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詹蕾  郭平  颜建军 《经济地理》2022,(5):114-124
文章利用2003—2017年中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分析各省域环境税及产业结构的空间相关性与局域集聚特征,基于4种空间权重矩阵构建空间误差模型,考察环境税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效应。结果表明:(1)通过全局莫兰指数和局部莫兰指数证实环境税及产业结构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具有“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特点;(2)从全国样本回归结果来看,环境总税费显著抑制了产业结构优化,其中排污费效应不显著,资源税、车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存在显著负效应,而城镇土地使用税则具有显著正效应;(3)从分区域样本回归结果来看,环境税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中部地区最强、西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弱。因此,文章从“制定差异化环境税政策”“加强地方政府间的合作与协调”“规范地方政府间的横向竞争”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立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转变和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这一新目标,科学厘清地方政府税收竞争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之间关系,不仅有利于通过规范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加快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基本框架的确立,还可以促使地方政府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切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从理论层面系统诠释地方政府税收竞争与经济发展不平衡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然后构建包含双重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效应。本文发现:(1)地方政府之间不仅存在策略互动的税收竞争行为,而且对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具有正向影响,即地区间税收竞争越激烈,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越高;(2)异质性检验显示,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的核心主要源于对营业税和所得税税基的争夺,而且在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中该效应更为明显;(3)机制分析表明,地方政府税收竞争主要通过改变劳动力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对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影响。对于上述研究结论,通过改变空间权重矩阵与核心变量的测度方法等进行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3.
选取2012—2021年31个省份相关数据,从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发展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分别构建省域共同富裕政策强度和共同富裕水平量化评价体系,并通过ArcGIS刻画两者的时空分布特征,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省域共同富裕政策对共同富裕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而为破除区域协调发展壁垒、实现整体共同富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在空间格局上,省域共同富裕政策强度表现为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特征,共同富裕水平存在显著空间关联性。(2)随时间推移,省域间共同富裕政策强度差距不断缩小,共同富裕水平“高—高”集聚地区不断扩大,“低—低”集聚地区不断缩减。(3)当地共同富裕政策通过府际政策学习和涓滴效应产生空间溢出影响区域共同富裕水平。(4)地理区位、制度阶段、经济效率和资源错配4种因素对共同富裕政策的空间效应产生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针对性意见以期对构建区域政策协调发展机制助力共同富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运用构造的空间Durbin模型和工具变量,采用2007-2017年间中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实证发现,税收竞争对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抑制作用及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环境治理对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直接促进作用及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地方政府税收竞争抑制了环境治理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升效应.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税收竞争和环境治理对大中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低于小城市,十八大以来环境治理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升效应及其与税收竞争的协同效应越来越显著.因此,经济高质量发展下,还需进一步完善包括环境权重在内的多元化官员晋升评价体系,引导地方政府间展开绿色税收竞争,同时,还需进一步强化环境规制的倒逼效应及构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5.
中国省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空间面板计量分析方法,考察中国省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动态演化特征。研究发现,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和地区效应。在此基础上,使用空间自相关固定效应模型,对1985~2006年中国省域经济增长的趋同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演化上看,中国经济增长差异呈现先趋同后趋异再趋同的趋势,并表现出两俱乐部趋同;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存在条件收敛,且收敛速度先减缓后加速。从空间演化上看,经济集聚和省域差距相伴随出现,增长过程中区域外溢显著存在,促进了经济的趋同演化。  相似文献   

6.
许平祥  杨森  王树春 《技术经济》2019,38(12):105-112
融资租赁是金融供给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途径;其行业发展呈现:高速增长但发展水平较低,区域极度不平衡的同时向特定地区集聚。基于2007-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来考察融资租赁与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融资租赁存在空间集聚与溢出效应,并且随着交易规模的扩大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创新产出均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低集聚区域促进效应不显著,而高聚集区域具有显著性,说明空间集聚是创新效应显著性发生的重要原因,这是理解“融资租赁—创新”效应显著发生的关键。进一步地,对高集聚区域的Marshall和Willianson效应检验发现,Willianson拐点已出现,意味着融资租赁发生了过度集聚。鉴于此,在低聚集区域,应坚持引导租赁企业空间集聚策略;而在高集聚地区,需要构建金融、信息、信用和人力资本的有机生态系统,充分挖掘融资租赁的集聚效应以延缓Willianson拐点。  相似文献   

