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浙江省1990-2008年数据为基础,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能源价格,产业结构变化,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及R&D投入对浙江省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降低能源强度;能源价格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并不显著,R&D投入的增加却导致能源强度的提高;而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优化将会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强度。  相似文献   

2.
论文将工业部门基于产值分为高、中、低产值行业,测算了兰州市2007—2016年9种主要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运用LMDI法(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将碳排放增量分解成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与能源强度4种效应。结果表明,2007—2016年碳排放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的累积效应为负,经济增长和能源结构的累积效应为正,能源结构是碳排放增加的最大拉动因素,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具有较大的抑制作用。通过情景设置,发现综合减排模式效果显著,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技术经济》2015,(10):75-83
利用改进的C-D生产函数,估算了1978—2012年中国的电价扭曲程度。以电力强度为被解释变量,以电价扭曲程度、要素结构、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等为解释变量,构建了协整模型,基于此对截至2020年中国电力强度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情景分析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力能源价格发生了明显的负向扭曲,20世纪90年代初扭曲程度最大,此后整体上呈缓慢下降态势,但扭曲现象仍非常明显;电价扭曲程度每变化1%,中国电力强度同向波动约0.2155%,重工业发展对中国电力强度的刺激作用最强,推进城市化进程和优化产业结构可明显抑制中国的电力强度;2020年中国的电力强度将下降至约150千瓦时/千元。  相似文献   

4.
李艳梅  杨涛 《财经科学》2012,(3):109-115
产业结构是影响中国能源消耗水平的最主要因素。本文首先回顾总结了1952年以来随着产业结构演进,中国能源消费强度变化的总体和阶段性特征。然后将1987—2007年作为样本期,以投入产出方法为基础,构建结构分解分析模型,对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节能效应进行计量。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1987—1997年期间,产业结构变化因子是促使能源强度降低的因素之一,而在1997—2007年期间,产业结构变化因子却成为促使能源强度上升的唯一因素,正是由于产业结构变化的逆向影响,致使1997—2007年的能源强度下降甚微。由此可见,未来中国节能减排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2009年11月,中国国务院宣布到2020年,在2005年的基础之上将碳排放强度,即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40%~45%。这一目标能否达成对于中国以及全球抵御气候变化都将产生深刻影响。分析我国能源消耗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系统梳理到目前为止我国所制定和实施的能源政策,并结合情景分析预测了我国能否达到既定的碳排放强度削减目标。结果表明,我国实现减排目标是乐观的,但仍需要有针对性的政策导向。最后根据以上分析,对我国下一阶段的能源消耗和经济发展政策提出了相应建议,即加大科技支出,继续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先进生产技术应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能源价格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方德斌  董博 《技术经济》2015,(6):106-113
系统分析了中国CO2排放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CO2排放预测模型,运用历史数据进行模型精度检验,并与传统的GM(1,1)模型、人工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的预测结果比较。结合情景设计,预测了中国"十三五"时期的CO2排放量和CO2排放强度。结果表明:高斯过程回归模型具有显著的精度优势,中国能达到2020年CO2排放强度较2005年下降40%~45%的减排目标。指出:对于CO2减排,应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推动技术创新为重点,不可片面牺牲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技术进步对碳强度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利用1997—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门槛模型方法构造非线性面板数据模型,对技术进步对中国碳强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中国碳强度除产生直接线性影响外,还因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水平等因素而对碳强度表现出非线性门槛特征等影响。因此,不能仅依靠技术进步降低碳强度,还要加快经济发展,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2014年国家发改委提出的"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控制在48亿吨标准煤"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基于1953~2014年的统计数据,选取国民收入、能源价格、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以及总人口数量四个因变量,通过协整及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能源消费的短期波动及长期均衡的状况,随后建立了短期误差修正模型的动态预测,结合长期均衡模型配合情景分析法,得出了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预测结果。从结论来看,国民收入在短期和长期,都是影响能源消费最重要的因素;能源价格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日益显著,主要得益于能源价格机制市场化改革,第二产业比从短期来看对能源消费有显著影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将会越来越小。通过预测发现,两种不同的方法得出的结果都要比发改委提出的目标限定值要高。所以,要实现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8亿吨标准煤的目标,任务比较艰巨,需要通过多个影响因素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9.
毛亚林 《技术经济》2021,40(8):107-115
2020年9月,中国政府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2060年实现碳中和"愿景将对中国能源结构转型产生深刻影响.运用CHINAGEM模型,针对当前政策情景(基准情景)和碳中和情景(政策情景)进行模拟分析,预测分析了2020—2040年中国能源发展状况,包括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及其构成、终端能源消费量及其构成和发电量及其构成.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实现碳中和总目标下,中短期内各项宏观指标的阶段性目标.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能耗强度尽管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高位。文章首先分析了江苏工业能耗强度的变动特征;接着探究技术进步、能耗结构、产业结构、能源价格等因素对江苏工业能耗强度的作用机理;然后基于1990—2014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VAR实证分析多因素对工业能耗强度的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结果;最后提出优化能耗结构、促进技术进步、理清能源价格体系等相关建议,以降低江苏工业能耗强度。结果能为实现工业节能减排提供相关政策建议,也可丰富和完善节能减排理论。  相似文献   

