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正>江苏是我国乡镇企业的“发祥地”,迄今江苏省乡镇企业发展总体水平仍居全国之冠.江苏乡镇工业素有“半壁江山”之称,而今则几近工业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二”,在农村经济中,更是地地道道成了主体,1994年,江苏乡镇工业总产值达5666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60.7%,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90%左右,在江苏经济发展中,乡镇企业功不可没.在我们今天集中精力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同时,应当保持乡镇企业有一个适度的发展,那么,江苏乡镇企业的发展现状如何呢?从总体上来说,江苏乡镇企业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态势,有望取得更长足的发展;同时,要继续更快更好地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新的发展态势之主要有三:一、组建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形成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河源市是经国务院1988年1月批准设立的地级市,辖五县一区,面积1.58万平方公里,人口300万。该市由于历史等原因,目前经济基础仍较差,经济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少。199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为68.6亿元,人均占有量为2,219.2元,仅为全省平均9,513元的23.3%;1996年地方财政收入为15,529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2.26%,在全省属经济次发达地区类型。在经济力量相当薄弱的条件下,如何做好财政工作,振兴地方财政,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然而,由于经济基础及环境条件等的差异,农村经济联合社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变得愈来愈突出,1988年,全市经济联合社级集体经济纯收入平均已达35.7万元,而其中有118个经联社的纯收入却不足5万元,这些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交通环境设施落后的地方,集体经济发展极其缓慢,同全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形成强烈的反差。  相似文献   

4.
<正>与广东、福建、浙江、海南等改革开放程度高的地区相比,江苏的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相对缓慢。1992年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约占总人口的2.4%,而江苏仅占全省人口的2.0%;全国个体私营企业的注册资金相当于全国国有集体企业注册资金的3.4%,而江苏仅占2.2%;全国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16.15万元、而江苏仅为11.20万元;全国私营企业户均雇工17人,而江苏仅为13人。 此外,江苏省的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如据调查,到1995年3月底,全省个体工商户比1994年底减少82252户、124356人,分别下降6.04%和5.77%。造成这种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波动的原因很多,但与部分地区支持、扶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不力有很大的关系。 一、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1.发展速度加快,规模扩大。  相似文献   

5.
梁肇唐 《经济师》2004,(6):271-272
地处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山西省《吕梁日报》从2 0 0 1年1月1日起,自加压力,锐意进取,深化内部改革,实行会员聘任制,推行效益工资,极大地推动了报业的发展,使一份“简报”式的四开小报变以时代气息浓郁的对开大报,发行和广告收入都有大幅度提高,一跃为山西全省报业改革的先进典型。去年年底,山西省报业协会在《吕梁日报》召开现场会议,向全省推广了他们的改革人事制度、推行效益工资的经验。一、逼出来的改革山西省吕梁地区是闻名全国的革命老区,到2 0 0 1年仍是全国1 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经济基础薄弱,群众收入很低。作为地委机关党…  相似文献   

6.
<正>一、1994年江苏经济运行态势评述1994年, 江苏国民经济在宏观经济环境偏紧、经济生活中各种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下, 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经济运行总体形势基本正常.1、江苏经济在新的平台上运行1994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050亿元,比上年增长18.5%,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6.7个百分点.在1992、1993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平稳回落,并保持了较高水平.1992—1994年全省GDP平均每年增长21.7%.继1984—1988年第一个高速增长平台后,出现的第二个高速增长平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呈现“四高”:一是外贸出口高增长,全年实现外贸出口总值90.24亿美元.与位居全国第二的上海的  相似文献   

