题。我们认为,这些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是推动经济学和管理学发展的原动力。经济研究和管理研究应当是站在前人积累起来的理论高度,扎根实践,面向现实;研究课题的选择应当是“问题导向”而不是“书本导向”,也不是“(计量)技术导向”。本刊今后将优先选用那些从实际问题中提炼选题,运用现代经济理论和方法分析论证问题,能够较好地从某个视角回答问题的文章。我们特别欢迎那些对重大现实问题进行深度分析解读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思路的文章。判别文章的优劣有许多标准,本刊把“思想性”和“创新性”作为选稿用稿的首要标准。所谓“思想性”,主要是指文章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立见解,要有自己的观点,对文章提出的问题有自己的结论,同时文章的分析要有思想深度或理论深度,论证要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所谓“创新性”,主要是指文章在思想观点、研究方法、分析视角、数据资料等方面具有新贡献,而不是在这些方面模仿别人的贡献。如果在这四个方面都有新贡献,我们认为该文章就是优秀文章;如果在其中一两个方面有新贡献,这样的文章我们认为也是好文章。我们不苛求每一篇文章都能在这四个方面有创新,有突破。计量分析是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是现代经济学区别于传统经济学的主要标志之一,它对于提高经济学的数学化和精确化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计量分析只是一种分析工具,一种研究手段,它本身不能成为判别文章是否优秀的标准,除非文章的作者创新了一种计量方法。我们欢迎那些既有思想性,又能恰当运用计量方法的文章。我们不倾向采用那些“计量复杂,思想简单”的文章,也就是我们不鼓励刊用那些计量方法高深复杂,但得出的结论却没有新意,或重复已有的观点,或说明的只是一个常识的文章。我们认为,我国学术界要特别抵制那些“有计量,无思想”的文章--有些文章,计量方法用得很好、很到位,但是没有明确的结论,或没有作者自己的思想观点。我们不提倡采用那些对经济问题没有理论或逻辑分析,单纯“做数学或统计习题式”的文章。我们认为,“思想性”和“创新性”是判断一篇学术论文有无价值的主要标准或首要标准,计量方法和其他经验分析方法是为文章的思想性和创新性服务的。方法本身不是思想,只是工具,方法不能替代思想成为学术论文能否刊用的首要标准或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9.
最近这场信贷危机和经济衰退之后,“明斯基时刻”作为标语在金融媒体、时事评论和学术出版物当中广泛传播。对该术语考辨后发现,源自后人发明的“明斯基时刻”尽管具有“危机拐点”和“危机过程或阶段”这两种不同含义,但它们却均是对明斯基思想的贬低乃至歪曲。该标语将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性假说”简化以及曲解为单纯的“时刻”、“时段”、“融资分类法”或“非理性疯狂”,结果是,每个时期的金融危机,无论其特征如何,都可以冠之以“明斯基时刻”,而该假说所描述的动态机理却被忽视了。明斯基为我们所做出的最为重要且鼓舞人心的贡献在于“明斯基动态”,即他对现代金融化经济变得如此不稳定的内生动态机制的理解,而这种洞见如今却依然游离于主流思想之外,饱受忽视甚至压制。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经济学研究范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前,与高度集权计划体制相适应,流行的是传统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放权让利改革的推进与市场机制的引入,东欧经济学研究范式在我国产生广泛的影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范式随着市场取向改革不断深化而在我国逐步流行。“中国道路”创造了“中国奇迹”,“中国道路”的本质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条件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无论是传统政治经济学,还是西方主流经济学都难以回答我们在这场前无古人的伟大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难点与重点问题,因此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就成为历史的必然。我们应该认识到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为此,我们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当代化与中国化;第二,以全方位开放的学术态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构建;第三,倡导直面现实的研究方法;第四,推进研究方法的现代化;第五,充分认识到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分工、报酬递增和经济增长相关理论的演进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其中,斯密理论是通过拓展新的分工实现内生和自我持续增长理论的基础;马克思关于分工形式的划分推进了对于报酬递增机制的认识;杨格开创了分工、报酬递增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思路.内生增长理论以技术进步、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为核心,将分工和技术进步、知识积累紧密联系起来,以分工为重要分析框架论证报酬递增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实现,吸收和发展了分工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和相关模型分别依循由古典经济学开创的两种分工观进行分析,对分工、报酬递增和经济 增长的相关理论和模型进行了重要扩展和充实.  相似文献   

