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产业政策能否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产业经济领域的重要问题。采用准自然实验方法,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相关数据研究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总体上产业政策能够显著提升区内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但不同所有制企业对产业政策的吸收程度不同。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更容易受产业政策激励,进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研究显示,产业政策作用程度和企业所处行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同,产业政策能够显著提升重点扶持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将技术创新作为产业政策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变量,分析表明,90%的产业政策均通过技术创新作用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政府可以通过技术创新这一手段实施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从而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2.
德国绿色环境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政策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调研德国绿色环境技术产业最新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技术创新情况和产业政策体制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3.
企业规模作为类别自变量,能够更有效地揭示不同规模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差异化和产业政策在特定情境下的有效性。本文基于我国2007—201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公司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企业规模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存在明显的阈值,并且两者之间的关系受到市场集中度、行业特征、政府补助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研究认为门槛回归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公司规模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和跃迁过程,相应的研究结论在产业组织结构、企业成长和产业创新投入等方面,为企业管理和产业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和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情况的研究,提出了我国技术创新战略对策,期望对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创新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与发展需要其相关政策的指导与支持。河南省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仍有缺陷与不足。河南省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需要从历史文化与现实实践上确立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一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体现了该国在世界经济竞争中的地位,还影响着该国未来产业政策的取向。文章在构建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中国、美国、法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的农业生物产业创新能力进行了测算,并对中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作出了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7.
王小黎 《经济论坛》2009,(11):63-64
文章首先分析了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背景与要求,然后通过对常见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二次相对评价方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其中的优缺点,从而最终确定基于改进的模糊积分测度方法来评价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慧 《经济经纬》2006,(1):78-81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组织绩效,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笔者将河南省大中型企业按地区分组,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比较各地区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河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创新过程中,要注重培育企业主体创新意识,引进和培养技术创新人才,提高研发人员比重,创建学习型组织。政府要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力度,选择正确的技术创新战略,加强对科研成果的保护力度,加大产业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氛围和政策环境,从而提升产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考察美国产业创新政策可以发现, 美国产业发展并非完全由市场决定。美国政府精心设计规划产业发展路径, 并通过各种法案支持和引导产业创新沿着政府规划道路发展。 其产业创新政策体系主要包括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互动互促、大力支持中小企业以强化创新主体和加强 “产学研政” 合作等。 为了使上述产业创新政策得到有效实施, 美国政府出台了一些辅助性政策, 包括培养和引进创新型人才与鼓励军民融合。 美国产业政策的实施对我国产业政策的制订的启示包括:逐步从政府直接投资模式向间接支持和激励模式转变; 紧紧围绕提升工业国际竞争力打造产业政策, 避免过度金融化; 努力增强中小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重视对产业创新政策的动态调整; 紧抓重点领域, 促进技术创新产业化。  相似文献   

11.
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推进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课题。推进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要遵从经济规律,中小企业自身应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政府应以间接的方式,从设定技术标准、制定产业政策、安排配套资金等软措施方面,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中小企业自主开展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河南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从总体上看,还不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必须从转变落后观念、建立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企业制度和经营机制、完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几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使河南省的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对河南省261户重点企业的问卷调查,从创新经费等四个方面实证研究了企业内部因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经费、创新体系、员工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显著正相关,组织沟通与技术创新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根据研究结论,最后提出了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河南省房地产业发展概况和结构现状的描述,指出河南省房地产业存在的房地产企业平均规模过小、投资结构不合理、缺少工业地产投资、房地产投资过度集中等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河南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视工业地产的发展、培育大型房地产企业和企业集团以及产业政策要坚持使用经济手段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零售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茹莉 《经济经纬》2003,(5):139-141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零售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与国内外零售业相比,仍存在不少问题。针对河南省环境状况的特殊性,发展河南省零售业应坚持:发展新型零售业态;扩大零售企业的规模;加强零售业营销管理;推行商业品牌营销;利用连锁经营向广大农村延伸;政府从宏观上对零售市场进行控制,制订统一流通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16.
笔者基于对河南省249户重点企业的问卷调查,从四个方面实证研究了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或其他企业的合作关系、与顾客和供应商的关系、与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的关系与技术创新显著正相关,企业与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关系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显著.根据研究结论,笔者提出了企业改善其社会资本以促进技术创新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德国“工业4.0”计划及其对我国产业创新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应对新工业革命的战略思路是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业政策的重点是完善产业创新体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以技术创新推进生产组织的优化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这与美国"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有所区别。文章系统研究了德国在制造业领域推行的"工业4.0"计划的实施背景、主要内容和重点工作,并比较了该计划与其它版本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异同。文章最后提出德国经验对我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的若干启示,包括重新认识工业和工业化的意义,产业政策向创新政策转变,拓展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及调整中小企业政策思路等。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源冗余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提出了人力资源冗余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倒置"N"型关系模型,并运用在河南省283家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所获取的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源冗余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倒置"N"型关系显著。当企业的人力资源冗余太少时,人力资源冗余与技术创新负相关;当企业的人力资源冗余适度时,人力资源冗余与技术创新正相关;当企业的人力资源冗余过多时,人力资源冗余与技术创新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机制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易训华 《现代财经》2004,24(12):17-19
产业集群作为新经济形式下一种极具活力的产业组织形式,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创新所需的组织架构、产业文化基础、知识积累和扩散的内在机制,并形成了技术创新的系统优势。探究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优势产生的根源,阐明产业集群应作为企业获取创新资源进行区位决策的参考,及政府为培育区域创新中心而进行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规则的重要战略要素,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面向21世纪河南省轻工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轻工业是河南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改革开放20余年河南轻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结构性矛盾突出、名牌产品少等诸多问题。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应采取巩固河南省轻工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加强产业政策指导,加快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等一系列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