7.
基于1997—2009年中国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中国市场化进程作用城镇化的机理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化率存在空间集聚和溢出效应,不同的市场化进程表征对城镇化率的影响存在差异: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相比非国有经济发展、产品市场发育程度对城镇化发展的贡献率更大;同时,产品市场发育程度和要素市场发育程度对相邻省域的城镇化率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政府与市场关系对城镇化率的影响不显著,但对相邻省域的城镇化率具有负向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8.
陈志建 《经济前沿》2009,(11):10-18
本文以消费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增长收敛理论为基础,运用1994年~2007年中国省域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数据,采用地理加权回归(GWR)内生区域分组方法,发现我国西部地区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对中国30个省市地区消费水平的空间不平稳性和区域收敛性实证结果显示,我国30个省域地区存在条件β收敛,但是省域间收敛速率和半衰期均不相同。因此,政府在制定区域经济消费协调发展政策时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考虑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全国县级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工具变量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从地方政府收入行为视角对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激励效应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均衡性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收入行为具有双重作用。在直接效应方面,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且不会对地方政府造成直接税收扭曲影响。但在间接效应方面,均衡性转移支付会引致地区间扭曲的税收竞争。其产生的税基效应和税率效应相互抵消,对地方政府的征税努力的影响不显著,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行为呈现中性影响,并未产生正向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10.
从空间计量的角度出发,考察了2000―2009年我国省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动态演化趋势以及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融合的效应。研究发现,电子信息产业呈现“高集聚、低相关”的空间分布特征,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程度在逐年提高,而区域经济差距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动态演化趋势;我国省际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非随机空间集聚效应和条件趋同效应,趋同速度的不一致将导致经济呈现块状分布;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先表现出集聚效应后表现出扩散效应,过大与过小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都不利于经济增长,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只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通过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融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关系入 手,指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 成部分,体现了提升国家空间治理能力的系统制度设计,强调 全域全要素的统筹协调和管控。在介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 设的基本状况后指出,国土空间规划在“生态优先”的原则之 下,规划工作中应有进一步的价值排序。首先应把生态系统的 安全性摆在首位,其次是生态功能优化,在此基础上,对自然 资源、人文资源、景观资源进行挖掘和梳理,做整体规划设 计。通过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监测评估预警系统,更 好地管理包括景观资源在内的各类国土空间资源。在新的发展 阶段,需要多学科融合,在适应国家建设新要求的同时,推动 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健  张征  张正河 《技术经济》2013,32(1):51-58
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以县域为空间单元,刻画了1999年、2007年和2010年山东省农业总产出及五大类主要农产品产出的空间分布模式,并对山东省农业产出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显示:山东省农业总产出的空间分布基本呈"核心-边缘"模式,空间相关性和区域布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粮食、棉花和油料作物的生产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和经济外溢性,肉类生产的上述效应相对较弱。最后提出:在开放经济及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制定考虑空间影响的农业政策,才能真正合理引导各区域农业协调生产,最终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房价(尤其是东部地区房价)在地理空间上呈现连片上涨的特征,在时间维度上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使用2009-2016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空间面板数据,构造并选择最优的空间计量回归模型,探析中国房价连片上涨现象背后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城市的土地价格是房价的主要"推力",不仅目标城市的地价会推高自身以及邻居城市的房价,而且邻居城市的地价同样会推高目标城市的房价.来自中等收入人口的房价拉力更倾向于拉高该城市自身的房价,而来自高收入人口的房价拉力则倾向于拉高邻居城市的房价.邻居城市房价对目标城市房价的影响是一个不断强化冲高的空间惯性过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经济地理空间权重矩阵引入通胀惯性和通胀预期共存的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框架,通过空间动态面板模型计量方法考察我国地区通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特征。我们通过蒙特卡罗模拟发现,使用拟最大似然函数方法估计空间动态面板模型明显优于用于估计动态面板模型的向前正交离差广义矩方法。分析发现,消费者物价指数和零售商品物价指数空间传染性较强,GDP平减指数空间相关性较弱。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较好地拟合了我国通胀的运行机理,其中,在影响当期通胀水平上,通胀惯性明显占优于通胀预期,治理通胀必须承受必要代价。  相似文献   