7.
<正>江苏是一个工业大省,也是一个农业大省。在加快发展经济,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依然十分重视农业,坚持粮棉生产不放松,粮食生产连续上了500亿斤和600亿斤两个台阶。1993年,江苏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的7.2%,棉花占11.4%,油料占7.1%。但在国民经济全面向市场经济转轨和快速增长的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制约因素。粮棉主产区既有潜力、机遇和希望,也有矛盾、困难和危机。 一、江苏粮棉生产区现状特点 江苏现有年产粮50万吨以上的商品粮大县35个,年产棉1万吨以上的商品棉大县18个,其中90%分布在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里下河和淮北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这些粮棉主产区坚持“稳定粮棉,调整结构,综合开发,提高效益”的方针,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发挥资源和经济优势,走了一条增加生产和转化增值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江苏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苏、锡、常高科技星火密集区和火炬带的形成,新加坡工业园区的建设,人们对苏南经济更是刮目相看,由此又形成了苏北和苏南的强烈反差.笔者认为,苏北经济落后,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基础设施不发达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而沿海没有一座大型的港口做依托更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关键的关键.而开发江苏中山港,则正可以起到促进苏北经济发展和全面振兴淮河流域经济的作用.一、加速开发中山港是启动苏北乃至整个淮河流域经济的必然选择位于滨海县境内废黄河入海口附近海域的江苏中山港,地处淮河流域东部,江苏沿海的中部,介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和胶东半岛之间,与苏北盐(城)、淮(阴)、连(云港)三市基本上为等距离,地理位置独特,在此建设深水大港对于苏北沿海地区发展区域经济,并以此为中心辐射整个淮河流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1、开发中山港是发展区域经济的需要.苏北地区徐、淮、连、盐四市,土地面积5.2万平方公里,人口2948万,分别占全省总面积和总人口的52%和44%.1994年工农业总产值只占全省的18.07%,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全省的21.98%.远落后于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充分利用苏北沿海黄金海岸这一难得的资源优势,使苏北地区一而再,再而三?  相似文献   

9.
<正>1993年江苏加快改革,调整结构,加强调控,国民经济承接1992年的快速发展保持较高水平,全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8%左右.加强宏观调控取得了积极成效,金融秩序好转,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关有所减弱,生产资料价格趋于平稳,整个经济继续向健康方向发展,但经济在生产分配和使用各环节都存在着突出问题,经济过热现象依然存在,通货膨胀压力并未彻底缓解.1994年将是江苏经济能否走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一年.本文拟对今年的江苏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初步的预测分析.1994年,江苏经济发展,在国际方面,稳定的国际环境为江苏经济加快发展提供了机遇.在国内方面,几大体制改革对我省经济发展影响较大.1994年深化改革将在两个层面上展开,宏观调控系以金融、财税、投资体制的改革为主,微观经济基础以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为主要取向,明晰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些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和逐步落实,有促进我省经济发展的一面,但近期亦会给经济运行带来新的问题.分税制的实施,我省企业特别是占江苏经济半  相似文献   

10.
江苏沿江开发的总体架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快沿江开发是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重大战略举措。江苏沿江开发区域包括南京、镇江、常州、扬州、泰州、南通6个直辖市区和拥有长江岸线的15个县(市),拥有人口2409万,占全省的32.7%;面积2.4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4.0%;2002年GDP4548亿元,占全省的47.8%。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产业和资本加速向江苏沿江地区转移,天时地利人和都对沿江开发十分有利,必须科学制定沿江开发规划。一、沿江开发的基本原则沿江开发要按照整体开发、有序发展的总体要求遵循以下原则:(一)集约型开发充分发挥沿江城市比较优势,以开发园…  相似文献   