12.
何俊峰 《经济师》2008,(4):35-36
文章从分工理论的历史发展入手,分别论述了各阶段的代表性理论。对其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概括;在回顾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的基础上。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中的分工与专业化经济原理.在理论上分析区域经济的发展,并提出分工与专业化的演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演变路径;利用分工与专业化经济的思想。可以很好地解释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区域内的各种经济现象。  相似文献   

13.
新兴古典经济学家寻根问底,能够运用现代数学工具对新古典经济学不能解决的古典经济学核心问题——分工与专业化经济组织问题进行深人研究,建立了一派学说——新兴古典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抛弃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缺陷,与实际接近了许多。因而新兴古典经济学家能够运用其解释新古典经济学不能解释的经济发展问题。但新兴古典经济学也有令人不解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经济理论和实践经验通常认为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福利成本远高于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因而“保增长”的重要性远高于“防通胀”。本文认为这一判断已经不再适用于我国当前情况,核心原因是当前家庭的财产积累水平较以往有了大幅度提高,通胀将通过财产再分配效应造成严重的社会福利损失。经过计算发现:在各组参数设定下,5%的通胀和经济增速下滑一个百分点所造成的社会总福利成本(对消费的补偿比例)分别平均是18%和59%;通胀福利成本与增长放缓福利成本之比平均为329%,相比之下,在不考虑财产再分配效应的计算方法中,该比例仅为约16%。这说明在中长期“保增长”和“防通胀”都具有重要的社会福利意义,因此宏观调控应该将二者都作为重要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5.
“伪城镇化”、“半城镇化”现象的背后是中国城乡二元经济“一元化”过程中的“农民进城”与城市吸融功能不足的矛盾、“小城镇化浪潮”与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潜力不足的矛盾。结合中国国情的高质量城镇化发展模式在于守地式的就近就地城镇化发展,而守地式发展的关键在于农村产业发展,农村产业的发展又依赖于城乡市场与产业的互动。这需要发展立足农村的“产供销一体化”大型商贸企业,破解农村市场劳动力流转、土地流转、融资与技术及管理水平低下问题,构建城乡产业互动的交换利益基础,优化城乡产业体系配套和互补的对接方式,提升城乡产业合作的分工层次。  相似文献   

16.
在其学术生涯中,明斯基从最初主流经济学范式的追随者,逐渐转变为如今为人所知的主流经济学的批判者,因而长期以来被主流经济学所边缘化。2008年这场“大衰退”令主流经济学界“重新发现”明斯基。然而,由于明斯基所构想的经济图景或世界观、所遵循的方法论和相应的模型化表述方式以及所主张的政策含义都与主流经济学格格不入,因而纵使主流经济学研究呈现出向明斯基洞见靠拢的趋向,也注定了明斯基的思想无法被主流经济学所真正理解和吸收,以至于依旧徘徊在主流思想的边缘。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与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湘满  常奇 《生产力研究》2003,(4):29-30,116
城市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关于内生性的专业化分工与交易效率等理论推导城际分工的条件 ,构造出城际分工演进分阶段模型 ,并分析论证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发挥重要作用的三中全会有4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是继前3次三中全会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三中全会。本文在反思过去10多年来“重发展,轻改革”、“重政策调整,轻制度创新”的倾向基础上,解读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新创意,阐发了《决定》中关于市场“决定性”作用与基本经济制度之间关系的新表述。本文认为,(1)决定性作用不单单是文字上的新表述,而且是20多年来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和理论的升华;(2)决定性作用更清楚地界定了市场与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不同功能;(3)决定性作用厘定了市场经济与基本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的演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但是,作为一种思想却源远流长。古典经济学在“能否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有乐观派和悲观派之分,他们主要关注的是土地这种资源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重点转向资源配置机制和资源最优配置条件,除了马歇尔对可持续发展问题持乐观态度外,其他经济学家对这个问题很少提及。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主流经济学主要研究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增长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分工经济思想的发展--从亚当·斯密到新兴古典经济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拓 《当代财经》2003,(11):13-17
亚当@斯密以来,分工在经济学中的地位经历了好比"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本文是对这一发展过程的初步梳理.分工是报酬递增的重要源泉;分工是组织结构问题;决策在分工条件下需要有求角点解的方法.分工在经济学中地位的变化取决于理论家们如何对待报酬递增与经济组织问题,受制于分析方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