15.
Specification, identification, estimation and testing of spatial econometric models are described. The multi-region Keynesian model is used to exemplify these methods. The state of the art is reviewed and problems for future work are surveyed.  相似文献   

16.
We study the optimal dynamics of an AK economy where population is uniformly distributed along the unit circle. Locations only differ in initial capital endowments. Spatio-temporal capital dynamics are described by a parabolic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aximum principle leads to necessary but non-sufficient first-order conditions. Thanks to the linearity of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special spatial setting considered, the value function of the problem is found explicitly, and the (unique) optimal control is identified in feedback form. Despite constant returns to capital, we prove that the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induced by the willingness of the planner to give the same (detrended) consumption over space and time, lead to convergence in the level of capital across locations in the long-run.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lications of spatial differences in living costs for measures of poverty. Taking Peru as a case study, spatial price indices are used to calculate location-specific poverty lines, based on the local cost of a basket of basic needs. Applied to income distribution data, these poverty lines yield measures of the extent and location of poverty. The paper shows that these measure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and much more accurate than those obtained using a single countrywide poverty line; the latter can give a misleading picture of poverty by over- stating spatial differences, in general overestimating rural and underestimating urban poverty.  相似文献   

18.
We discuss Monte Carlo methodology that can be used to explore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estimating spatial regression models. Our focus is on models that include spatial lags of the dependent variable, e.g., the SAR specification. A major point is that practitioners rely on scalar summary measures of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estimates to interpret the impact of changes in explanatory variables on the dependent variable of interest. We argue that these should be the focus of Monte Carlo experiments. Since effects estimates reflect a nonlinear function of both \(\beta \) and \(\rho \), past studies’ focus exclusively on \(\beta \) and \(\rho \) parameter estimates may not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regarding statistical properties of effects estimates produced by alternative estimators. Since effects estimates have recently become the focus of inference regarding the significance of (scalar summary) direct and indirect impacts arising from changes in the explanatory variables, empirical measures of dispersion produced by simulating draws from the (estimated) variance–covariance matrix of the parameters \(\beta \) and \(\rho \) should be part of the Monte Carlo study. An implication is that differences in the quality of estimated variance–covariance matrices arising from alternative estimators also plays a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accuracy of inference. An applied illustration is used to demonstrate how these issues can impact conclusions regarding the performance of alternative estimators.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厦漳泉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厦、漳、泉区域内各县市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是厦漳泉大都市区空间结构赖以形成的基础。在时间截面上构建引力模型确定各县市间最大引力方向的基础上,采用全局和局部Moran指数分析大都市区内各县市的空间相互作用,进而剖析其空间结构与空间分布轴线。结果显示:位于高高集聚区的环泉州湾和由点到面向外拓展的厦门市为大都市区的两大增长极,位于高低集聚区的南安和漳州市区为大都市区的两大增长点;着力发挥南安和漳州市区拓展核心区、承接低低集聚县市的作用,可以降低大都市区的空间不平衡性,加速同城化。此时,厦漳泉大都市区将呈现出"J"字形串珠式空间发展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引力模型的修正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应用,对湖南100个区域经济的空间联系和空间组织进行测算分析。根据测算结果,发现湖南区域经济空间联系具有以下特征:湖南省经济整体网络密度偏小,经济联系总量差距大;区域经济联系的空间差异较大;区域经济联系不平衡,经济联系等级明显;省际相邻区域经济联系程度不均。进一步对空间组织结构进行圈层分析,根据凝聚子群分析结果进行经济区划,结合湖南主要经济联系通道确定主要、次要发展轴,从而得到完整的空间结构,最后对湖南经济空间联系和空间组织影响因素进行简要分析。湖南经济空间联系和空间组织的研究对湖南优化空间经济结构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