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特定区域集聚吸引科技人才集聚,科技人才集聚呈现的空间差异性又影响区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现有研究对人才集聚与产业集聚互动关系忽略了空间因素,难以全面刻画科技人才集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复杂关系。采用我国2007—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联立方程模型,实证考察科技人才集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空间交互效应。结果发现:我国科技人才集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存在显著双向促进作用;科技人才集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科技人才集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之间存在负向空间交互效应。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集聚作为现代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能够促进创新所需的知识生产与汇集,进而带动创新生态系统发展。以2011—2016年五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分位数估计方法,实证研究集聚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促进作用。结果显示:集聚对于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等四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网络、创新能力提升具有较为显著促进作用,而对于整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环境却没有表现出显著促进作用。   相似文献   

3.
集聚式发展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式。相比传统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具有明显的战略性、生态性和国际性等特征。目前我国已有15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这些集聚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评估机制、创新能力、资金保障和配套生产性服务业缺失等障碍,未来需要通过完善追踪考评制度、搭建双层技术创新平台、建立多渠道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和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等措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的本质是网络,其竞争力是通过网络竞争力来表现的,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必须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网络的发展规律。与传统内生型产业集群网络发展经历经济网络、社会网络、创新网络3个发展阶段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新的集聚环境下,实现了经济网络、社会网络与创新网络的融合,形成以创新网络为核心的综合网络,在核心技术的驱动下,向高端自主价值链网阶段、资源利用网阶段发展。最后,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网络发展阶段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德国"工业4.0"战略给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带来机遇。本文对中国和德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战略、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得出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有一定程度发展,但是仍然存在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技术水平不高、企业陷入发展困境以及缺乏高端适用人才等问题,并提出中国应当利用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机遇,加强与发达国家制造业合作,尤其是与重要贸易伙伴国德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政策、技术、贸易和投资等方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6.
从《"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看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商机.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对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大产业明确了发展方向,并提出了20项重大工程。在此,专门对七大产业的发展机遇进行如下梳理与解读。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的本质是网络,其竞争力是通过网络竞争力来表现的,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必须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网络的发展规律.与传统内生型产业集群网络发展经历经济网络、社会网络、创新网络3个发展阶段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新的集聚环境下,实现了经济网络、社会网络与创新网络的融合,形成以创新网络为核心的综合网络,在核心技术的驱动下,向高端自主价值链网阶段、资源利用网阶段发展.最后,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网络发展阶段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高端产业、低端制造"的现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等产业特征不明显。影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发展的障碍主要表现为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低端产能过剩、传统代工模式路径依赖等。为此,应通过强化企业自主创新、培育领军企业、优化自主创新环境、培养高端人才队伍等,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的发展路径与实践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该文在解读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的基础上,从国家战略层、区域集聚层和技术-产业层三个层面探讨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的发展路径,剖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的三种实践模式,即突破性技术创新驱动型、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型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升级型,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6,(12)
近些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当前科技管理体制下的激励机制无法充分激发企业以及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这严重制约了科技创新,导致高端技术和原创技术等的缺失,阻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鉴于此,我们必须从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入手,以改革驱动创新,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注入新的活力,推动该产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规模上、产业技术上、产业集聚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基于产业结构演变的视角,研究发现部门劳动生产率差异、需求结构变动、供给结构变动、国际贸易、技术进步与标准升级等方面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密切联系.为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要加速要素集聚以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引导消费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的需求,坚持创新驱动,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国际合作并针对出口产品给予税收优惠,建立完善“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曾刚  耿成轩  翁旻 《技术经济》2021,40(2):56-64
基于区位熵指数描述了2012-2017年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格局,同时,将地理空间因素纳入面板模型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对京津冀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利用偏导数矩阵的方法对空间溢出效应分解,分析了产业集聚和其他控制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均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第二,当前阶段,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回流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引致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为负,起抑制作用;第三,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集聚作用较弱,产业资源错配、缺乏协同共享机制现象明显;第四,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入、技术创新、外商投资等控制变量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城镇化和金融投资对京津冀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提出荷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空间逻辑,认为新兴产业空间布局是区域条件因素和机会窗口理论的结合。根据我国不同地区区域发展条件的不同,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遇窗口,抢占发展优先权;加强区域条件要素培育和发展,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环境;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形成合理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4.
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提出荷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空间逻辑,认为新兴产业空间布局是区域条件因素和机会窗口理论的结合。根据我国不同地区区域发展条件的不同,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遇窗口,抢占发展优先权;加强区域条件要素培育和发展,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环境;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形成合理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对服务业集聚区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尝试多集中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针对中小城市服务业发展现状,提出适合中小城市的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模式,包括商贸流通服务业集聚区、现代物流业集聚区、文化休闲旅游区、专业化市场、汽车服务业集聚区和邻里中心等六种,并选取义乌、铁岭、婺源、昌乐、潍坊、苏州工业园等典型案例,在分析其成功经验基础上,强化其启示和借鉴意义,以期在丰富服务业集聚区相关研究的同时,对我国中小城市服务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产业集聚中技术产业范式的基础上,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将遵循“突破性技术创新—产业重塑—产业空间集聚”的技术产业范式。基于此,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的演进机理,并提出了促进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路径的共生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美平 《当代财经》2011,(11):105-111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近期提出的国家重点发展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产业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的产业,因此,技术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路径的视角,通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技术创新路径的共生模式。该模式能够把自组织创新、集合原生创新、次生模仿创新整合到最佳技术创新状态,从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好又快成长。  相似文献   

18.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如何促使其健康发展并将其培育成为高端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宁波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首先分析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论述高端化发展的四个路径,并提出高端化发展的对策:应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和引导,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或引进高端资源、高层次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发展创新集群与培育龙头企业,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外部环境等。  相似文献   

19.
集聚可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本文在区域集聚视角下,从空间集聚、技术优势和市场集中三个角度出发,通过三类模型对吉林省2004—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位优势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的电子信息产业处于优势,空间集聚度较高;新能源业在金融危机以后发展很快,已有形成产业集聚和市场集中的趋势;生物医药业的专业化水平较高且市场集中的趋势明显;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提升很快;旅游业具有发展潜力。最后结合实际情况为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给出了具体的发展模式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福建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加快海洋开发的必然选择.福建应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淡化与海水综合利用产业、游艇业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福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既面临着一定机遇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针对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