11.
运用作者共被引分析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1997年以来即兴研究相关文献中的被引文献为基础,提取文献被引频次前21名的学者构建共被引次数矩阵和皮尔逊相关系数矩阵,并对矩阵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结果表明:即兴研究在发展中形成了3个学派,即组织、战略与创新学派,组织隐喻学派以及创业与信息系统学派。最后对每个学派的学术成果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创建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福建省67个县、县级市、市辖区作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的统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提出综合经济实力因子、社会保障实力因子、居民收入因子、农业发展实力因子与生活质量因子5个因子,同时基于因子得分矩阵对67个县、县级市、市辖区进行聚类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反映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医疗卫生水平和工业生产规模的综合经济实力因子处于主导地位,同时,农业发展实力因子跟社会保障因子的作用也不能够忽视。研究县域经济利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方法,所得到的结论客观可信,并且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经济性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检索Springger、EBSCOhost、Pubmed等综合数据库和美国Stroke杂志等专业网站,以及中文CNKI数据库,查找1999~2009年国内外脑卒中经济性评价的相关研究文献,分析脑卒中经济性评价的现状,并采用卫生经济学研究质量评价(QHES)量表对文献进行评价。相比而言,欧美国家进行脑卒中经济性评价较为深入,国外相关研究QHES量表得分较高,平均分为82.7分。国内相关研究尚有限,且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较为单一。QHES量表得分普遍较低,平均分数为64.5分。  相似文献   

14.
根据1993—2010年期间"治理"被学者们所赋予的各种定义,采用文本分析法,分别对治理的主体、途径、目标和视角进行聚类分析,进而揭示治理概念的内涵。研究结果表明:治理主体至少包括治理者和被治理者两类主体;治理途径主要有"规则"、"正式和非正式制度"、"指导和控制"、"合作和协调"4类;治理目标可被聚类为"协调行动,实现良好秩序","增进社会福利,实现公共利益","规制权力执行,维护法律制度","产生明晰结构,实现可问责性"4个方面;界定治理概念的视角有过程和活动,且两种视角出现的频率相同。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共词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梳理了国外技术追赶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可视化呈现并归纳了该领域的知识结构和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发现:在国外技术追赶知识网络中,追赶、创新、增长和技术扩散等关键词的联系紧密,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知识连通点。动态分析结果显示:早期的技术追赶研究偏重于宏观层面的经济追赶问题,后来重点关注中观和微观层面的产业与企业能力追赶问题;追赶方式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和细化;专利、绩效、技术差距和FDI是近期的研究热点,围绕技术追赶主题对这些新兴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是下一步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恶化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分析公司财务预测研究方法应用前提的基础上,运用MDA模型和Logistic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方法对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恶化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两个主流模型均能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恶化前1~2年较好地进行预测,但是由于两类错估率的不同,MDA模型要优于Logistic模型。  相似文献   

17.
金融发展的数理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戈德斯密斯、贝多广等人的研究,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探索性地推导了金融相关比率的上界极值和收敛值,证明了戈德斯密斯的两点结论,提出了在金融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阶段性;(2)通过回归分析得到我国金融相关比率受货币化比率和金融中介比率影响较大,而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对金融相关比率影响较弱;(3)对中国的金融相关比率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并对我国长期的金融相关比率进行了预测。作者认为,金融管理者可以通过有意识地调控货币化比率和金融中介比率来间接调控金融相关比率,以此选择我国金融发展的稳定路径。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applies the nonparametric DEA-Malmquist index approach to estimat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efficiency change and the rate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from 1979 to 2003. This is done to conduct analysis on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China’s provincial economy. Analysis on the evolution of distribution dynamics of relative labor productivity, relativ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relative efficiency and relativ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s done by using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for the period from 1979 to 2003 in 29 provinces of China. Our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disparities of provincial economic growth are large and have been increasing owing to the relatively large and increasing disparities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especially the rate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The Journal of World Economy (世界经6D4E;), 2005, (5) (in Chinese)  相似文献   

19.
朱军 《经济经纬》2007,(3):98-101,131
公共产品是指一种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的产品或服务,数字公交站项目可以看作为是公共产品.但是由于科技的发展,这一公共产品却完全可以由私人来提供.而无论是从现有技术,还是从政府财政承担能力来看,政府投入数字公交站项目都是不合适的.作者分析了数字公交站项目民营经济主体供给的可行性,并通过对这一项目分析提出了政府促进民营经济主体进入城市公用事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增值税转型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侯丽平 《经济经纬》2005,(5):130-132
不同类型的增值税有其不同的经济适应性。近几年,我国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改变,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成为必然。从我国经济环境对消费型增值税的适应性、转型的风险性分析,我国应重视增值税转型。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