11.
苏北地区土地面积占江苏省总面积的53%,人口占40%,是江苏的重要板块,但过去由于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结构单一、科技教育发展滞后等多种因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苏南、苏中,并且发展差距趋于扩大.本文应用统计数据分析苏北地区与苏南、苏中地区的差距,找出制约苏北经济快速发展的因素,并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有针对性提出时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一般是指的贷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它包含着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年度投资规模,即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年里用于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数量.即实际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水平,速度的综合性指标.二是在建项目建设总规模,即当年施工的建设项目全部建成所需要的投资总额,包括项目自开始建设累计完成的投资和全部建成尚需要的投资,反映建设摊子的大小.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否适度?大乎?小乎?始终是众说纷云.下面,从1978年以来江苏年度投资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角度剖析一下这一问题.江苏投资与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1978年以来江苏经济运行有以下几个特征:1、高积累率:1978年以来,江苏始终处于较高积累率水平.1978年至1992年的15年间,积累率高于40%的有6年,其中1992年高达48%,积累率在30%至40%之间的有7年,低于30%的仅2年.多数年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投资率起伏不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是指固定资产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8年来,江苏投资率的年度变化较大,最高的1993年为41.5%,最低的1978年为8.7%,落差达32.8个百分点.3、投资的超前性:江苏经济较为发达,为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3.
张家港市地处美丽富绕的长江三角洲。往昔,全市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经济发展局限于单一的农业经济。几十万农村劳动力束缚在人均不足一亩的集体耕地上,人均分配在六、七十元徘徊,成了有名的“高产穷县”。70年代末,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广大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走出一条因地制宜发展乡镇企业、农副工综合发展的道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逐步成为全市的龙头产业和经济支柱。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江苏省统计局提供的年度统计公报资料,1994年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1994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4050亿元,比上年增长18 5%,其中第王产业增加值1219亿元.增长13‘8%,一二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5。3%、54.6%和30.10%。经济运行中的重要问题是:市场物价涨幅过高,农业基础仍较薄弱,部分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1994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18亿元,增长7.1%;工业增加值2013亿元,增长26.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82.58亿元.增长12,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入86亿元,实际增长7.7%;居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高碑店市充分发挥本地优势,经济发展势良好,尤其是进入“八五”以后,全市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经济实力迅速增强.据河北省政府有关部门公布,1995年在对全省139个县(市)目标考核中,高碑店市是发展最快的22个县(市)之一,“综合经济实力”所居位次由上年的51位一跃上升到42位.一年晋升9位.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很快,经济效益越来越好,1995年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7575万元,比1992年增长99.1%,平均每年以25.8%的速度递增.近几年,全市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尤其市经贸委系统13个工业企业全部实现盈利,无一亏损.这13个企业的特征是:  相似文献   

16.
监利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也是一个工业小县和财政穷县。近些年来,监利县通过深化改革,实施一系列加快全县经济发展的措施,全县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是,与全市经济增长速度相比,与邻近县市相比,监利县的经济发展速度仍然不快。主要表现为:一是工业比重轻,规模偏小。200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是38.11:31.12:30.77,而同期全国为15.20:53.02:31.78,全省为16.13:47.46:36.41,全市为25.35:42.59:32.06,全县经济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工业经济所占比重仍然偏小,与全省、全市相比差距较大。2004  相似文献   

17.
贫困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至关重要。陕南是我国贫困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代表,绿色循环发展成效显著。在我国经济转型和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贫困地区资源约束矛盾,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稳固脱贫成果的现实需要。由于贫困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着观念落后、产业链短、产业耦合度低、发展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围绕新时期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需求,从理念变革、产业体系建设、循环型社会构建以及资金人才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加快贫困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策略,为稳固我国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其经济绿色循环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八五”是江苏省有史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五年,同时也是江苏乡镇企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八五”期间全省乡镇企业增加值由1990年的284亿元增长到1995年的1651亿元,年平均递增率为43%,远远超过了“八五”期间全省经济增长的速度,乡镇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产值的比重于1994年就超过65%,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格局。我们认为,江苏乡镇企业发展得益于外资进入,特别是外贸出口额大幅度的增长;今后的发展仍应坚持走外向带动之路。一、江苏乡镇企业外贸出口的现状分析“八五”初期,江苏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外向带动战略.全省乡镇…  相似文献   

19.
江苏作为闻名全国的文化、经济大省,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首先建立了著名的“苏南模式”,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带动了全省乡镇企业的发展,创造了丰厚的经济基础。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江苏的经济突飞猛进,特别是在90年代初,通过对全省国有企业、乡镇企业的先后改制,产生了多种企业经营组织形式。90年代末,为适应地方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20.
枣市地处内陆地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但近年来由于实行一系列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战略措施,使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枣庄市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开发,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突出地方特色。枣庄资源比较丰富,矿产资源达30多种,尤以煤炭、建材资源储量大、品位高。因此,以煤炭、建材工业作为支柱产业,实行系列开发、深度加工。1992年原煤产量达到1272万吨、水泥415万吨、石膏345万吨,成为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